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馮誌的簡介:
馮至,原名馮承誌,本名裴軍,作家、詩人、翻譯家、教育家[3],中國科學院院士,英國皇家瑞典學院科學院外籍院士。馮至先生是學貫中西的大師,也是中國德語文學翻譯和研究的先行者和奠基人。
2.馮誌的人生經歷:
馮至出生在壹個沒落的鹽商家庭,母親在他年幼時就去世了。沈重的人生經歷造就了馮至沈靜內斂的性格,也奠定了他關註社會現實的思想傾向。馮1927畢業於北京大學,後在哈爾濱壹中任教。
1930,去德國深造;1935年獲德國海德堡大學哲學博士學位,同年回國任教於同濟大學。馮誌和姚克坤於1936年6月在巴黎結婚。大女兒叫馮,二女兒叫馮。
馮至的創作特色和詩歌特色:
1,馮誌的創作特點:
馮至1949之前的作品可以分為兩個階段。1930之前主要是詩歌。他的詩含蓄而深刻,表現了他對光明的熱切追求和向往,對黑暗社會的批判、揭露和批判,有的還流露出他個人的悲涼,反映了“五四”後部分青年的苦悶。
1939之後的作品以散文為主,比詩歌更廣泛,主要從事外國文學和中國古典文學的研究。馮至壹生致力於外國文學的研究和推廣,翻譯了歌德、海涅、尼采、裏爾克等德國作家和哲學家的經典著作。
2.馮至的詩歌特色:
馮至早期詩歌表現了“熱情”與“悲傷”的抒情主題。受中國晚唐詩歌、宋詩和德國浪漫主義詩人的影響,馮至早期作品表現出純凈自然的抒情色彩和自由的藝術風格,對中國新詩的發展起到了很好的指導作用。
到了20世紀40年代。受德國裏爾克哲學和詩學的影響,馮至的十四行詩取得了巨大的藝術成就,標誌著中國十四行詩的成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