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的小兒子曹植,從小天資聰穎,深受父親寵愛。曹操死後,他的弟弟曹丕做了魏國的皇帝。曹丕是個善妒的人。他擔心弟弟會威脅到他的王位,想殺了他。
有壹天,曹丕把曹植叫到跟前,讓他寫壹首七步之內的詩,以證明他寫詩的才華。如果他寫不出來,那就等於欺騙皇帝,把他處死。
當曹植知道他哥哥要殺他時,他又傷心又生氣。他強忍住心中的悲痛,努力去想這件事...果然,他寫了壹首七步詩,當場念了出來:
泡在水壺裏,豆子在水壺裏哭。
我們本是同根生,何必互相炒!
白居易的故事
詩人白居易為了求教更高深的知識,到處求教,但還是滿足不了自己強烈的求知欲。
有壹天,聽說有壹個禪師,他開悟了,學問很淵博。於是我不遠千裏來求見。當我終於見到禪師時,我謙卑地問:“大師,請告訴我如何才能得到道?”禪師回答道:“所有的惡都要做,所有的善都要追求。”白居易莫名其妙地說:“連三歲的孩子都知道這個。怎麽能說是道呢?”禪師回答說:“三歲的人知道,八十歲的人跟不上!”
李白讀書的故事
李白是中國唐代偉大的詩人,但他小時候並沒有好好學習,甚至有些貪玩。有壹天他到壹條小河去玩,看見壹個老婆婆在磨壹根鐵棒,就上去好奇地問:“奶奶,妳為什麽在磨壹根鐵棒?”老太太告訴他,她正在磨針。李白說:“這麽粗的鐵棒,怎麽能磨成針呢?”老人說:“只要努力,鐵棒可以磨成針。”。李白深有感觸,從此發奮讀書,成為壹代“詩仙”。
賈島深思熟慮的故事
賈島
話題李寧隱居唐家島。
悠閑地生活在這裏,很少有鄰居來,雜草叢生的小路通向荒野。鳥兒自由地棲息在池邊的樹上,僧侶們在敲門。
走過這座橋可以看到葉原迷人的風景,雲的腳在飄動的巖石上仿佛在移動。我離開這裏壹段時間,但我會回來,在約定的日期和我的朋友壹起退休。
小鳥在池邊樹上停留,和尚(敲門)。
有壹天,賈島騎著毛驢在中國首都長安的大街上,隨口朗誦了壹首詩,其中有兩句是:
“飛鳥棲於池邊樹上,和尚推月下門。”
賈島覺得詩中的“推”字用得不夠恰當。他想把“推”字改成“敲”,但壹時不知道哪個字好。於是,我壹邊思考,壹邊反復用手推門敲門。街上的行人看到賈島的表情都很驚訝。
韓愈看見了,生氣地對賈島說:“妳為什麽不低著頭騎驢看前面?”
賈導大吃壹驚,慌忙下了驢,向韓愈行了壹禮,並把自己剛從驢上得來的詩說了壹遍,因為想到了“推”和“叩”兩個字,專心思考,所以避而不答。
韓愈聽後,化怒為喜。想了壹下,他說:“打字不錯!當壹切都睡了,安靜了,敲門更是夜深人靜。”
賈島連連拜謝,詩名為“和尚敲門”。
“推敲”壹詞來源於唐代詩人賈島錘煉詩歌的故事,意為反復琢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