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學生要有自我管理的能力。
“嚴加看管”是當今小學管理學生的主要方法。自習老師陪妳,活動老師跟著妳。孩子所有的大事小事都會由班主任親自處理。這種看守式的管理方式,讓孩子產生了依賴的思想,卻缺乏自我約束和自我管理的能力。到了中學,隨著課程的增加,班主任除了課外還要給其他班級上課,備課和批改作業的量也增加了。壹些班主任還從事其他社會工作。所以班主任沒有那麽多時間和精力留在課堂上。同時,孩子年紀大了,發自內心的需要壹個輕松的環境。所以從管理的角度來說,孩子進入中學以後,壹定要學會管理自己,控制自己,約束自己,做學習的主人。如果孩子沒有意識到這壹點,把初中以後的變化誤認為中學沒有小學管得嚴,自覺不自覺地放松要求,那麽紀律很快就會松懈,學習成績也會受到嚴重影響。壹年級學生過渡不好,二年級開始分化。如果他在學習上已經成了差生,那就很難再追上去了,因為他養成了很多不好的學習習慣。
(2)孩子的學習態度必須由被動轉變為主動。
小學階段,孩子年齡小,貪玩,自控能力差,對知識不渴求。在學習上,他們主要依靠父母和老師督促,甚至強迫他們學習,學習的方法是被動的。他們認為只要完成作業,就為老師完成了任務。但到了初中,課程數量增加到11,內容多、新、深。要想學好這麽多課,就必須在學習態度上有壹個根本性的轉變,那就是從“要我學”到“我要學”。只有這樣,妳才能提高學習的自覺性、主動性和積極性。從小學到大學,要走自我解放、自我管理、自我學習的道路。如果我們在這方面發展得好,我們就會成為壹個會學習的孩子。壹個會學習的孩子學習成績能起來嗎?
(3)記憶方法由機械記憶變為“理解記憶”。
孩子在小學的時候,經常采用機械記憶的方式,就是像過去私立學校的孩子壹樣死記硬背,不管懂不懂。當然,這種方法在中學還會繼續使用,比如背英語單詞、課文、詩歌、公式、定理等等。但進入初中後,隨著代數、幾何、物理、化學等學科的增多,定義、定理、定律、推理、原理等抽象知識增多。只有把這些知識理解透徹了,才能記憶好,有些知識只有通過經常對比,反復研究才能掌握。所以孩子進入中學後,記憶的方法要以理解知識為主,這就需要多問為什麽?壹定要打破砂鍋問到底的精神。
(4)學習抽象思維、邏輯思維和發散思維。
隨著孩子年齡的增長,成績的提高,學習內容的深入,孩子的思維方式也會發生很大的變化。因為在小學階段孩子主要是形象思維,光靠這個是不夠的。每個孩子都必須從單壹思維過渡到多向、多層次、多方位的思維,尤其是在學習了代數、幾何之後。要解決很多問題,需要發散思維。孩子到了中學,家長和老師要引導孩子學會用比較、分析、歸納、演繹的方法去學習。使他們慢慢學會運用多種思維,不斷提高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只要孩子的思維發生變化,學習各種高級知識是很容易的。
(5)讓孩子不斷掌握科學的學習方法。
好的學習方法是提高學習質量的重要保證。凡是在學習上取得成功的人,都有自己獨特有效的學習方法。對於剛上初中的孩子,首先要訓練他們按照科學的學習程序去學習。本節目分為四個部分,體現了循序漸進、前後照應的學習規律。這四個環節是:
A.課前預習。課前預習是課前的準備,是主動自覺學習的表現。通過預習,可以培養孩子自學的能力和意識。在預習中,有些問題壹目了然,解決不了的問題就是課上的重點和難點。聽課的時候要特別註意看老師是怎麽解決的。這樣自然主動的學習功課,會不會學不好?尤其是那些成績不是很好的同學,應該先坐飛機。
b,上課聽講。聽課是學習活動的中心環節。忽視這個環節,無異於抓了芝麻丟了西瓜。上課絕不走神,聽課絕不玩,絕不搞小動作。上課時,眼、耳、手、腦必須圍繞講課內容活動。孩子要跟著老師的思路走,不放過每壹個新概念,甚至壹個關鍵詞。孩子的學習活動主要在教室裏。如果我們不在課堂上密切關註他們,這將是壹種巨大的浪費。實踐證明,凡是學習成績不好的學生,都不會去上課,無壹例外。
c、復習要及時。有些孩子是自學或者在家做作業,這是不科學的,是學習程序上的錯誤。做作業前,妳必須復習剛剛學過的內容。通過復習、總結、看例題,我們可以在寫作業之前對所學知識進行總結和消化,這樣可以事半功倍,少犯錯誤。另外,通過日復習、單元復習、章節復習、階段復習等。,可以溝通新舊知識的聯系,形成壹個堅實的知識體系,做到舉壹反三,融會貫通。
d、獨立完成作業。寫作業的目的是鞏固所學知識,消化掌握知識,不是為了寫作業而寫作業,也不是為了給老師完成作業。所以,寫作業的時候,壹定要獨立完成。不做不會的事,先問課本。不懂就問同學或者老師。責任心強的同學要像考試壹樣嚴格、認真、細致。堅決反對別人包辦。
(6)培養孩子良好的學習習慣。
習慣的力量是無窮的。
德國哲學家康德在哥尼斯堡大學學習期間,每天都遵循著嚴格的作息時間:早上五點起床,七點出門散步,30年來壹直未變。壹些當地居民根據他的行動查看了時間。德國大詩人海涅曾說:“我不相信城裏大教堂的鐘聲能打得過它的公民康德。”
是什麽讓康德這樣做了30年?守時是壹個好習慣。魯迅先生堅持寫日記幾十年,直到去世都沒有停止過寫作。
周峰,13歲考入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少年班,20歲赴美讀博士生。他成功的秘訣是從小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量化學習習慣:他認識漢字,每天記10個英語單詞。即使是走親戚,他也從不停歇。壹年時間,他記住了3000個常用漢字,3000個英語單詞。
規律的學習習慣,周峰該學習時學習,該玩耍時玩耍,自覺遵守,從不需要別人提醒。例如,到了聽英語的時間,他會準時打開錄音機。
專心致誌的學習習慣,周峰全神貫註於他的研究,他的思想從未荒廢。
地質學院的李漢青老人要求他的孩子在幫助他們學習英語時抓住三個小時:早餐前半小時、午餐後半小時和晚餐後半小時練習英語口語。學習英語的關鍵是聽和說。學英語既費錢又堅持。半個小時看似很短,但如果妳持之以恒,妳就會成功。
培養孩子的良好習慣,要從孩子的實際情況出發,要求必須明確具體,執行必須堅決果斷。千萬不能三天打魚兩天曬網。經過反復訓練,我們會不斷強化,直到這種行為成為自覺的、條件化的。如果行為改變了,我們會覺得不舒服。就像壹個煙癮很大的人,如果長時間不抽煙,他會覺得不舒服,就像壹個不喝酒就癢的酒鬼,如果到了這個程度,他的孩子就會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良好的學習習慣是無價之寶,可以讓孩子受益壹生。
有很多好習慣需要壹年級學生養成。這裏有幾件事要說:
養成觀察時間的好習慣;養成專心聽講的好習慣;養成禮貌待人的好習慣;養成遵守紀律的好習慣;家長要加強對孩子的教育,讓孩子知道珍惜時間的重要性,讓孩子明白對於商人來說,時間就是金錢,對於農民來說,時間就是糧食,對於學生來說,珍惜時間就是成績,就是知識,就是能力。學習上的成功是時間積累和個人勤奮的結晶。要教育孩子有效利用時間,讓孩子在規定時間內完成壹定量的作業。珍惜時間就是珍惜生命。
(7)培養孩子的自信心和興趣。
下面是兩個關於家庭教育的小故事。
Gaga覺得今天的書包太重了,都快喘不過氣來了。站在他家門口,猶豫了很久才開門進去。爸爸低著頭在擦鞋。知道Gaga拿著成績單回來了,他頭也沒擡地問:“妳考了幾分?”見雷雷沒再說什麽,爸爸已經意識到了什麽,站起來走到雷雷跟前,抓起書包,翻出了成績單。嘎嘎覺得大禍臨頭了。爸爸順手拿起掃床的刷子,打著罵雷蕾:“上次妳砸門,又是壹樣的。老子今天就收拾妳!”下班後,媽媽氣得睜眼就罵Gaga沒出息,讓他很丟臉。嘎嘎像木頭壹樣站在那裏,任由父母打罵。他心裏好難過,好委屈。原來爸爸平時愛他愛他的話都是假的,只喜歡高分。在以後的日子裏,無論父母看得多嚴,抓得多緊,Gaga都沒有希望好好學習,因為父母說他傻,他自己也覺得傻。孩子失去自信是多麽危險啊!
低著頭走路的明明撞到了正要出門的媽媽。明明沒精打采地跟媽媽打了個招呼,直接進了家門。媽媽以為明明身體不適,就跟著他,問他怎麽了。明明眼淚都快掉下來了。他拿出他的成績單遞給他媽媽。媽媽仔細看了成績單,然後拉著明明的手說:“妳是因為主課不及格而難過吧?”明明點點頭,媽媽笑著說:“妳看妳畫畫、音樂、體育成績都不錯,說明妳不笨,功課也學得好。”明明擡起頭,媽媽接著說:“等爸爸回來,我們壹起想辦法抓妳的主菜。”。明明的臉亮了起來。
同樣,對於成績不好的孩子,兩個家長也是兩種態度,壹個是培養孩子的自信心,壹個是打擊孩子的自信心,後果不言而喻。
考試成績不僅抓住了孩子的心,也連接了家長的心。父母都希望孩子考滿分。哪個孩子不想當尖子生?但由於條件不同,基礎不同,學習方法不同,學習習慣不同,孩子很難得到自己想要的壹切,也不可能人人齊頭並進。成績有差異是天經地義的,成績沒有差異才是奇怪的,不正常的。當孩子受到挫折時,恰恰是他需要大人幫助的時候。這個時候,如果他父母不幫他,誰能幫他呢?如果他的父母不幫他,他會很無助,壹個人孤軍奮戰。他應該有多努力?明智的父母應該對孩子表示同情,然後安慰他們。其次,幫助他們找到問題的癥結所在,采取有效措施幫助他們迎頭趕上。
這個時候,父母不必操之過急。孩子的進步是循序漸進的,不可能壹口吃個胖子。這個時候,需要的是鼓勵和鼓勵。孩子的壹點點進步就是成功。壹點點成功,就會有進步。孩子會從小進步逐漸變成大進步,小成功變成大成功。人們常說失敗是成功之母。今天,有人說成功是成功之母。哪個更有說服力?我認為是後者。有哪個孩子願意做好孩子而不願意做壞孩子,有哪個學生願意做優秀學生而不願意做差生,這是壹個道理嗎?每個學生都需要成功,都願意體驗成功的喜悅。每個孩子都想遠離失敗的挫敗感,因為失敗的結果必然是自卑,自卑的結果必然是退縮。孩子的成功經歷越多,他們就越喜歡。他們的成功經歷越多,他們的自信心和成功的能力就越強。相反,他們失敗的經歷越多,失敗的煩惱就越嚴重,孩子必然會從失敗走向失敗。
所以,培養孩子的自信心,就是幫助孩子從成功開始。不管采用什麽方法,如果孩子快樂學習,進步成功,妳就是壹個合格的家長,壹個優秀的家長,壹個受人尊敬的家長!
談談培養孩子的興趣。興趣和成功是孿生兄弟,兩者的關系是相輔相成、相互轉化、相互促進的。興趣隨著成功而來。所以,幫助孩子成功是培養孩子興趣的最好方法。
比如我這樣做是為了培養孫女打乒乓球的興趣。我的指導思想是讓她盡快體驗到成功的喜悅。采取的方法是:我每周跟著特長班,教練看著家長的註意力。為了給父母壹點面子,他肯定會帶著小孫女練習壹段時間。通過實踐,教練覺得自己的小孫女素質還不錯,就更喜歡她了。這是第壹步。我會趁這個機會多帶領孩子練習。每天下午放學後,我帶她去呂晶社區的退休辦公室玩半個小時(我和妻子都喜歡打乒乓球)。這樣壹來,小孫女練球的時間肯定比其他孩子多,進步自然也比別人快,讓教練更喜歡她,陪練的時間多,表揚的次數也多。壹學期下來,孫女進了校隊。這時,小孫女體會到了成功的喜悅,從而培養了她打乒乓球的興趣。
(8)為初壹兒童創造良好的學習環境。
孩子學習的好壞主要看學校老師,老師是主角,家長是助手。但是這個助手也很重要,家長有責任做好孩子的學習環境。這裏有兩個方面。壹方面,硬條件是指學習條件。這裏就不贅述了。我只想多談談軟條件。
首先,要營造壹個全家人壹起學習的和諧氛圍。在規定的時間內,壹家人不要互相幹擾,不要大聲說話,不要打斷孩子的思考。如果只是訓斥孩子,命令孩子在裏屋學習,家人在客廳看電視、打麻將、喝酒,孩子學習就會不安,註意力不集中。他會壹會兒出去喝水,壹會兒去廁所,壹會兒吃蘋果,學習質量大打折扣。希望家長記住這壹點。
另外,父母的道德水準,文化素養,父母的文明舉止,都是很重要的,家長壹定不能掉以輕心。
壹個14歲的中學生在勞教所談自己失足的原因,說自己平時喜歡看黃色書刊,這些黃色書刊是父母帶回來的。壹個正在讀初二的學生,她爸爸是主任,每天晚上看到家人來來往往,大包小包往家裏送東西。她母親對他說:“官員是特殊的公民。長大了要做更大的官,得到更多的特權。壹家人即使什麽都不做也能吃到辣。
有壹個學生,從小學到中學學習成績都很優秀,加上性格開朗,熱情大方。老師和學生都喜歡他,認為他是個有前途的孩子。但進入初二後,他變了,情緒低落,學習漫不經心,寫作業潦草,有時上課遲到。原來父親是機關幹部,積極進取。但是後來他犯了壹個錯誤。他被奸商騙了,給組織造成了損失,他受到了懲罰。從此,他怒氣沖沖,滿腹牢騷,患得患失,和家裏的親朋好友談論社會的陰暗面,經常看色情書籍和光盤。長期的暴露,泯滅了孩子美好的理想。在這種情況下,教師教育是無效的,學校教育是失敗的。初三畢業不久,他就住進了監獄。
還有壹個幹部,他兒子從小學到高中都是優秀學生和幹部,考上了名牌大學。他的做法是:不把黃色文化引入家庭,不分析評價家裏的不良社會現象,不處理家裏的問題。他給孩子正面的教育,讓他們追求更好的生活,更好的道德水準。
以上事實說明,為孩子的學習和成長創造壹個良好的學習環境是多麽重要!
除此之外,還有壹些重要的話題,比如“父母如何幫助孩子樹立遠大誌向”、“培養孩子健全的人格和健康的心智”等等,這裏就不多談了。我們寫了壹篇“培養孩子健全的人格和健康的心靈”的演講稿,以後再說。
有很多內容可以幫助孩子在壹年級做好過渡。在這裏,我只挑出幾個重要的方面來談談,僅供家長參考。如有不當之處,請批評指正。
親愛的家長們,只要我們肯努力,多學習家庭教育知識,認真指導和引導孩子,我們升入初壹的過渡壹定會很順利。我堅信,在學校的領導下,在老師的教育下,在家長的積極配合下,在全社會的關愛下,我們的孩子壹定會成長為參天大樹,搏擊風浪的雄鷹!孩子們的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