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詩歌朗誦 - 《田埂》這首詩

《田埂》這首詩

解讀顧城的《田埂》

我曾經問過自己這樣壹個問題:花幾十塊錢買壹本詩集,然後幾乎沒有時間去讀,值得嗎?直到今天我才覺得值得。讀幾首詩就能讓我表達出這麽多的感情和文字,這顯然是壹門有利可圖的“生意”。

其實我接觸現代詩很晚。我壹直沈迷於唐詩宋詞,直到幾乎廢寢忘食。偶然認識了汪國真,之後是席慕容和顧城。汪國真的詩趨於理性,用詞樸實無華,卻很有感染力;席慕蓉的詩註重愛情,把女性特有的溫柔細膩表現得淋漓盡致,感人肺腑。而顧城則以壹種獨特的方式向我們講述了他的苦難,展示了他的孤獨,讓我們欽佩他高尚的心靈,同時也給了我們心靈壹次洗禮。

《田埂》這首詩我之前解讀過壹次,感覺不是很滿意。所以再讀壹遍。

“路這麽窄?只是壹個山脊。

擁擠而寂靜的苜蓿禁止並排行走。

如果妳跟我來,妳會數我的腳印。

如果我跟妳走,我只能看著妳的背影。"

這首詩不難理解。但是,在具體的解讀中,人們會感到困惑,無法認同。也許這就是朦朧詩的魅力:永遠只能在知與不知之間猶豫,總會有霧裏看花,水中望月的感覺。

兩個人並肩走在田野裏,不經意間來到了壹個山脊。田埂上長滿了紫花苜蓿,讓原本狹窄的道路更加不便同行。所以,在誰先來的問題上,作者有聯想。其實在生活中,誰先來並不重要,總之兩個人不能同時穿越。但在富有想象力和敏感的詩人看來,這種秩序確實是壹個命題,壹個不得不討論的命題。討論的結果是,作者告訴我們:“如果妳跟我來,妳會數我的腳印;如果我跟妳走,我只能看著妳的背影。“從這個角度來說,是關於對認知的依賴。

腳印和背影是力量的象征。這個時代,唯壹能留下足跡的,只有努力的成功人士。他們用自己的經歷來形容自己的長期奮鬥。只有德高望重的前輩和先賢才能投下他們的影子,他們用威望詮釋高尚的品格。但如果壹味地推崇他們,向他們學習,就很容易陷入“數腳印”和“看背影”的境地,從而喪失獨立分析研究的能力,就存在“向東方學習”的可能。古往今來,像這樣的例子數不勝數:從循圖而行的伯樂之子最後發現了壹個癩蛤蟆的笑話,到照搬蘇聯經驗的東歐社會主義建設,最後以易手換國的悲劇收場,無不透露出沒有主觀的分析和理解,被動地制造了失敗的悲哀。作者在這裏的串聯,演變成了“古人”和“新人”,演變成了“聖人”和“平民”,演變成了“明星”和“大眾”...如果壹個人失去了獨立思考的能力,他的人生註定成為別人的畫板,這是歷史永久的悲劇。

作者的擔憂很現實。2008年金融危機,有多少投資者盲目相信所謂專家的建議,以破產負債收場;在日益高漲的英語學習熱潮中,有多少學生在“記憶大師”的指導下取得了立竿見影、事半功倍的效果?教訓接二連三上演,人們又不夠重視,這是這個時代最大的不幸。錯誤不是名人犯的,而是我們自己的愚蠢和盲從。

希望以後,我們在數別人腳印的同時,也能留下自己的腳印;在看別人背影的同時,別忘了回頭看看自己的背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