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詩歌朗誦 - 杭州西湖風景怎麽樣?

杭州西湖風景怎麽樣?

/apfa 2003/apfa 10dj-1 . htm

/APFA2003/apfa10dj-2.htm

杭州西湖簡介

杭州西湖是國家級風景名勝區,湖光山色秀麗雅致,文物古跡璀璨豐富,文化藝術薈萃,以美麗的西湖為中心,三面雲山,中間碧水,面積60平方公裏,其中湖面5.68平方公裏。沿湖綠蔭環繞,山色蔥郁,小橋畫煙柳,雲霞披紗,蜿蜒的群山間,林泉美不勝收,溪流幽深。在90多個各具特色的公園和景點中,有三秋桂子、劉橋柳巖、九裏雲松、十裏荷花,更有著名的“西湖十景”和近幾年建成開放的十多個各具特色的新景點,把西湖連成壹個五彩繽紛的花環,使其春夏秋冬各有風景,雨雪和風的感受各不相同。

西湖十景形成於南宋,基本分布在西湖周圍。它們中的壹些坐落在湖上:蘇堤肖春,屈原風和,平湖秋月,斷橋殘雪,六郎文英,華鋼觀魚,雷峰日落,雙峰插雲,南屏晚鐘,三灘銀月,西湖十景各有所長,它們共同代表了古代西湖風景的精髓,因此無論是杭州本地人還是外地遊客。

1985年,杭州市民和全國人民積極參與新西湖十景評選,經專家評選委員會反復審議後確定。它們是:雲起竹徑、滿龍貴嶼、虎跑、龍井茶、九溪煙樹、烏山天風、軟盾環碧、黃龍、玉帝飛雲、寶石流霞。

其他景點還有寶駒秀秀、長橋舊月、古塔多情、湖濱綠廊、華麗園林、金沙風情、九裏雲松、梅塢茶景、西山聚會、太子野趣、植物王國、鐘山遺址、靈隱佛教王國、王越墓廟等。

西湖不僅以秀麗的山水和幽深的林海峽谷之美見長,而且有豐富的文物古跡、美麗動人的神話傳說,它們與自然、人文、歷史、藝術巧妙地融為壹體,西湖有許多歷史遺跡,包括5處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35處省級文物保護單位和25處市級文物保護單位。還有39處文物保護點和各種特色博物館星羅棋布其中,是中國著名的歷史文化旅遊勝地。

“扔不到杭州,壹半是這個湖”——西湖是詩,是自然的圖畫,是美麗的故事。無論是在這裏生活多年的人,還是匆匆而過的旅行者,都被大話西遊的美景迷住了。

陽春三月,草長鶯飛,蘇白堤,桃柳夾岸。兩邊是海浪和遊船,遠處是空山綠水。此時走在堤岸上,妳會被眼前的景色驚艷到,欣喜若狂。西湖的美景不是春天獨有的。無論什麽時候來,都會領略到不壹般的風情,有夏日漫天的荷花,有秋夜月色浸的三潭印月,有冬雪後影裏的紅梅,有柳籠紗中的鶯,有煙雨中的陽臺。

行知提示:

1.交通:去西湖旅遊可乘坐1-5路公交車,自動投幣,票價2元。也可以坐公交去妳想去的目的地。大部分公交車都是自動投幣,票價1元。此外,妳還可以租壹輛自行車做西湖周邊的自助遊。

2.門票:部分景點門票價格(供參考)。

靈隱飛來峰20.00嶽廟20.00六和塔15.00

虎跑15.00茶博館10.00南宋禦窯10.00

華鋼關羽10.00屈原豐和10.00郭莊10.00

三灘殷悅20.00動物園15.00六和塔燈塔10.00

玉皇山10.00植物園10.00雲松書店5.00

章太炎亭3.00蘇東坡亭2.00柳浪文英5.00

杭州碑林2.00

杭州西湖風景簡介(1)

鄖西朱涇風景名勝區

位於五雲山南麓的吳運啟,是壹處樹木繁茂的山塢景觀,竹林掩映,溪水潺潺,清涼無比。壹公裏長的雲起竹徑兩旁翠竹掩映,蜿蜒幽深。汩汩的溪水順著小徑流下,林中傳來嬌媚美麗的鳥鳴。整個環境安靜涼爽。與鬧市相比,讓人感覺恰到好處,輕松清爽。

曼桂龍語

西湖秋遊,白天賞月,晚上賞月。南山滿覺龍是欣賞廣西最繁華的地方。桂花是杭州的市花。自唐代以來,西湖就開始種植桂花。在早期的西湖詩詞中,月桂樹常作為詩詞,西湖北山靈隱、天竺壹帶的寺廟都有種植。滿覺秋天賞桂花是明朝以後的事了。曼覺龍又名曼加巷,是南峰南麓的壹個山谷。在吳悅石統治時期,這裏有許多小型佛教寺廟,包括壹個圓興院,後來被改為曼覺院。這塊地以寺廟命名,花由僧人栽種,逐漸成為壹處大觀。

桂花,學名“桂花”,是壹種常綠小喬木,喜濕。曼覺龍被兩山環繞,樹木茂盛,地下水源豐富,環境適宜桂花生長。這裏的山民以種植桂花和賣花為主要收入來源,代代相傳,最終創造了這個“黃金小米世界”。現在家家戶戶都在種桂花,房前屋後,村裏村外,遍布山坡,道路兩旁,壹叢叢,壹層層,到處都是。每年中秋前後,幾場金風涼雨,秋陽歸來,桂花樹滿,綿延十裏,透心,正如清代張赟敖的七言絕句《品桂》所雲:“西湖八月清,何處香?曼覺龍旁有金粟,風吹山野秋。”桂花包括金桂、印規、丹桂、四季桂等。花開時小朵大朵,如濃露,常隨風飄落,密如雨珠,沐浴在“雨”中,芬芳於桂花樹間,別有情趣。《曼桂龍雨》入圍新西湖十景後,曼覺龍村在相關部門的支持下,每年9月和10月舉辦西湖金秋桂花節。南山壹帶,交通水不通,西湖秋遊又添壹大艷遇。

虎跑夢泉

西湖風景秀麗,湖光山色環環相扣。緊密相連的“使者”是三南雲溪山中郁郁蔥蔥的清泉。虎跑泉,位於大慈山腳下,是西湖最好的泉。虎跑泉的名字始於佛教神話傳說。實際上是對歷史上西湖名泉的開發、保護、利用乃至保存的世俗反映,與佛、道、廟的興衰息息相關。

虎跑泉是地下水流經巖石的節理和縫隙而形成的裂隙泉。它從應時砂巖中滲透出來,甚至不能溶解普通的酸。其水質純凈,總鹽度低,放射性稀有元素氡含量高。是壹種適合飲用的優質天然飲用礦泉水,具有相當的醫療保健功能。因此,它與龍井茶並稱為“西湖”。

龍文靜茶

龍井,壹龍紅壹龍秋,位於西湖西南的風陵山。五代時這裏建有龍井寺,北宋時龍井成為旅遊勝地。詩人蘇東坡常在此吟詩,曾贊詩“人說山好水好,蛟龍湖下千難萬險”。相傳龍井與海相通,因海中有龍而得名。而且龍井的水也很奇怪。攪動時,水面會出現分水嶺,像遊絲壹樣擺動,然後慢慢消失。龍井泉清澈甘甜,與虎跑、玉泉並稱西湖三大名泉。龍井茶更有名。清朝乾隆皇帝曾來此采茶種茶,老龍井至今仍有“十八禦茶”的遺跡。乾隆還題寫了“湖光山色最佳”五個大字,定為“龍井八景”,途經西亭、帝辛池、壹片雲、鳳嶺、方圓寺、龍鴻劍、神韻石、翠峰亭。新西湖十景將其評為“龍井茶問”新景點。

九溪煙樹

九溪,俗稱“九溪十八河”。位於西湖西面的群山之中,在壹個雞冠花的峰頂下。北有龍井,南有錢塘江。發源於翁家山楊美玲山腳下,經萬青、宏發、唐家、小康、詩佛、百丈、雲起、青頭、方嘉九溪流入錢江。

十八溪指的是許多小溪和流動的泉水。九溪和十八間在八角山下的西溪餐廳前相遇。壹路山巒疊嶂,茶園錯落,群峰流轉,流水純凈,山中鳥語花香。晴天好吃,陰天霧蒙蒙。明代詩人張莉贊曰:“春山煙霞白雲低,山谷爭流九流下。”清代學者俞樾遊後作詩曰:“山重疊,路曲折,東東泉高,樹倒。”都在訴說“九溪煙樹”的無限風光。這裏有林海亭、望江亭、西溪奚仲和人工瀑布等新景點。

巫山天豐

山是西湖南山的尾部,壹直延伸到杭州市區。春秋時期是吳國的南界,由紫陽、雲居、金地、清平、寶蓮、七寶、石佛、寶月、駱駝、峨眉等數十座小山組成,名曰吳山。吳山不高,但因為插入市區,俯瞰東、北、西北的大街小巷,南臨錢塘江和兩岸的平疇,吳山還是有壹種超越翺翔的感覺,可以拿下杭州的江、山、湖、城的勝利。

吳山山不高,主題獨特。有豐富的森林和山脈向四面八方延伸。到了南宋,寺廟、廟宇越建越多。到了明清時期,商業店鋪蜂擁而入,寺廟林立,香客遊客摩肩接踵,壹派熱鬧景象。城隍廟是吳山最大的寺廟,形似宮殿建築,基址可尋。寺內空庭,古木參天,氣象嚴整,香樟樹郁郁蔥蔥至今。在人們的心目中,當年的城隍廟是不能掉以輕心的,以至於連山的名字都因廟而叫黃成山。

阮都浣碧風景名勝區

西湖中有三個人工島:周曉穎(三潭印月)、胡鑫亭(北塔基)和阮公墩。阮公墩由浙江巡撫阮元於嘉慶五年(1800年)疏浚西湖而成島,故後稱阮公墩。因土質松軟,地勢較低,常被湖水淹沒,俗稱軟灘。阮公敦成島後,雜樹郁郁蔥蔥,雜草叢生,天真無邪不鑿。

1981年,島上建起了環碧山莊。這是壹座仿江南私家別墅格局的莊園式園林。它的名字叫浣碧,告訴人們她利用了風景、湖光山色的獨特優勢。村裏露出來的比森林還大,隨風搖曳,頗有古風。島上莊園四周綠籬環繞,園內有茅屋竹亭,小樓圍碧雲水屋,輕盈靈巧。院前屋後有香樟、楓楊、肉桂、紫薇、秀竹、香蕉、常春藤等。,既安靜又簡單。島上近水處,別立紀念亭,緬懷阮雲臺(阮元雲臺)治湖建西湖。

畢莊周圍的建築內部陳設簡單雅致。白天,乘船的遊客可以在這裏喝茶、喝飲料;晚上,主人“W先生”帶領壹群“家仆”和“女仆”與身著古典服飾的遊客壹起進行仿古娛樂活動。

黃龍·崔塗

在西湖北面的棲霞嶺北麓,茂林修竹深處,有壹處黃龍洞古跡,頗得道教之福。自南宋以來,黃龍洞壹直享有盛譽,是湖上五大龍神之壹。在杭州的24個景點中,有壹個“黃山集翠”的場景,意思是1985年,將宗教文化內涵與寺廟園林相結合的黃龍洞建成仿古遊樂園,入選新西湖十大景點。

在黃龍洞的大門和第二道門之間,有壹條漫長而曲折的小道。如果從空中往下看,就像遊龍裏沿路的壹棵古樹,花草清池,矮墻漏窗,風景可賞。它在寺廟園林的構圖中被稱為“導”,就像壹個序曲,對遊客起著由俗轉純、調整心態、逐漸獲得更好風景的作用。

黃龍洞內的假山根據山體起伏和地形,用泥黃色砂巖塊壘砌而成,或孤立的山峰形似巨石,或疊成山峰。遠遠望去,石峰如林,山青水綠;裏面撲朔迷離曲折,通透空靈,既雄偉又典雅。這與蘇州園林假山的精致、典型風格大相徑庭,顯示了山林寺造園藝術貼近自然、與自然融為壹體、獨具匠心、不留痕跡的優勢和魅力。

黃龍洞竹景歷史悠久,竹徑壹絕。蒼勁婉約的大竹十幾米高,林海交匯;小菲白竹短至二三十厘米,楚楚動人;莖又細又黑的紫竹,據說是更早從普陀山傳入的。羅漢竹、筆桿竹、鑲金碧玉竹點綴在假山、園林等處,別有壹番清涼韻味。最值得壹看的是方竹之竹,“身如削,力卻相當於柱,亦與眾不同。”有許多竹子和竹筍。每年清明節前後,小雨開始,暖風吹在臉上。在這裏,墻上、路旁、山下、庭後,處處竹筍如雨後春筍,有的翻石,勢不可擋;有的三三兩兩紮堆,競爭激烈。寧靜的黃龍洞花園生機勃勃。

玉帝飛雲

玉皇山位於西湖和錢塘江之間,海拔239米。天空突兀,藍天白雲映襯,使這座山顯得雄偉壯觀。每當風起雲湧的時候,我站在山頂,登上雲亭,卻聽到風吹過的聲音,有時雲來了又飛走。山川湖泊遼闊,江河浩浩潮汐。此景名為【玉帝飛雲】:因其雄偉、高遠而入選新西湖十景之壹。玉皇山位於西湖和錢塘江之間,海拔239米。天空突兀,藍天白雲映襯,使這座山顯得雄偉壯觀。

包劉詩下

西湖三面雲中,葛嶺、抱石山自成壹派,景色奇特。他們的山都是由侏羅紀凝灰巖組成的,最常見的是熔結凝灰巖。這裏的巖石是赭紅色的,巖體中有許多閃亮的紅色鵝卵石。每當陽光普照的時候,滿山都是魏奮,尤其是當日出或日落是紅色的時候,特別耀眼,仿佛有無數的寶石在閃閃發光。這就是寶石山得名的原因。

寶石在山東之巔,包書鐵塔巍然屹立,美不勝收。好那窈窕,高聳的容顏,和好[美女]的外號很相符。生於北宋初年,此【美人】原為九級磚木結構。直到明代重建,仍保持著這種與六和塔、雷峰塔差別不大的結構。現在的實心磚樣式是1933年重建時仿自清朝的。雖然不能登上,但它以其優美的外觀和顯赫的地位成為西湖的顯著地標。

杭州西湖風景簡介

蘇迪肖春

蘇堤南起南屏山麓,北至棲霞山,全長近三公裏。它是北宋大詩人蘇東坡任杭州知府時疏浚西湖而成的。後人把蘇命名為堤,以紀念她治理西湖的功績。躺在長堤上的波浪連接著南北兩山,為西湖增添了壹道迷人的風景。南宋時,蘇堤肖春被列為西湖十景之首,元代又被稱為“六橋柳”,被列為錢塘十景,可見她自古以來就深受人們的喜愛。

寒冬過後,蘇堤像是春天的婀娜使者,岸邊楊柳爛漫,水蜜桃鮮艷,湖波如鏡,映出美麗的影像和無限的柔情。最令人感動的是,黎明時分,西山月沈,微風徐徐吹來,柳樹裊裊浮於堤上,令人神往。

蘇堤上的六座拱橋從南到北分別命名為英博、索蘭、望山、堤、東浦和跨虹。在橋頭可以看到,各領風騷:英博橋毗鄰華鋼公園,雨水從樹上垂下,裊裊炊煙搖曳;鎖蘭橋近看周曉穎,遠看包書鐵塔,貼近現實,遠離空虛;在望山橋上向西望去,丁家山郁郁蔥蔥,兩座山峰高聳入雲;堤橋位於蘇堤南北之間的黃金地段。舊時也是湖船東行西去的水路通道。“蘇堤肖春”京北亭就在橋的南面。東圃橋有理由懷疑它是樸樹橋的神話,它是觀看湖上日出的最佳地點之壹。過虹橋看雨後天虹飛揚,湖光山色如仙境。

屈原風和

曲園風荷,以夏日觀蓮為主題,傳承蘇堤春曉,位列西湖十景之二。“屈原”原是南宋朝廷開設的釀酒作坊。它位於靈隱路紅椿橋附近,靠近當時的西湖岸邊。湖岸上種植了荷花。夏天,徐來涼風習習的時候,到處都是荷花和酒的香味,讓人不飲而醉。南宋詩人王衍曾有詩贊曰:“尋夏歸寒春,碼頭夕涼。艾曲香陣隨人遠,過了高橋才能買船。”後屈原逐漸衰落,被拋棄。清康熙帝題《西湖十景》後,在虹橋對面的蘇堤上,於屈原處建了壹座風荷亭。留下的只是壹個小院前湖面上的壹朵小荷花。

屈原的風荷,最引人註目的還是夏日賞荷。園內大大小小的荷塘裏栽培著上百個品種的荷花,其中的風荷景區尤為迷人。這裏以水面為主,分布著紅蓮、白蓮、重蓮。灑滿金蓮、冰地蓮等著名品種的荷花,荷葉田邊,荷花分外妖嬈。水面上架起了形狀各異的小橋,人們從橋上走過。比如走在荷蘭,人倚花,花映人面,花與人相戀。

平湖秋月

平湖秋月風景區位於白堤西端,鼓山南麓,靠近西湖。事實上,作為西湖十景之壹的平湖秋月,在南宋時期並沒有固定的景點。這從當時元明士人贊美此景的詩句來看,就不難看出,如“月色寒涼,春色滯,何處有泛舟頌”;明洪戰祖在詩中寫道:“秋葛人攀浪折皺,仙山古堡鏡中塵。”在明代萬歷年間的西湖十景木刻版畫中,平湖秋月的畫面仍以遊客在湖船上仰望月亮為主。

湖天壹樓,位於景區西側,原為清末民初猶太富商、“冒險家”哈通的私人別墅“羅源”遺跡,後成為中國現代木刻運動的搖籃——八壹美術社所在地。如今,這裏變成了西陵書畫院,為湖山美景增添了壹份書卷氣。

斷橋殘雪

斷橋位於白堤東端。在西湖古今眾多的橋中,她是最有名的。據說早在唐朝就有斷橋修建,胡璋的詩《論杭州鼓山寺》中就有“斷橋”壹詞。阿明王克玉《談習字湖拾菜》中有壹句妙語:“西湖之勝,陽湖不如陰湖,陰湖不如月湖,月湖不如雪湖...世界上有幾個人能真正引領景觀!”地處江南的杭州,每年的雪期都很短,大雪天更是罕見。銀妝壹旦包裹,便會營造出壹個與平時時間和景色大相徑庭的雪湖。

如今的斷橋是1921年重建的拱形單孔圓孔石橋。長8.8米,寬8.6米,單孔凈距6.1米。年前大修過,但其古樸典雅的風格基本保持不變。橋東側有壹座康熙禦制題材的碑亭,亭側建有水閣。題字“水中雲”,青瓦竹柱,飛檐翹角,與橋亭壹起構成了西湖東北角的壹幅古典畫卷。

明代畫家李在《西湖睡遊圖·春日斷橋銘》中寫道:“我到湖邊,望魂斷橋而死。也有人說,據我們所知,湖如晨昏樹,明月在廬。蓋山河映發,彼處有巨浸,不及也。”從這個角度來說,看斷橋,可以得湖光山色之精華,獨得殘雪!

六郎文英

如今,經過近四十年的不斷開發建設,六郎的黃鸝已經從當年帝王享用的禦花園,演變成普通百姓的樂園。她仍以青柳色和婀娜的鶯鳴作為公園景觀的基調,沿湖堤和園路主幹道種植垂柳、獅柳、醉柳、沙柳等特色柳樹。在公園中部的主要景點,開放了文英館,在文英館不遠處布置了巨型網箱“鳥的天堂”,營造出三月煙火、楊柳飛舞、林鶯美麗的氛圍。在文英館的東面,有壹個以草坪和密林為主的友誼園景區,並引進了壹些日本櫻花。草坪北側鋪著石臺,立著“日中不戰”紀念碑。在文英館的西側,有壹大片草坪是瀏陽文英重建時填平沼澤地而建的。草色遠眺西湖碧波青山,大草坪北側是康熙帝題瀏陽文英碑,遷址於此。南側種植高大的喬木林,與草坪、柳岸、湖光山色構成壹幅層次豐富、角度豐富的生動畫卷。

園北更早的錢王紀念館,改造成江南私家園林風格和布局的庭院景區,並以“鞠婧園”舊稱命名。園內亭臺樓閣、假山泉池、小橋流水、矮墻漏窗、奇花異草,各得其所,使整個公園曲徑通幽,別有壹番天地。

公園的東南面被改造成了群眾娛樂活動的場所,並修建了露天舞臺,成為杭州市民和四面八方遊客晨練、度假、歡慶節日的好去處。每年夏秋,這裏也是消暑的“夜花園”,歌舞、戲曲、電影形式多樣,不定期舉辦各種花展、燈會,吸引著人們。

華鋼觀魚

華鋼觀魚公園位於蘇堤南段的西部,在西麗湖和胡曉楠之間的壹個半島上。南宋時,內侍雲升曾在離此不遠的華家山下建有壹座私家花園。園內花木稀疏,引水入池,養五色魚以供觀賞,逐漸成為遊客常去之地。據說鹿苑因靠近花家山而得名華鋼。宮廷畫師在創作西湖十景的時候就把它包括在內了。清康熙三十八年(1699年),葉璇皇帝遊覽西湖,照常著書在華鋼觀魚,並在魚塘旁建石碑。後來乾隆遊江南西湖時,碑上又題了壹首詩。詩中有雲:“花家山腳下有魚有花。

今天,在華鋼看魚是壹個占地20多公頃的大公園。全園分為紅魚塘、牡丹園、華鋼、大草坪、密林五個景點。

雷峰在傍晚閃耀

位於凈慈寺前的雷峰,是南屏山向北延伸的殘存礦脈,湖面壹派熱鬧非凡、樹木蔥郁的景象。雖然體積小巧玲瓏,但在湖上的口碑卻是數壹數二的,因為山頂有吳悅石修建的雷峰塔,是西湖眾多古塔中最美最浪漫的塔。不幸的是,它在70多年前倒下了,甚至山的名字也改成了趙茜。這座西湖南岸的名山,呈半島狀,三面環水,曾為南宋禦花園所居。1949年後,山上種植了香樟、楓香、榆樹等大量觀賞樹木,夕陽照在林濤身上,景色依然豐富。

雙峰雲插入

高聳的天目山向東,另壹脈與西湖交匯,分南北,形成西湖景區的南山和北山。其中,南峰和北峰在古代為僧人所居,山頂建有佛塔,遙遙相對,遠高於群峰。春秋良辰,青霧白,塔尖在雲端,時隱時現,遠遠望去氣勢非凡。南宋時,這兩座山峰被列為西湖十景之壹。清朝康熙帝改標題為“兩峰插雲”,並在洪春橋旁建了壹座觀景亭。當時雙峰古塔被破壞已久,以至於連這壹場景的原始內涵也壹度讓人難以知道那些“插雲”都是空話。在這裏立碑亭是權宜之計。漂浮的畫面與崔偉相對,玉漂浮在空中,令人著迷。試著擡頭看看鳳凰山,南邊天高,北邊煙低。這是南宋詩人王衍的詩《雙峰插雲》,告訴人們:雙峰插雲的景觀。

雖然自古以來觀黨的地點和方式屢有變化,南北三刀峰是西湖瑤山中的名峰,但至今未變。南峰靠近西湖,峰高257米。爬山途中,陡峭的巖石裸露在外,懸崖高聳。登上山頂,眺望東方,西湖全景歷歷在目,不是畫,是畫。北峰,海拔314,坐落在靈隱寺山上。從寺西側往上爬上千級臺階,繞36個彎,沿途山川清流轉彎,樹木重疊。古人有詩贊美:【壹路漫漫有雨,空中樓閣雲】。山東壹側有西湖八壹載人索道,全長60%以上。上山下山只需要六七分鐘。

南萬平中

南屏的夜鐘也許是西湖十景中最早的壹個。北宋末年,著名畫家張擇端曾畫過《南屏夜鐘圖》。雖然這幅畫在畫壇的名氣遠不如他的《清明上河圖》,但在明代《天水冰山錄》中有記載。南屏山橫跨西湖南岸,高度只有100米,山體延伸超過1000米。在山上,有奇怪的巖石和美麗的樹木。晴天滿山都是藍天白雲,顏色很好吃。在壹個多雨多霧的日子裏,雲遮霧繞,群山仿佛在輕舞,空靈而飄渺。後周元年(954),吳越國主錢洪書在南屏山腳下建了壹座佛寺——慧日永明院,後成為與靈隱寺並列的西湖兩大佛教道場之壹的凈慈寺。

南屏山腳下另壹座著名的佛寺,建於北宋開寶五年(1972年)。這裏曾是佛教天臺宗的大本營。凈慈寺、興教寺和附近的中小寺廟,形成了繼靈隱、天竺之後的又壹個湖上佛寺群落,晨鐘暮鼓,燃佛號,香煙燭火。從此,南屏山又增添了別稱‘佛光山’的神韻,悠悠成形。南屏山周圍的山是石灰巖構成的,山體多孔,所以山峰的巖壁就像屏障壹樣矗立著。每當晚上佛寺的鐘聲響起,鐘聲的振蕩頻率傳到山上,巖石、洞穴受其迫動,加速了聲波的振動,振幅急劇增大,形成* * *振動。巖石和洞穴然後產生揚聲器效果,增強* * *的聲音。與此同時,鐘聲也以同樣的頻率飛過西湖,到達西湖的對岸,與對岸火成巖構成的葛嶺相遇,回聲不斷。

聖譚穎嶽

三潭銀月島,又名周曉穎,與胡鑫亭、阮公敦並稱為湖上三島。包括水面在內,全島占地約七公頃。有曲橋連接南北,有土堤連接東西的橋呈十字形交叉,將島的水面壹分為四,水面外圍為環形堤。從空中看,島上的土地形似壹個巨型“田”,顯示湖中有島,島中有湖,水景在西湖十景中獨樹壹幟,是我國江南水鄉園林的經典。明萬歷三十五年(1607年),錢塘縣命聶新堂取湖中淤泥,環島築壩,初步成為湖中之湖,作為放生之地。後人在島內南湖建有三座小瓶狀石塔,稱為“三潭”。清初島上建有曲橋、廳堂,內湖四周種有木槿。清光緒年間退休將軍彭玉麟在此建別墅後,周曉穎初具規模。

銀月三灘的景觀層次豐富,空間多樣,建築布局獨特。從島北碼頭登陸,經過萬神殿等兩座建築,即步入九曲平橋,橋上有王凱亭、亭子、康熙禦碑亭、我與愛四座造型各異的亭子,令人走走停停,歇歇腳,或開懷大笑,或拍照留念,流連忘返,飽覽美景。

九曲橋以東,隔水有壹堵白色粉末的短墻。墻的兩端沒有連接,形狀像壹個屏風。但是粉墻上開了四個漏窗,上面有精致的花飾,墻內外的空間是分開的,互相滲透。墻外,遊人熙熙攘攘,墻內,卻是清雅寧靜,近距離看彼此大相徑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