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陣子結束的中國詩歌大會,正好起到了“晴空鶴”的作用,讓多年不讀詩的人重新發現了詩歌。
在讀詩熱潮高漲的時候,我想寫點什麽,但是沒有落筆。因為不想隨便貼幾張詩畫,所以總的感覺就是幾句話:我要過詩意的生活。
我想知道的是,是什麽讓我們遠離了詩歌?
有人說是快節奏的現代生活。有人說是幾十年的文化斷裂。有人說是陣營的功利心。
壹切都是對的。
但我想補充壹點:還有粗魯的詩歌教育。
從個體經驗來說,相比時代的影響和生活的壓力,粗暴的詩歌教育更能從根源上扼殺壹個人對詩歌的興趣。
剛接觸詩歌的時候,給我留下的印象是枯燥無味,無病呻吟。讀書背詩只是為了應付應試教育的入學考試。所以,沒有考試,自然就不讀詩了。
這是大多數人對詩歌的體驗。
學校幾乎每節詩歌課都有固定的程序:首先介紹詩人生平;其次,解釋單詞;然後把詩翻譯成白話文;然後總結中心思想;最後,背誦和聽寫。
小時候遇到壹個很棒的語文老師,讓每個學生在課本的空白處逐句聽寫翻譯過來的白話文,作為對這首詩的“標準理解”。課後背誦背誦,這種極其無味的白話,也是需要全文背誦的。
所以,學壹首詩就是要完成這些程序。每壹首詩都成了必須壹首壹首“傳”的東西。
所以,讓我再讀壹遍,只覺得往事不堪回首。
中國歷史上偉大的詩人,我們都能數出來。然而,經過粗糙的詩歌教育,我們心目中的詩人在哪裏?都成了壹個個標簽。
李白是“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熱愛祖國的大好河山”;杜甫是“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憂國憂民”。王維是“田園詩人”,“詩中有畫,畫中有詩”;白居易是“關心民間疾苦”,“揭露社會黑暗”;辛棄疾是壹個“奔放”的“愛國詩人”;李清照是“婉約派”和“著名女詞人”...
像這樣的標簽,相信妳能背出壹籮筐,就像順口溜壹樣。
然而,這些標簽能幫助我們理解詩人嗎?我不能。只是讓我們以為自己了解它,本能地遠離它們。
有壹次,我問了壹個問題:“以下哪首詩不是杜甫寫的?”——幹涉選項是選在“聞官軍收復河南、河北”幾個字裏:
回答者紛紛選擇這個,因為他們覺得:杜甫怎麽可能寫出這麽快的節奏,這麽放蕩不羈的感覺?壹定是李白。
單從這首詩就可以看出我們對詩人的印象是多麽刻板。
中國人有記憶崇拜。知識淵博是壹個特別令人羨慕的優勢。尤其是詩歌教育。
從牙牙學語開始,我們就被父母要求背誦唐詩,然後表演給所有的客人聽。當我們進入應試教育階段,我們的主要精力就是背,背,背,背。考試就是要比誰都記得多,記得多,記得準。
有人說,把詩背熟了,以後自然就明白詩裏的意境了。說實話,我有些懷疑。
想想我在開始時背誦的詩:“我在這個春天的早晨輕松地醒來,周圍到處都是鳥兒的歌唱”;"我的床腳閃著如此明亮的光,難道已經結霜了嗎?";“山遮白日,洋泄金河”;“午時割禾,汗滴土下”...除了背得很流暢,妳還能從中感受到什麽?
沒有感覺,沒有感悟,沒有理解,沒有欣賞的背誦,就像在心裏某個地方反復搓繭。我每背壹首詩,就起壹個繭疤。從那以後,我對它免疫了,沒有感覺了。
試想這些詩多美啊,“人生若只如初見”!粗暴的詩歌教育讓我們壹直處於“背壹首歌毀壹首”的節奏中。想想都很遺憾。
什麽是詩?原詩是“帶著感覺唱歌”。寫詩的過程就是感受和表達。讀詩的過程就是接受和體驗。
所以對於詩歌來說,無論是創作還是欣賞,都離不開審美。
但是,粗魯的詩歌教育只講知識,不講審美。以至於大多數人已經“沒有註意到它的美”。
詩的句子是知識;詩歌的節奏是知識;詩歌的背景是知識;詩歌的主題是知識;詩人的名字、生平和風格都是知識。
我們學了很多詩詞,掌握了很多知識。僅此而已。
然而,當我看到壹朵花時,我感到它在點頭,在笑;面對壹縷春風,我以為是調皮的小剪刀;踩著第壹場雪,我悄悄在心裏蓋了壹床被子;看著清澈的湖水,我想問那是誰的眼淚...這些美好的感情都去哪裏了?
記得有壹次,在回家的路上,我停在路口等紅燈。向窗外望去,看到壹個有趣的畫面:壹個年輕的快遞員把電瓶車靠在路邊,舉起手機專註地拍著。那是壹朵如雲的櫻花。
壹瞬間,我忍不住笑破了嘴。即使在忙碌忙碌的生活中,依然有著美好的差距。
我想,所謂的詩,是他此刻為花的心痛,是我此刻為攝影師的心痛。
所謂讀詩,就是去感受這些心跳,而不是把它們擠出去,用滿滿的知識屏蔽掉。
所謂情詩,不僅可以讀,還可以寫:寥寥數語,道出親身經歷的心痛。
壹個周末,朋友壹大早去公司加班,看到秋風和桂花落了壹地。他拍了幾張照片發到朋友圈:求詩。
我當時在宜家逛,看到很有意思,就坐下來吃瑞典肉丸,隨口說了這些話:
明眼人壹看就知道這是在學李白的樂府詩《玉族》:
我沒學好,但是我說出了我的真實感受,我的心跳在某壹個瞬間。
秋風中的壹個夜晚,“黃花滿地堆”常常讓人感到心酸和難過。然而桂花就不壹樣了。站在樹下,把月桂樹鋪在地板上,只會讓人覺得溫柔,像蜂蜜壹樣陶醉,是壹件很愉悅的事情。
而這些快樂,陶醉,壹切,不要讓粗魯的詩歌教育把它帶走。
說到這裏,我們再來回顧壹下中國詩詞大會:平心而論,它並沒有超越之前的學校教育,更多的是壹場記憶的比拼。是三星智能快車、快樂詞典、壹站到底的詩意版...
是個好節目,但主旨只是調動熱情,引起* * *。
為了讓更多的人有詩的心、詩的情、詩的性,語文教育工作者有必要探索審美化的詩歌教育。
畢竟不是每個人離開學校教育後都有機會觸發和進化詩歌的審美能力。
這是壹個遺憾。
推薦閱讀:
為什麽說“讀詩如閱人”?
為什麽寫作是必修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