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詩歌朗誦 - 小班語言活動《大蘋果》教案

小班語言活動《大蘋果》教案

作為壹名默默無聞、無私奉獻的教育工作者,經常需要編制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學質量,達到預期的教學效果。教案怎麽寫?以下是我為大家搜集的小班語言活動《大蘋果》的教案。歡迎大家借鑒,希望對妳有幫助。

小班語文活動《大蘋果》教案1活動目標:

1.了解童謠的內容,學會模仿童謠。

2.知道吃水果前要洗手。

3.鼓勵孩子大膽猜、說、動。

4.發展孩子的思維和口頭表達能力。

5.引導孩子在兒歌中學習,感悟人生。

活動的重點和難點:

活動重點:在理解童謠內容的基礎上學會讀童謠,懂得吃飯前洗手。

活動難度:嘗試改編兒歌。

活動流程:

壹,導入活動,激發興趣

1,老師展示神秘口袋(裏面有壹個大蘋果)。讓孩子們猜壹猜,摸壹摸口袋裏有什麽。

2.展示大蘋果(今天,大蘋果給我們的孩子帶來了壹首好聽的兒歌)

二,初步了解兒歌的內容

1,老師模仿大蘋果的語氣,把兒歌念了壹遍。

問:妳剛剛從大蘋果聽到了什麽?

2.老師根據孩子們的回答,及時在黑板上貼上相應的圖片,方便孩子們記憶。

問:為什麽大蘋果說:“手臟了就別碰我?”

第三,孩子學會讀兒歌

1.看黑板上的圖片和課文,讀壹讀。

2.請小朋友表演兒歌。

第四,盡量模仿兒歌

1,秀香蕉(但是這裏的香蕉很悲傷,為什麽悲傷?因為剛讀的兒歌裏孩子愛吃蘋果,所以很難過。孩子們,妳們喜歡香蕉嗎?然後我們也給香蕉編好聽的兒歌。

2.蘋果和香蕉的歌有什麽區別嗎?(老師指導孩子如何模仿兒歌)

3.除了蘋果和香蕉,妳還喜歡那些好吃的嗎?

4.嘗試改編這首兒歌,讓孩子們為他們的朋友作曲。

5.讓孩子選擇壹幅畫來創作兒歌。

動詞 (verb的縮寫)知識轉移

1.邀請孩子吃蘋果:“誰想吃?”

2、引導孩子吃飯前洗手。

3.孩子們品嘗蘋果

活動反映:

這項活動的主要目的是培養孩子們良好的文明行為習慣。根據小班幼兒的年齡特點,我在兒歌《我是大蘋果》的教學活動中,更多地考慮了小班幼兒的年齡特點,從教材的選取到教學方法的設計:我喜歡兒歌,朗朗上口,喜歡角色扮演。心理特點:活潑好動,對吃飯感興趣,讓孩子在積極愉快的氛圍中自然地學會讀童謠,並嘗試著有興趣地模仿童謠,在遷移活動中潛移默化地懂得吃飯前要洗手。通過活動培養孩子的創造性發散思維,讓孩子不僅喜歡吃蘋果,還喜歡吃其他水果。

缺點:

1,在教具的制作上,我用了圖片和文字,為了讓孩子更容易記住童謠的內容。但是,在教具的準備上,有些是不充分的。在給孩子模仿編織的過程中,我只給孩子準備了各種水果,沒有準備其他食物,比如蔬菜和蛋糕。這樣會誤導幼兒,以為吃水果前要洗手,其他食物就不用洗了。所以我們可以在這裏準備更多。可以充分發揮孩子的想象力和創造力。

2,老師的指導不夠,沒有辦法讓孩子掌握和創作兒歌,導致孩子很難創作兒歌。

3.活動各個環節時間浪費嚴重,導致壹個小班活動時間超標。

4.孩子學兒歌背的次數不夠,還沒記清楚就開始創作兒歌,無法為孩子的作曲打下基礎。

小班語言活動“大蘋果”教案2的設計思路:

1.為了培養孩子們良好的文明行為習慣,我們班結合“長大了要學會做”主題活動,開展了壹系列教育教學活動。而兒歌《我是大蘋果》就是很好的教育題材之壹。

2.在幼兒時期,興趣是他們學習活動中最強的心理因素。孩子壹旦對學習產生興趣,就能自發地將心理活動指向學習對象,取得良好的效率。所以任何活動都要註重興趣的培養。在兒歌《我是大蘋果》的教學活動中,從教材的選取到教學方法的設計,都更多地考慮了小班幼兒的年齡特點(喜歡兒歌,朗朗上口;喜歡角色扮演)和心理特點(活潑好動;對吃感興趣),讓孩子在積極愉快的氛圍中自然地學會讀童謠,並嘗試著有興趣地模仿童謠,在遷移活動中潛移默化地懂得吃飯前要洗手。

3.在制作教具時,我采用了“大蘋果”胸飾。形象生動的《大蘋果》讓孩子更快地融入角色,仿佛自己就是壹個大蘋果,更有利於孩子的學習和表現。背景圖片(各種好吃的東西)都可以給孩子用,增加了孩子的學習興趣。實體蘋果更能滿足孩子喜歡吃蘋果的心理特點。

4.通過活動培養孩子的創造性發散思維和社會情感,讓孩子不僅喜歡吃大蘋果,還喜歡吃小蘋果。並想先請客人吃蘋果。

活動目標:

1,通過活動,培養孩子喜歡聽和背誦童謠,在理解童謠的基礎上,嘗試改編童謠,培養孩子的創造性思維。

2.讓孩子們知道吃飯前要洗手。

活動準備:

若幹食物卡、籃子、盤子、1個大蘋果胸針、若幹實物(蘋果)、壹張圖片(小孩、小蘋果)和壹個小口袋。

重點和難點:

1.要點:在理解童謠內容的基礎上學會讀童謠,懂得吃飯前洗手。

2.難點:嘗試改編兒歌。

活動流程:

導入活動,激發興趣

1.老師展示了壹個小口袋(裏面有壹個大蘋果)。讓孩子們猜壹猜,摸壹摸口袋裏有什麽。

初步了解

學習兒歌的內容

1,老師模仿大蘋果的語氣:啊,我是大蘋果,誰喜歡嘲笑我?為什麽?

2.(展示孩子的圖片)“孩子們都很愛我。聽著,軍隊也喜歡我。他們想用他們的小手撫摸我。哦,別碰我。”為什麽大蘋果是這樣的?大蘋果會對軍隊說什麽?

3.老師帶著大軍去洗手。

欣賞並學會閱讀兒歌

1,欣賞兒歌《我是大蘋果》

(1)老師戴上大蘋果胸針:“看,我是誰?”

(2)大蘋果唱歌。

2、孩子學會讀兒歌

(1)小朋友壹起唱大蘋果之歌。

(2)讓孩子扮演大蘋果,表演兒歌。

試著模仿兒歌

1(展示悲傷的小蘋果)看,小蘋果怎麽了?發生了什麽事?妳喜歡小蘋果嗎?(為小蘋果編曲)小蘋果笑了。

2.蘋果的歌和小蘋果的歌有區別嗎?(老師指導孩子如何模仿兒歌)

3.讓個別孩子摸摸口袋裏的食物,學著模仿兒歌。

4.除了大蘋果和小蘋果,妳還喜歡什麽好吃的?

5.嘗試改編這首童謠,讓孩子們為“大蘋果”的朋友們作曲。

(1)今天,“大蘋果”也邀請了很多好朋友。看:(展示背景圖)

“這麽多好吃的,上來選壹個。”

(2)讓孩子為手中好吃的東西創作兒歌。

6.個別孩子模仿兒歌。

7.請給客人講兒歌。

知識轉移

1.邀請孩子吃蘋果:“誰想吃?”

2、引導孩子吃飯前洗手。

3.孩子們品嘗蘋果。

小班語文活動《大蘋果》教案三教學目標;

1,理解故事的主要內容,培養孩子的觀察力、想象力和語言表達能力。

2、理解和學習單詞:又××,出汗,氣喘籲籲。

3.要知道當妳看到朋友有困難的時候,妳應該主動去幫助別人。

4.我初步知道,長大後,我可以試著去面對事情。

5.感知故事中擬聲詞的趣味。

教學準備:

ppt制作的故事《大蘋果》。

教學過程:

首先,引起興趣。

第二,分段播放ppt,理解故事。

1,播放ppt1:

(1)看,孩子們,誰在綠草地上走來了?他看到了什麽?

(2)這是什麽蘋果?(學習單詞:妳×妳×)

(3)看到這個又大又紅的蘋果,妳是在哪裏找到的?(小朋友猜)

2、播放ppt2,3:

(1)大家看看,小老鼠是怎麽推這麽大的蘋果的?(引導孩子觀察老鼠的表情和動作)

(2)詞匯豐富:大汗淋漓,氣喘籲籲。(從行動中學習)

3.播放ppt4:

(1)當大蘋果被推到壹條很寬的河裏,小老鼠會怎麽想?

(2)想想吧,孩子。有什麽辦法可以幫助小老鼠過河?

小朋友想了那麽多辦法,讓我們看看小老鼠是怎麽過河的。(播放ppt5和6)

4.播放ppt7:

烏龜叔叔背著壹只老鼠和壹個大蘋果遊過了河。老鼠會說什麽?烏龜叔叔會怎麽說?

第三,完整的欣賞故事。

1.妳喜歡故事中的哪種動物?為什麽?(兒童可以自由表達自己的觀點)

2.教師總結: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當我們看到朋友有困難時,我們應該主動幫助別人。

當我們得到別人的幫助時,我們應該學會說愛的甜言蜜語。"

附故事:

大蘋果在綠色的草地上。小老鼠看到壹個又紅又香的大蘋果,想把它推回家。

小老鼠使勁推,“哎呦哎呦”,滿頭大汗,氣喘籲籲。

大蘋果被推到壹條很寬的河邊:“我怎麽過河?”烏龜叔叔伸出頭說:“別擔心,小老鼠,我會幫妳的!”烏龜叔叔背著壹只老鼠和壹個大蘋果遊過了河。

小老鼠高興地說:“謝謝妳,烏龜叔叔!”烏龜叔叔說:“不用謝!再見!”

百科:蘋果是低熱量食物,每100克產生60千卡熱量。蘋果因其溶解性高,易被人體吸收,被譽為“活水”。有利於溶解硫磺,使皮膚光滑細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