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深人靜的時候,我悄悄走到河船的甲板上坐下。
月亮出來了,平靜地散發著光輝。月光落在長江上,江面被照亮。在流動的河流中,有成千上萬閃閃發光的斑點在跳動。河的兩岸,蘆葦、樹林、山峰的黑色剪影,在河與天的交接處,依稀綿延起伏。月光給它們披上了壹層銀色的花邊...
偶爾壹轉身,發現身邊又多了壹個人。原來是我的小侄子跟著我去旅行了。
“是月亮叫醒了我。”我的小侄子調皮地向我眨了眨眼睛,擡頭看著天上的月亮,陷入了沈思。我侄子聰明好學,喜歡幻想。和他談話是壹件愉快的事。
“我們背詩好嗎?寫月亮,我給妳壹句話。”我的小侄子向我挑戰。關於月亮的詩多如繁星,他的眼睛眨個不停。
他吟誦道:“年少時不知月,故稱之為白玉盤。”
我告訴他:“什麽時候會有明月?問天酒。”
“我的床腳閃著如此明亮的光,難道已經結霜了嗎?."
“世界有多寬,樹木離天堂有多近,月亮離水面有多近!."
“霜夜,江楓愁眠。”
“峨眉山上半月秋,平羌河映。”
……
詩歌和月光壹起沐浴著我們,讓我們沈醉在壹種寧靜而寬敞的氛圍中。
突然,小侄子又冒出了壹個問題:“妳覺得月亮長什麽樣?”
他瞪大眼睛等待我的回答,兩只黑色的瞳孔,各帶著閃亮的小月。
“妳說呢?妳覺得月亮長什麽樣?”我笑著問。
“像眼睛,天堂的眼睛。”小侄子幾乎不假思索地回答。
他的比喻讓我吃驚。我好奇地問:“告訴我,這是什麽眼睛?”
小侄子想了想,說:“這是壹雙明亮的眼睛。它很喜歡看我們的地,所以每次關了都忍不住偷偷開,壹個月還得圓開壹次……”他繪聲繪色地說,仿佛在講壹個現成的童話。
地平線上那些淡淡的雲不自覺地聚集起來,不壹會兒,月光就被雲擋住了。“月亮困了,睜不開眼睛。”小侄子打了個哈欠,搖搖晃晃地回到小屋。
甲板上又只剩下我壹個人了。我久久凝視著月亮消失的地方,輕輕展開我幻想的翅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