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詩歌朗誦 - 還不如忘了江湖從何而來。

還不如忘了江湖從何而來。

“相濡以沫不如相濡以沫”出自莊子內篇《大宗師》,原文如下:

春盡,魚在陸,不如江湖相忘。與其狂妄自大,不如忘掉它。

這句話流傳至今,是因為成語“相濡以沫”指的是夫妻感情,也可以用於朋友。比喻在困難的情況下,以微薄的力量互相幫助。而“江湖相忘”比相濡以沫更瀟灑,所以常用來表達戀人或夫妻分手後,以全新的姿態忘記過去的生活,投入到更廣闊自由的感情生活中。

這個沒問題。因為在今天,對於古文的解讀,肯定有很多不同的延伸和解讀。沒有人規定引用古文或詩詞壹定要按原意使用,即使是專家也只能根據各種材料進行考證,即使有官方解釋也不影響人們在生活中靈活運用。這是語言文字發展的規律。

那麽這句話的本意是什麽呢?我在這裏說壹點個人的理解,因為千百年來有無數的人才學者,對《莊子》這本書的精彩有無數的解讀,所以這裏的解釋只代表正文的本意和個人觀點。

“春水枯了,魚就擱淺在陸地上,濕了濕,吐了濕,不如相忘於江湖,逍遙自在。與其褒堯,不如貶桀,不如忘了恩怨,與大道為壹。”

莊子的寫作習慣比較跳躍。除了那些寓言,推理的語言有時候有些神秘。事實上,李白,這位後世偉大的詩人,是從莊子那裏學到了他的詩歌方法。但是,詩意的語言對每個人來說都太多了,而莊子的寫作有時又有點費力。

對這句話有爭議的理解是“江湖相忘”四個字。為什麽是“相忘如江湖”呢?大家當然會覺得,生活在幹泥裏的魚,還不如在江河湖海裏互相吐口水快樂地生活。

真的這麽簡單嗎?當然不是。再看後兩句,與其歌頌姚的神聖,批判桀的暴虐,不如以正常人的態度來判斷,把它們都忘掉,融為“道”,這難道不是對與錯嗎?莊子為什麽這麽認為?

這時,我們不妨看看下面這句話:

老公帶著我的身材,為我工作謀生,娶我到老,死了。所以,善生者,善死也。

“大地承載著我的身體,用生存來折磨我,用衰老來放松我,用死亡來安慰我。所以,那些把我的存在當作好事的人,也因此可以把我的死當作好事。”

所以,在莊子看來,堯的睿智,桀的暴虐,正是“道”在人間的正反兩面。我們不需要太多的關註,他們的身、德、惡最終都會回歸大道,達到自然的平衡。所以從大道的角度來看,“互相關心”和“在湖中和海裏遊泳”有什麽區別沒有區別。在幹涸的泉水眼裏渴死和在海裏老死沒有區別。

在這種情況下,“忘了江湖”就有些吃喝玩樂的味道了。

其實“江湖相忘”中的江湖,就是用來比喻“道”的。求道者,要像魚在江湖壹樣,忘記江湖的存在。我們必須忘記“道”的存在,才能真正得到道。

其實說到這句話,在《壹代宗師》裏是有故事的。莊子借助孔子和子貢的對話進壹步闡明了這壹點,但很多人並沒有註意到:

子貢曰:“敢問其方。”子曰:“魚造水,人造道。壹起造水的,通過池子餵;創造道的人生來壹無所有。故魚忘江湖,人忘道學。”

子貢問:“我如何追求大道?”子曰:‘魚必求水,人多求道。要水的,把地挖成池子,就有充足的補給;爭道者,淡泊淡泊,心境自在。所以江湖忘魚,道家忘人。" "

話雖是孔子說的,當然是作者莊子的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