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種“美”不同於中國傳統的審美習俗,即“膚如凝脂,腮如鮮梨”。崔璀的膚色是“深”和健康的。崔璀的眼睛也不同於《詩經》裏的那種“清澈如晶”的純凈。在舒朗的畫像描述中,仿佛有這樣壹個美女站在妳的眼前:清純如玉,玲瓏剔透,健康明亮,妳由衷地贊嘆:多美啊!然而,這種“美”有著更豐富的內涵。請看下面兩個比喻:“處處像小動物”和“像山黃鹿”。前壹個比喻意在突出崔璀的天真活潑,後壹個比喻意在突出崔璀的善良天真。仔細想想,作者為什麽偏愛動物比較?看了“小畜生”這個詞,妳有沒有想到中國有句古話“靜如處子,動如兔”?當然,不僅如此,還因為“小動物”和“山黃鹿”象征著原始未開化的淳樸,因為這裏是茶洞古城湘西的邊境,古風猶存。當然,崔璀純潔、自然、健康、美麗的最根本原因在於作者兩次強調“長期培養”。因為自然的保護,崔璀才能健康成長。
崔璀生活的世界簡單而純粹。她如何看待外面的世界?“平時在輪渡上有陌生人註意她,她就光著眼睛看著陌生人,搞得好像隨時能踏進山裏壹樣。”這句話和前面的“就像壹只小動物”形成對比,是壹個單純自然的人面對外部陌生世界的本能反應:猶豫、謹慎、警惕,這些都是人在壹開始的自然屬性。崔璀的母親是湘西苗族,崔璀的父親是漢族駐防軍人。不同民族的文化差異在這裏交匯融合。“每壹個人都應該有壹份悲喜”,然而,“他們是正直誠實的”(邊城碑文)。
總之,崔璀是作者塑造的壹個人物,接近作者心目中理想的女神形象。在她的身上,體現了湘西人性、自然的淳樸之美,也體現了作者對鄉村世界生命形式的熱烈熱愛和對其生存方式的深刻思考。
摘自王林對沈從文《邊城》中崔璀人物的簡要分析,僅供參考,希望能幫到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