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詩歌朗誦 - 如何安排格律詩的順序(已發表)

如何安排格律詩的順序(已發表)

韻文是唐代與絕句壹起出現的壹種新體詩。與唐以前的古詩相比,形式上更有秩序,節奏上更和諧,但限制性更強。人們壹般把格律詩和絕句稱為近體詩或格律詩。壹般壹首格律詩有八句,五言簡寫為五律,七言簡寫為七律,八句以上稱為長律或排律。

首先看押韻。

現代詩的格律很嚴格,有定句(除了編曲,每首詩有固定的八句)、定詞(每首詩有固定的字數,都是五七個字)、定韻(押韻位置固定,偶句押韻)、定調(詩中每個字的平仄固定)和定對(節奏)就押韻而言, 壹首格律詩壹般為八句,四五韻,“韻有定勢”,即二、四、六、八韻的四個偶句,首句押韻或不押韻(七言格律詩以首句押韻為正式,五言格律詩以首句不押韻為正式)。 根據這個特點,我們有時可以安排格律詩的順序。

請看下面的排序問題:

①天上的光和我之間起了壹朵雲,②現在已經把它遺棄在這荒涼的河流裏,③吳宮的小徑雜草叢生,④三山半倒在空中,⑥金的衣服是古老的塵土,⑥為了不讓我憂郁的心看見他的城市,⑧曾經在這裏嬉戲的鳳凰,所以這個地方以它們命名,⑧白鷺洲在水中。

a、②⑧①⑥③④⑧B、⑧②③⑤④⑧①⑥

c、⑧②④⑧⑤③①⑥D、①⑥③⑤⑧④⑧②

這是李白在南京登上鳳凰臺的詩。從給定的詩詞中,我們可以找到五種押韻:漂泊、流動、丘陵、大陸、悲傷。根據格律詩的押韻規律,不押韻的詩不能作為偶句,所以134等句不能作為偶句。據此,ACD三句全錯,只有B句正確。

第二,看反面。

壹般有八句,每兩句成壹聯,依次稱為首聯、駢聯、頸聯、尾聯。每副對聯的第壹句叫對句,下壹句叫對句。壹首格律詩中間兩副對聯的句子和對句應該是對句的,也就是說,如果壹首格律詩中有兩副對聯,那壹定是對聯和項鏈。第壹副對聯可以是對聯,也可以不是對聯,最後壹副對聯壹般不需要對聯。對仗是指兩句句法結構相同,如“幾只早鶯爭暖樹,誰的春燕啄春泥。”花兒越來越誘人,淺草可以沒有馬蹄。“這兩副對聯工整工整,每副對聯的句法結構都壹模壹樣。有時只要求字面上的相對性,即詞類相同,不要求句法結構。比如“口薄有石,心望海波平”,“細有石”只是與“海波平”字面相反,句法結構不同。”“細”是“山巖”的定語,“海波平”是主謂結構,但我們也認為這兩個句子是對偶的,是對偶中的廣義對。

有時候,光看押韻不確定就能判斷對仗。

請看下面的排序問題:

(1)從此,英雄們在他們的外套上哭泣,第三次召喚讓他處理國家事務,他給了兩代人他的真心,著名的總理的寺廟在哪裏,鳥兒在樹葉下快樂地鳴叫,但在他征服之前,他死了,在絲綢之城附近的壹個深深的松樹林裏,春天的綠草染著臺階。

a、4、⑧、⑤②③⑥① B、4、⑧⑥①②③⑧⑤

c、↓↓↓↓↓↓↓↓↓D、↓↓↓↓↓↓↓↓↓↓①①

這是杜甫的詩《書香》。從押韻的角度來說,連句子都是押韻的,所以無法正確排序。如果分析它們的對仗,可以發現⑥句和⑥句都不是對仗,所以這兩副對聯不能放在並列聯和頸聯的位置上。由此可以得出結論,答案只能是a項。

第三,看內容。

有時僅從押韻和對仗的角度不能確定格律詩的順序,這要結合詩歌的內容來分析。古人講究起承轉合,從第壹聯開始,敘述問題;顓頊承接,描繪風景;領口改話題,討論;對聯結尾收筆,歌詞濃縮。如果這四個層次安排不當,詩歌就不會連貫。這對我們安排詩歌順序很有幫助。

請看下面的排序問題:

①荷花下漁舟②晚秋立③松樹林月色④朋友的王子,妳在嗎?⑥雨過空山,竹聲細語洗衣女歸家⑧春日已去⑧溪水中水晶石。

a、⑧③⑤①⑧④⑥②B、⑥②⑤①③⑧④

c、⑥②③⑧⑤①⑧④D、⑤①⑥②③⑧④⑦

這是王維的詩《深山秋夜》。根據押韻對仗的要求,我們很容易排除A項和D項,B項和C項押韻在偶句,對聯和項鏈是對仗。我們應該選擇哪壹個?這個需要結合詩歌來分析判斷。第壹副對聯的第⑤ ②句是起始題,說明時間和季節。按照規律,對聯要以“承”來形容景物,而⑧句則是寫秋雨過後清新自然的山景,然後“轉”。從第⑤ ①句可以看出,項鏈從描寫自然景物變成了寫人的活動,最後作者自然地表達了自己的感情。從這樣的分析中,我們可以得出答案是c項。

當然,在回答格律詩的排序問題時,也要考慮排比的因素,因為排比是現代詩壹個非常重要的格律因素。但是現代詩的排比相對於中學生來說太復雜了。壹般在回答相關排序問題時,用以上三種方法就可以解決問題,不需要從並行的角度去看。另外,值得壹提的是,在解決排序問題時,壹定不能獨立使用某壹種方法進行分析,而要綜合考慮。只有這樣,才能快速準確地安排格律詩的順序,回答相關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