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居易是中唐時期傑出的詩人。他的詩歌思想和創作,突出強調通俗性和現實主義,在中國詩歌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在《九書·同元》中,他明確地說:“所以,仆旨助兩,擅獨。永遠服務的是道,發明的是詩。稱之為諷刺詩,也是誌在助人;叫閑適詩,也不錯。”
所以,我的誌向是利益世界,我的行為只關心自我修養。我自始至終追求和貫徹的是聖賢之路,我用文字表達的是詩歌。所謂諷刺詩,表達的是造福世界的誌向;所謂閑適詩,表達的是修身養性的思想。
由此可見,在白居易的諷刺、閑適、感傷、雜律四種詩中,前兩種詩最受重視,因為它們體現了他的“為民服務,時時向善”。他的詩歌思想主要建立在早期諷刺詩的基礎上。
擴展數據
詩歌理論
白居易的思想集儒釋道於壹體,以儒家思想為主。孟子說“富則濟世,貧則獨善其身”是他壹生遵循的信條。他的“濟世濟民”之誌主要是以儒家仁政為基礎,包括黃老之說、治孝之術、施韓之法;他的“獨善其身”之心,吸收了老莊的知足、齊壹、自由等觀念和佛教的“解脫”思想。
二者大致以白貶江州司馬為界。白居易不僅留下了近三千首詩歌,還提出了壹整套詩學理論。他把詩歌比作壹棵果樹,提出了“根情、苗字、華生、真意”(九書同元)的觀點。他認為“情”是作詩的根本條件,“感動人者,先不要計較情”(元末九書),情的產生是有幫助的,是與時政捆綁在壹起的。
因此,詩歌創作不能脫離實際,而必須以現實生活中的各種事件為基礎,反映壹個時代的社會政治狀況。他繼承了《詩經》以來“美與美”的傳統,重視詩歌的現實內容和社會功能。
強調詩歌揭露和批判政治弊端的作用。他在詩歌表現方法上提出了壹系列原則。在《九書同元》中,他提出了著名的“文章要及時寫,歌詩要為物寫”的現實主義創作原則。
他的詩學理論對於督促詩人正視現實、關心民生具有進步意義。它對自大歷(766 ~ 779)以來逐漸強調形式的詩歌風格也有重要影響。但是,過分強調詩歌創作服從於現實政治的需要,必然會束縛詩歌藝術創作和詩歌風格的多樣化。
百度百科-白居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