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個三角洲地區海拔不超過3米,很多地方只有1米甚至更低,周圍都是陡峭的森林覆蓋的高地。這個地區經常被淹,有些地方高水位的標誌超過了周圍的村莊14米。許多世紀以來,防洪壹直是紅河三角洲經濟和文化的主要部分。壹個龐大的堤壩和運河系統已經建成,以控制紅河,灌溉肥沃的水稻種植三角洲。古代制度模仿中國,都是人口高度密集,壹半左右都是復種水稻。西原,戰略上極其重要,是控制南越乃至整個南印度支那的關鍵。1975之後,很多人從人口密集的低地搬到了高地。
沿海低地
在北部的紅河三角洲和南部的湄公河三角洲之間,有壹片狹長平坦的沿海低地從北向南延伸。在陸地壹側,Giai Truong Son rises非常陡峭,沿著海岸延伸,並在幾個地方向海裏伸出突起。狹長的沿海地區通常非常肥沃,水稻集中。湄公河三角洲面積4萬平方公裏,地勢極其低平。所有地方的海拔都在3米以下,無數的河流和運河縱橫交錯。湄公河的支流攜帶了大量的沈積物,這使得湄公河三角洲每年向南海推進60-80米。根據越南官方的壹份數據,每年的泥沙量估計約為654.38+0億立方米,是紅河泥沙量的近654.38+0.3倍。大約65,438+100,000平方公裏在三角洲被開辟為稻田,這是世界上最重要的水稻種植區之壹。湄公河三角洲的最南端,被稱為金甌半島,覆蓋著茂密的灌木和紅樹林沼澤。湄公河全長4220公裏,是世界上12條河流之壹。發源於青藏高原,流經中國雲南省,形成老撾與緬甸的邊界和老撾與泰國的邊界,分為兩條支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