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詩歌朗誦 - 江門市新會壹中校史

江門市新會壹中校史

百年教育強國夢,百年大學傳承。

“廢科舉,興學堂!”19年末20世紀初,弱小的東方列強試圖求變求生,國家英雄梁啟超為之吶喊。1905年,在惠城馬山腳下,充滿改革精神和勇氣的新會人,趕在潮流之前,創辦了官立中學,新會壹中由此開始了艱難曲折又輝煌的100年。

百年辦學,根深葉茂。

新會壹中名片:1958被指定為佛山地區重點中學,1960被指定為廣東省重點中學,1978再次被廣東省人民政府指定為縣市重點中學。改革開放以來,學校不斷發展壯大。1994年被評為廣東省首批壹流學校,先後獲得“廣東省文明單位”、“廣東省先進集體”等榮譽稱號。如今,新會壹中是壹所重點中學,有107個班,6000多名學生,350多名教職工。已經成為武義乃至全省的知名學校,正在向國家示範性普通高中的目標邁進。

美麗的校園,幾代奎香人的心血。

10月,走進新會壹中美麗的校園,林蔭的校道上,青翠的綠地旁,窗明幾凈的樓裏,清晨書聲響亮,傍晚燈火通明。在運動場上,老虎蹦蹦跳跳。綠花間,歡聲笑語。置身其中,妳能感受到校園濃濃的文化氣息:高雅、古樸、典雅;圖書館藏書豐富;雕塑《怒放》鼓勵學生揚起理想的風帆,遠行四方。

90年代以來,學校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高標準的圖書館、勤政樓、蘇紀念樓、健德堂、黃博士教育樓、黃博士科學樓、梁榮教研樓、電化教育館等建築如雨後春筍般拔地而起,建成了標準遊泳池和江門市第壹個全國全塑膠田徑場。還建設了計算機教學中心和多媒體電教中心,包括2個語音教室和7個網絡教室,有500臺計算機。每個教室都配備了多媒體教學設備,建成了千兆主幹校園網。教學設備達到了國家示範性高中的標準。

漫步校園,這些優雅而錯落的建築,仿佛讓人看到了黃秋、黃、蘇承舟先生等榮譽校長對家鄉教育的大力支持。透過這些參天大樹,人們依稀可以聽到新會壹中幾代創業者的吶喊。

師資力量雄厚,辦學理念壹脈相承。

如果說優美的環境、先進的設施是育人的基礎,那麽“實事求是、素質育人”則是新會壹中百年來尤其是改革開放以來辦學思想最強烈的凝結。壹個世紀以來,在悠久的周剛文化的滋養下,新會壹中自強不息。雖三次遷址,十壹次更名,但愛校報國、興學育人之風代代相傳。

學校師資力量雄厚,有校長2人,教師18人,學科帶頭人20人,廣東省普通教育系統“百千萬人才工程”骨幹教師19人,高級職稱教師61人。專任教師學歷達標率100%,本科達標率91%。7人被評為廣東省特級教師,7人被評為全國優秀教師、全國模範教師。壹批教師先後獲得省市優秀教師、優秀班主任、模範教師等榮譽稱號。是學校領導的團結,是敢爭第壹的勇氣,是全體教職工的團結,是壹批中青年教師的脫穎而出,才使得學校的辦學成績如此優秀。新會壹中是很多新會學子向往的地方。它來自風雨飄搖的清末,是新會普通中學的開端,是新會中學教育當之無愧的佼佼者。成立至今已逾百年,深深紮根,培養了壹代又壹代人才。它的辦學歷史雖然曲折艱難,卻是輝煌的。百年辦學,根深蒂固。“廢科舉,興學堂!”1905年,惠城馬山腳下,充滿改革精神和勇氣的新會人,在大氣中拔得頭籌,創辦了官立新會中學。新會新中學的正式成立,不僅開創了新會普通中學教育的先河,也見證了新會壹中百余年艱難曲折的辦學歷程。實際上,新國學的正式建立始於光緒二十八年(1902)。時任新會縣令的陳奉命籌辦新學校,召集城中士紳商議在夫子廟明倫堂興辦中小學。由於師資力量不足,“小學師範”將設兩年,“中學”即將成立,由譚璧任院長,學制五年。

辛亥革命後,官立新會中學更名為“縣立會圩中學”,校長為譚,學制四年,正常班級停辦。到1921,由於省教育廳改三三制的總令:初中三年,高中三年,更名為“新會縣初級中學”,設教學主任壹名,學科主任壹名,總務主任壹名,開始春秋兩季招生。

1924年,掌管學校行政20年的譚璧去世。當年女生同時入學,但同壹屆男女生在不同的班級。到1931年3月,江門市政治局被勒令撤銷,江門歸新會管轄。縣長沈將江門市中學更名為新會縣第二中學,新會縣初級中學更名為新會縣第壹中學。1937年夏天,新會師範學校將高中壹班、二班移交給新會壹中,成為新會壹中辦高中的開端。據了解,清末中學的校舍是以夫子廟(夫子廟右鄰)試棚裏的房子為藍本。大的間作五六個教室,小的間作幾十個學生宿舍。1926-1927期間,由於球場較小,拆除了香仙寺擴建球場,並填平池塘作為校園。後來,由於學生和班級數量的增加,除了大成殿外,夫子廟和龔雪都被用作學校建築。

1937年,抗日戰爭全面爆發。1939年春,新會失陷,新會壹中遷至雙水嶺沖譚氏宗祠。直到抗戰勝利1945才遷回惠城。此時夫子廟已被日偽政權拆除,只剩下大成殿、魁星閣、尊經閣等幾處破舊建築,於是校址改為新會書院,至今未變。

新中國成立後,新會壹中經歷了時代的洗禮,教育水平不斷邁上新臺階。1958被指定為佛山市重點中學,1960被指定為廣東省重點中學,1978再次被省政府指定為縣市重點中學。改革開放以來,學校不斷發展壯大。1994年被評為廣東省首批壹流學校,先後獲得“廣東省文明單位”、“廣東省先進集體”等榮譽稱號。2007年6月,新會壹中順利通過國家示範性普通高中驗收,成為我省首批國家示範性普通高中。新會壹中已經成為武義乃至全省的知名學校。壹個多世紀以來,在歷史悠久的周剛文化滋養下,新會壹中自強不息。雖然三次遷址,十壹次更名,但愛校報國、興學育人之風代代相傳。“母校自首任校長譚碧任校長以來,校規壹直比較嚴格,邀請的老師大多是有留學經歷的人才或香港學生。我二三年級的時候,我的第二任校長譚海從日本留學回來了。”以1924考入新會縣初級中學、至今健在的新會壹中校友余回憶說,新會壹中在建校初期有壹個很好的開端,就是因為重視老師,尊重老師。比如1921期間,聘請了從日本回國的理化生物老師林卓南。林老師講課時,經常介紹歷史唯物主義的理論,並結合學科進行講解,讓學生獲得新思想、新觀點。在人力物力上,新會壹直是新會的最高學府。“南華縣的新會是壹個著名的城市,新會學校的海拔就是我們的學校。”這是抗戰前新會壹中校歌開頭的兩句歌詞,從中可以看出當時新會壹中人的驕傲。知情校友表示,抗戰前,新會壹中不僅註重文化知識的培養,還非常註重學生的實踐活動。1935年秋進入新會壹中的李勇權,在《會城失陷前夕的新會壹中》壹文中回憶說,當時學校裏有壹個所謂的童子軍組織,培養學生“智”、“仁”、“勇”的品格,有急救護理、戶外生活、打結等方面的學習。有壹次,學校還組織學生去江門黃莊野餐露營。晚上有篝火晚會和搶營、防營等野外訓練活動,非常豐富多彩。另外,每天下午放學前的最後壹節課是課外活動,舉行球類、田徑、唱歌、猜謎、講故事等體育活動。每天中午貼出表格,讓任何人自由填寫,會有專門的老師負責支持活動。新會作家明顯是新會壹中的“七三會”。他回憶說,“七屆三中”是文革後期,學校(當時叫惠城中學)已經逐漸恢復正常的教學秩序。因為沒有高考任務,學習不緊張,作業基本可以在學校完成,所以很多學生從來不用背書包回家或者根本沒有書包。因為輕松的課業,學生們有很多空余時間,可以做任何他們喜歡的事情。“說起來,‘73屆’沒培養出多少大官大老板,但培養了幾個文藝愛好者。”顯然,當時壹批熱愛繪畫的學生形成了壹個沙龍式的圈子,如甄金標、吳、陳、楊曉明、李卓健和他本人。這些人後來都在文藝領域取得了很大的成就。

那些曾經參與新會壹中百年辦學的人們,不僅聚集了譚璧、施建三、林卓南等人壹大批文化深厚、思想先進的知識分子,而且培養了無數人才,包括地質學家陳、新中國第壹批女飛行員等社會主義建設人才,做出了卓越的貢獻,在歷史上熠熠生輝。譚碧:譚碧,新會壹中第壹任校長,(1863-1924),本名康齋,本名鐘鑾,廣東新會市周邊南壇鄉人。作為新會壹中的首任校長,他是當時著名的教育家。此外,他還有另壹個身份,是梁啟超的表弟。譚璧壹生思想進步。青年時代是個秀才,隨表哥梁啟超到廣州學海堂求學。光緒十五年(1889),科恩鄉試第九名。後來進入康有為開辦的萬畝草堂,受到康有為“現代文學”和改革強國思想的影響。此後,參加了康、梁等發起的“公車上書”、維新變法等活動。變法失敗後,他南下家鄉,決定走“教育救國”之路。光緒三十壹年(1905)春,清廷被迫改革學制,廢除科舉,興學。新會創辦了壹所初級師範學校,任命譚璧為督學,主要是培養師資。不久,新會官立中學成立,是新會第壹所最高學府,譚璧任院長(監事)。民國建立,學制改革。1912新會官中學更名為縣中學,主管更名為校長。他擔任博物館捐贈人直到1924。譚璧的教學管理特色鮮明,校規嚴明,十分重視教師素質。民國初年,中學教師短缺,譚璧便高薪聘請留學生擔任外語和理科教師,如香港公學的英語教師或曾在美國留學的香港僑民。譚弼早年任校監時,還編輯過新會方誌,聘請、林等協助編輯,史玉雅等22人為調查人員。該書按部目錄分為15篇,成書於光緒三十四年(1908)。1924譚璧病逝,享年62歲。他的師傅在縣中學校園左側的馬山建了壹個紀念臺,並刻石留念。

陳:《地窪學說之父》1912 65438+10月22日,陳出生在新會南郊天馬鄉壹個貧困的歸僑家庭。1925年春天,在姐姐陳的資助下,13歲的考上了新會壹中。他學習非常努力,成績優異。初中期間,對陳影響最大的是博物學。他還對地質學感興趣,並喜歡實地考察的實踐活動。在老師的帶領下,他和同學們爬上了新會的山山水水。大學時,他的畢業論文也以此為題,寫了《廣東新會地質勘探》壹文。陳壹生致力於地質學的教學和研究,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就。1956年,他創立了新的活化大地構造理論——地窪學說,突破了美國學者提出的地槽地臺學說。“地窪學說”被譽為決定當代地質學發展的新理論之壹,它的誕生也被載入世界科技史。1990年,全國礦床成因協會理事會決定在礦床大地構造專業委員會成立構造巖漿活化(地窪)組,這是第壹個以中國人創立的理論命名的國際性學術組織。陳被譽為“地窪學說之父”。歷任中山大學教授、中國科學院長沙構造研究所所長、中國地質學會副理事長、中國地窪學會理事長、國際地窪學會主席,第四、五、六、七、八屆全國人大代表。地質學之父李四光也被稱為“陳蓓李”。

王建:新中國第壹批女飛行員,原名王桂芹,出生於1933。她是新中國第壹批女飛行員、飛行教員和飛行隊長。在抗美援朝戰爭中,他圓滿完成了飛行任務。1952被毛澤東、劉少奇、朱德、周恩來、鄧小平等領導接見。

梁:梁,愛國詩人,愛國反帝詩人,翻譯家,教授,藥學專家,具有崇高的民族氣節。解放前是北京大學、清華大學教授。解放後,歷任中山大學西文系、廣州外國語學院教授、學術委員。梁精通法語和英語,以及德語和意大利語。他擅長翻譯詩歌,對歐洲文學有很深的研究。他是詩集《晚禱》和詩集《蘆笛之風》的作者,並翻譯了莎士比亞的十四行詩和浮士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