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詩歌朗誦 - 香山的佛教徒是誰?他的詩?

香山的佛教徒是誰?他的詩?

居易(772 ~ 846),唐代詩人。字樂天,號香山居士,醉音先生。

白居易出生於鄭州新鄭。他從小就很聰明。他5、6歲學習詩歌,9歲熟悉押韻。15,16歲,立誌做學問,好好讀書,嘴巴酸了,手肘也酸了。二十九歲,進士紀。與元稹同時考入“優書判”。兩人的訂婚就是從這裏開始的,後來他們在詩壇小有名氣,被稱為“白元”。元和元年(806),校書商被革職。元和二年,他被派到集賢理學院。11月,授予翰林院學士學位。次年,我被授予左補。五年,京兆府居民曹參軍,均仍任翰林學士。起草詔令,參與國家機密。元和六年,白居易在侍奉完母親的喪事後,以太子左贊善大夫的身份回京。元和十年,兩河地區割據勢力聯合反叛唐朝,派人刺殺主張討伐地區割據政權的宰相吳。白居易率先除掉兇手為國報仇。但他因越權而遭到腐敗官僚勢力的攻擊,並捏造了“損教之名”的罪名,貶為江州司馬。這對他是壹個沈重的打擊。元和十三年,任中州刺史。十五年,被召回京,拜尚書大臣為外臣,遷主客大夫,學聖旨,入中書舍人。由於國家大事,朝中親信互相傾軋,屢不聽言。長慶二年(822),他請求駐外,外出做杭州刺史。之後做了短期的蘇州秘書處。我在杭州的時候,修了壹個湖堤,蓄水灌溉田地壹千多公頃。並在城裏挖六口井飲用。離開蘇州的那壹天,縣城裏的人互相含淚相送。文宗大和元年(827),訪司。次年,調任刑部侍郎。白居易58歲開始在洛陽生活。歷任太子、河南尹、少府太子等座上賓。會昌二年(842),隨刑部尚書入仕。在洛陽,他過著飲酒、彈琴、作詩、遊山玩水、“交代家人”的生活。他經常和著名詩人劉禹錫合唱,人稱他為“白柳”。在他舒適的晚年,他仍然經常想到人民。73歲時還出資挖龍門八石灘,方便航海。兩年後他去世了。葬於龍門香山琵琶峰。詩人李商隱寫了壹篇墓誌銘。

白居易壹生留下了近3000首詩歌。他把詩歌比作壹棵果樹,提出了著名的“根感、苗語、花音、真意”(喻元九書)的論點。白居易生前編集了幾部他的詩集,先命名為《白常青集》,後改名為《白選集》。* * *收集了3800多首詩編成75卷,抄了5本。唐末動亂,文稿散落,壹寫再寫,已非原貌。現存最早的白文集是南宋紹興刻本(1131 ~ 1162),只有71卷,3600多首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