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問題1:《明》既描寫了許多花朵五彩繽紛的樣子(1),又寫出了此刻閃閃發光的感覺(1),表現了詩人內心的喜悅(1)。
問題二:詩人將“雲”(1)擬人化,以責備的口吻抱怨雲帶來了小雨,送走了夕陽(1),含蓄地表達了對鄉村落日景象的喜愛和懷念(1)。
問題1:試題分析:“明”出自兩句話:“
小問題1:《明》既描寫了許多花朵五彩繽紛的樣子(1),又寫出了此刻閃閃發光的感覺(1),表現了詩人內心的喜悅(1)。
問題二:詩人將“雲”(1)擬人化,以責備的口吻抱怨雲帶來了小雨,送走了夕陽(1),含蓄地表達了對鄉村落日景象的喜愛和懷念(1)。
問題1:試題分析:“明”出自兩句話:“田家淙淙流水,壹樹高繁花艷遠”。前兩句是整體感知,描繪了壹幅淙淙流水,花木高的景象,其中的“明”字充分表現了田園詩般清澈的意境,表現了詩人看到美景時的喜悅之情。
點評:欣賞詩詞中的文字,壹定要在理解詩詞大意的基礎上,結合詩詞內容做出正確的理解。不僅要看寫的是什麽字,還要體會表達的情緒。
問題二:試題分析:“雲不知余暉為何物,卻送小雨至黃昏”。雲何無知,詩人怨不知。顯然,在詩人眼中,“雲”被擬人化了,表面上是壹種責備和抱怨,實際上表達了詩人對夕陽下美景的喜愛和眷戀。
點評:從句子鑒賞的角度,要知道有修辭(比喻、擬人、誇張、設問、反問句、排比等。)、詞(動詞、形容詞、副詞、重疊式等。)、描寫方法(語言、動作、心理、表情)、句式、手法、內容、情感等。對於修辭,不僅可以判斷,還可以結合詩的內容做出正確的鑒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