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什麽是玄言詩:老莊思想與佛教思想的結合
玄言詩,尤其是魏晉玄言詩,以老莊為主,佛教為輔,講玄言詩。其源頭是玄學,在魏晉時期發展風起雲湧。建安詩風沿襲正始詩,是壹種偽生。本文試圖通過談論玄學與空性來發現並指出人生之道,讓傾訴者獲得某種精神上的超脫。
玄言詩是玄學派詩人詩歌創作的重要內容。代表往往是魏晉名士。代表人物是孫綽和許遜。然而,魏晉名士並非都是玄言詩的倡導者或有力創造者。比如王羲之,寫玄言詩,但他的重點不是玄學,而是用玄言詩來談壹些哲學觀點。他的玄言詩流傳不廣,但為玄言詩創作大會《蘭亭集序》所作的《蘭亭集序》,無論是書法還是文學,都達到了經久不衰的效果。
玄言詩的興起:玄言與文學意識
(1)文學觀:時尚與心態
袁興培老師《中國文學史》(第二卷,第二版)說:玄言詩與東晉的繁榮,壹方面是魏晉玄學繁榮的結果,另壹方面也與東晉的政治形勢和由此形成的士人心態有關。
所謂魏晉玄學,是指魏晉時期,士人用玄學來解釋經典和人事。特別是講解老子和莊子的作品。玄學是壹個全新的理論,它包括老莊哲學和佛教。所謂談吐之風,明明強調的是坐著談。以佛家辯論的方式不斷評論分析某個觀點和事件。強調反駁和準確透徹的分析,但不放煙花。有些健談的人,可以不斷地斷了又立,立了又斷。就連他剛剛建立的理論也立刻被打破。不斷倒車。形成精彩的口頭表達。
用嘴說玄學,用詩用文說玄學。說話時間長了,文字就成了自己的了。口頭文學向書面文學的轉化是壹個相對自然的過程。這種所謂魏晉玄學的結果和暢談。
東晉的政局是怎樣的?三國兩晉南北朝是中國歷史上最混亂的幾個世紀。大臣殺國王,國王殺大臣。軍閥割據,民不聊生。學者無論依附於什麽派別,都無法生存,更談不上創造。因此,東晉士人表現出“求仙”、“隱逸”、“投機”、“處事”等各種思潮。實幹家多參與朝政,必然被殺。投機者,投機失敗,自然被殺;隱士派,或隱於市,或隱於朝,或隱於山,不關心世事,也不關心世事好壞,只做自己的事,自救。求仙會著眼於仙境的未來,不敢對當下抱有太大希望。它與隱逸派之壹合並,形成玄奘派。
如果妳不能在世界上做事情,不如尋求外部。如果妳執著於紅塵,妳會很容易被殺死。在這兩期的影響下,結合當時的風尚和玄言詩談玄學和隱退是最好的選擇。
(2)閱讀體驗:文學意識
除了以上兩個原因,玄言詩的興起恐怕還有壹個原因。這就是文學的意識。文學的自覺體現在很多方面:文學成為不同於儒學的獨立學科;文學有自己獨特的審美特征;文學本身是有很多劃分的,不同的風格是有劃分的。文學的自覺仍然有壹個關鍵的推動力——文學的發展和文人自我意識的發展。
就像人長大了,就要有獨立的意識;文學的發展也會使文學本身逐漸有了獨立的意識。求創新,求變,求突破,求發展。詩歌發展到魏晉南北朝時,無論是詩體(四言詩)、用詞、表現內容,都經過了長時間的孕育,已經陳舊,需要更大的發展和突破。所以後期出現了新的變化。這壹時期的新變化,就是所謂的玄言詩。玄學派詩歌進壹步發展,有了新的天地。
玄學派詩歌的發展是現代詩歌的準備。在玄言詩中,滋生出對理性、田園風光、超越、隱逸的興趣。當這個亂世過去,意趣感在宋代得到充分發展,如楊萬裏、朱的意趣詩;山水田園詩通過陶淵明、謝靈運等人的妙筆,很快登上歷史舞臺,崛起於時代之上。至於超脫與隱逸的境界,則成為古往今來說不盡的主題。
玄言詩是詩歌本身發展到這個階段,根據當時的情況呈現出獨特的詩歌風格。
三,玄學派詩歌的衰落:時代的必然性
無疑,即使只是過渡時期的詩風,也有自己的人生軌跡。不知何時艷陽高照,不知何時春秋。但暮年和春秋是他們的“長”命。有漲自然就有跌。而衰落,往往是之前上升的條件開始消退。
玄學與清談的衰落。談論形而上的閉關不利於實踐。消極避世,頂多是偷鐘。玄學的衰落是註定的。亂世需要終結,文化需要梳理。務實的工作才能讓事業發展。因此,無論是玄學還是相應的空談,都必然衰落。
建安的性格,雖然經歷了正始文學和泰康文學的沒落,但無論在哪個時期,都會有人延續建安的大度。時代需要的時候,正是時候,剛毅之風漸登舞臺。
南北朝時期,民歌的力量很大。南朝民歌以愛情為主要歌唱內容,豪放直白。北朝的情歌、軍歌、生活歌比較豐富,比較大膽。以謝靈運、鮑照為代表的正統文人詩歌在兩個方向(山水詩和豪放詩)上,徹底打破了玄言詩的退路。謝靈運塑山川,以文字落實山水;鮑照抒發了自己的感情,把空靈變成了現實。即使是後來的永明體,在音節押韻和節奏體系上,也有更多但更實用的規定。是玄學詩歌的斷裂,是詩歌本體的落地。
時代依舊混亂,文人依舊痛苦。但在時代的考驗下,畢竟它有更強的抗壓能力。實力在積累,思想在鍛煉。呈現在文化上,自然會有更多的表現。文化本身的發展也在突破這種固有的壁壘,呈現出新的、更多的形式。
四、壹般:貌似小醜也活。
玄學詩,現在讀起來,只覺得像個怪胎。文字歪歪扭扭,內容空洞。鐘嶸《詩》說:永嘉,老了還在說。當時寫的,說的,說的都是雞肋。所以,在江面上,微波還在傳播。孫綽、、桓、郁,他們都有詩,就像道德主義,建安做到了最好。確實是評論。
然而,要理解它是壹個過渡時期的產物,我們應該認識到它畢竟在東晉占據了主導地位,是中國文學史上不可或缺的壹部分。如果直接忽略,就無法全面理解永明體乃至隋唐詩歌。看起來像小醜,也有自己獨特的生活。如果把詩歌看作壹個整體的生命,玄學詩歌也是這種生命體驗的重要組成部分。
另壹方面,了解這種詩歌風格對當今時代的詩歌乃至文學創作也具有重要意義。如梨形詩、五官科重點詩、標語詩等。,是玄言詩的又壹變?即使是欣賞郭沫若先生的《女神與天狗》和史鐵生先生的《靜修筆記》,也需要做好心理準備。推而廣之,我們應該如何應對時代特有的、不可理解的新事物?另壹方面,今天流行的詩歌等文體,幾年後是不是也叫“玄言詩”?
這話有道理,我都忘了想說什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