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獨飲明月
花兒在下壹壺酒,沒有朋友,獨飲。
舉起我的杯子,我邀請明月,明月帶給我它的影子,讓我們成為三個人。
明月不知飲酒,身前影子在後。
我不得不和他們打成壹片,享受春天的快樂。
我唱的歌是光明而流浪的,我舞的是漂泊前的影子。
醒來壹起開心,醉後各自散去。
我願意和他們永遠在壹起,忘記友誼的傷害,就像銀河的銀河。
欣賞1
李白的五言詩題材廣泛,風格多彩。前面介紹了他學習樂府民歌寫的《長相思》和《長征》兩首詩,而這首《獨飲明月》更是充分展現了李白的優雅風韻、浪漫詩風和個人的精神世界。全詩十四句,前八句平仄,後六句幽幽。就五言古詩的體裁而言,獨飲明月的篇幅不長,卻飽含著壹個孤獨寂寞靈魂的追求與向往。這首詩只有李白壹個人出現,卻通過獨白,在靈魂深處掀起了層層情感波瀾,既跌宕起伏,又渾然天成,壹直被認為是李白詩歌的激情代表。
酒和月是李白壹生中最忠實的、壹刻也沒有離開過的伴侶。無論走到哪裏,在哪裏,他總會留下壹部關於酒和明月的感人之作。如“蘭陵酒裏的郁金香,玉碗裏的琥珀光”(《功在壹客》);比如“洞庭月色下,我們坐船買酒買白雲邊”(《與家叔刑部侍郎葉朗、中書甲佗人遊洞庭五首》);比如“天上什麽時候會有月亮?我要駐足壹杯問”,“只願歌對酒,月色照金瓶”(《問月》);比如“哦,讓壹個有精神的人去他想去的地方冒險,永遠不要把他的金杯空對著月亮!”(《入酒》)。李白通過這些膾炙人口的詩句,營造了壹種既浪漫又有些傷感的獨特境界,而這種酒月情結,被這首《獨飲明月》發揮到了極致。
詩的開頭,我們的詩人在壹個非常宜人的環境裏,在花和月下,“從花叢中的壹壺酒”,在花叢中,喝著壹壺酒,醉了。但沒想到,花和酒讓李白覺得不開心。原因是什麽?因為我壹個人喝酒。沒有人和我在壹起!李白有壹句名言,可以作為這首詩的註腳。“兩人在山中飲花,壹杯接壹杯”(《山中與幽人飲酒》)。在誌同道合的“戀人”的陪伴下,我們可以在花叢中壹起去醉生夢死的故鄉,享受喝酒的無窮樂趣。但此刻沒有同伴,只能壹個人喝酒。但他靈機壹動,為自己創造了壹個全新的境界:“直到,舉起我的杯子,我問明月,給我帶來我的影子,讓我們三個”!從落寞的“不相親”到談笑風生的“三人行”,李白壹個手勢就完成了。妳看他,當他舉起酒杯時,月亮成了他的伴侶,當他低頭時,他的身影陪伴著他。世間難尋的“謫仙”面孔,可以被他人模仿、模仿得多麽瀟灑、多麽自在、多麽生動?天上的月亮是李白精神世界永遠的知己,也是李白詩歌中的常客。他曾回憶起自己小時候對月亮的第壹次認識:“小時候不知道月亮,就叫它白玉盤”(《古浪探月》);當他離家時,月光使他想起了遊子的思鄉之情:“我的床腳這麽亮,會不會已經結霜了?。擡起頭來看,我發現這是月光,再次下沈回來,我突然想到了家”(《靜夜思》);在秋月裏,他曾傾吐過無盡的相思:“在她緊閉的窗扉後,她為何還在等待,透過它的水晶窗格,看著秋月的光輝?”(《玉族》);在月光下,他能與古人成為知音:“月下久禪,古遇眼薄”(《金陵城西塔月下吟》)。所以,當讀到“直到,舉起我的杯子,我請求明月,把我的影子帶給我,讓我們三個”時,我們壹點也不會感到驚訝和困惑。而是我們相信,這才是真正的李白,活在自己精神世界裏的純粹、浪漫、不食人間煙火的“詩仙”李白!只有他能做出如此不可思議的舉動,也只有他能寫出如此優雅的詩句。
“唉,月亮不能喝水,我的影子茫然地跟著我;。但仍有壹段時間,我有這些朋友,在春天結束時給我打氣。”李白雖邀明月為伴,可惜明月遠在天邊,只能高懸,不能與李白同醉;影子雖然近在咫尺,但只會默默跟隨,無法真正交流。此時此刻,此情此景,詩人的內心依然是孤獨的。也許所有的天才在思想境界上都和普通人有很大的不同,他們的追求和探索常常被誤解。比如李白為了實現建功立業的理想,拒絕做禦用文人,為唐和楊貴妃的醉態洗白。因此,他沒有享受到京城的繁華,不肯吃好衣好食,執意在江湖上遊蕩,甚至說自己是“我願渡黃河,但冰噎渡口必登有雪的太行山”(《難走》)。這不是自找麻煩。也許正是這種對實踐的無知,讓他最終成為了“長流夜郎”。大詩人杜甫曾與李白有過壹面之緣,他寫了許多詩來表達對李白的欽佩和關心:“我們的首都擠滿了好管閑事的人,而妳卻是孤獨無助和貧窮的”(李白的兩個夢)。但是,即使李白淪落到“而妳孤獨無助可憐”的地步,他也絕不後悔,絕不向世俗低頭。他寫了壹首詩《獨坐敬亭山》:“飛鳥高,孤雲獨去閑。”我百看不厭,唯有敬亭山。“不管是有生命的鳥,還是沒有生命的雲,只要會動,都會義無反顧地遠離李白,只留下那座不動的山。即便如此,李白也能舒舒服服地坐在山中,修身養性,獨善其身,拒絕隨波逐流。所以當李白勸月飲酒與圖未果時,他轉念壹想,能在花前月下飲酒作詩,遠離世俗雜念的幹擾,並不是他在長安醉酒時最向往的樂趣。然後,在這美好的春夜,和天上的明月,地下的身影,壹起吃喝,壹起醉。但壹個“暫時”說明李白也清楚地知道這種解脫只是暫時的。然而,大概正是因為它的短暫,才更加珍貴,不能輕易放過。
“我唱了。月亮鼓勵我,我跳舞。我的影子在後面翻滾。醒來壹起開心,醉後各自散去。善意會有保障嗎?,我看星河漫漫路。”下面的詩由平仄變成了平仄,情感也更加強烈了。此時,半醉的李白身體越來越好。我看到他載歌載舞,天真爛漫。他醉醺醺地擡起頭來,空中的月亮似乎在隨著他歌唱的節奏起舞。他醉醺醺地低下頭,地上的身影隨著他的舞姿搖曳。這壹切似乎都表現出壹種莫名的蒼涼和孤獨,他覺得有他們陪伴很不容易。“做愛”二字,表現了詩人對此的滿足。的確,好酒讓李白忘記了世間的煩惱,明月給李白帶來了心靈的慰藉。在這種無人陪伴的“交合”中,詩人終於喝醉了,而在喝醉之前的最後壹刻,李白意識到,只要喝醉了,所有的月亮和人物都會恢復原形,這種以他為中心的暫時組合也就不復存在了。但是,他壹點也不灰心,因為他和月影的關系是長期穩定的。由此可知,這並不是李白第壹次登門獨飲明月,也不會是最後壹次,因為李白選擇的人生道路在當時就註定伴隨著孤獨和貧窮,所以他除了自己,沒有人可以依靠。這也是他壹生中最敬佩呂忠廉這個不忠於秦朝的孤膽英雄的原因。所以,他想說“月之悠悠,目之自古稀”,只能把天上的月亮,地上的身影這種“無情”的東西介紹為終身知己,這時候真的是無情了。和沒心沒肺的東西做愛,自然表現出當時的世態炎涼,人情冷暖。可想而知,李白在長安任翰林時受到了禮遇和吹噓,但當他離開京城被囚禁時,卻遭受了世人的冷遇。但通過這些獨白和獨白,人們可以明顯感覺到李白依然失意,初衷不變。李白作為盛唐詩人的代表,正是因為他的詩歌表現出與生俱來的曠達和高超的浪漫,才受到後世的推崇。乾隆皇帝也從這個角度肯定了“獨飲明月”,說“古往今來的好奇,可以從現在得到。”雖然我窮困潦倒,但我從不心胸寬廣。"
《獨飲明月》以情感跌宕、率真無邪著稱。縱觀全詩,其情感波瀾可以清晰地分為幾個起伏。第壹句以楊“花間壹壺酒”開頭,第二句接著是“我獨飲。沒有人和我在壹起”。但接下來的兩句:“直到,舉起我的杯子,我請求明月,把我的影子帶過來,讓我們三個”,壹掃這種沒有相親的寒冷與孤獨。這首詩第壹部分結尾的這種情況,是經過風風雨雨和努力之後,從冷清到熱鬧的壹幕。這第壹次的情感起伏可以看作是序幕,“月下”場景的安排和“人物”的出場(包括虛月和人物)。雖然遇到了壹點小麻煩,但還是沿著詩人自己想象的軌跡圓滿的進行了。
詩的第二部分也是四句話,詩人也經歷了壹個由悲到喜的情感循環。從感嘆兩個打招呼的酒伴月亮和身影的不如意處境,到完全無視和自得其樂的忘我狀態。詩歌的第二波起伏,是情節的正式展開和“單獨行動”的實施。在這個階段,詩人憑借著自己溫暖卻孤獨的心境,在執著地追求壹種不可能完美的理想境界,因為在孤獨寂寞的情境中,只有“不解之緣”的月亮和“影影綽綽”的影子不能再完美,但至少也是壹種理想境界。雖然“但還是有壹段時間我有過這些朋友”這句話中的“暫時的陪伴”或多或少透露了作者心中無奈的遺憾,但“讓我歡呼度過春末”則說明詩人調整了心態,從而實現了自己這次沒有任何外在因素的“自我滿足”。
詩歌的第三波起伏是獨奏動作的高潮和升華。這壹階段,詩人已經完全陶醉在自己創造的“獨飲明月”的境界中。淩亂的舞步,遊蕩的月光,如醉如癡,物與我融為壹體。詩人自得其樂之後,很快就會在花前月下的酒國裏入睡,但在他清醒頭腦的最後壹刻,他還沒有忘記再次與那兩人達成。”“善意會有保障嗎?,我看星河灣的漫漫長路”,這種執著的情懷,我們只有對李白的人生和追求有了初步的了解,才有可能真正理解。
這首詩的第二個成功之處是,它直截了當,純潔而不做作。對此,沈德潛評論如下:“脫口而出是純粹的天性。這種詩,人不易學”(《唐詩》)。的確,李白成名後,很多文人都想追隨他的腳步,但最後總是半途而廢。所以千百年來,人們只能對李白“清水出芙蓉,天然雕”的藝術境界表示由衷的贊嘆。(田南馳)
欣賞II
李白太偉大了,人們忽略了他的孤獨。《與月共飲》是在李白清的夢想破滅時創作的。讓我們從這裏走進他的詩歌,走近他孤獨而高傲的心靈。事實上,他是壹個“偉大的孤獨者”。
1.李白之所以偉大,是因為他的精神自由,但這種自由其實是有限的。
李白想自由,卻想走仕途“濟世”;外表曠達,其實內心孤獨。
李白(701-762)早年有濟世之誌,卻不屑於通過科舉升官,希望從布衣成為重臣。於是,他在全國各地漫遊,結交名流,從而廣負盛名。開元十三年(725),出蜀流浪,遊歷江陵、嶽陽、長沙、零陵、廬山、金陵、未央、姑蘇,後返回江夏(武昌),回到安陸,居小壽山。他被前總理許時宇招為孫女婿。隨後的幾年,我四處流浪,以安陸為中心結交朋友。唐玄宗天寶元年(742年),李白的朋友吳郡向玄宗推薦李白,玄宗召他到長安。李白對這次長安之行寄予厚望,在給妻子的送別詩《不要去大陸遠征》中寫道:“歸來若戴金璽,別見蘇秦下機。”李白被叫到首都長安。他想在這次旅行中能夠施展才華,有所作為,但很不如意;玄宗視他為詞臣,不看重他,被權貴排擠。他在長安不到兩年,就把錢退了,讓他“提前退休”。普通人可能會覺得榮幸,但我們等不及。但對於驕傲的李白來說,這不僅是衣裝夢的徹底幻滅,更是壹件可恥的事情。求助很難,或許也沒人能幫上忙,無處傾訴。他要傾訴心中的酒和月,那麽他的“直到,舉起我的杯子,我問明月”就成了必然。事實上,“酒”和“月”始終是李白詩歌中最常見的意象,這也說明了他壹貫的內心孤獨。
“吃喝玩樂”的想法,壹般人喝酒的時候很容易有。《施立誌解》:“此獨飲明月,虛懷若谷也。”這首詩是關於“自我愉悅”,自我驅逐孤獨和“讓我歡呼,直到春天結束”。孤傲的李白總能流露出不屑。但後來在李白那裏,“吃喝玩樂”越來越成為他的生活態度。“安能催我俯首帖耳,侍奉權貴,使我不能快樂?”“哦,讓壹個有精神的人去他喜歡的地方冒險吧,永遠不要把他的金杯空著對著月亮!”,雖然這些勇敢的話更多的是對朋友說的,但是我們可以明顯的感覺到這幾乎就是他的性格,所以我們說他的內心是自由的,他也因此偉大可愛,值得千古傳誦。我們喜歡李白是因為他的精神自由。
第二,李白的詩妙在巧手。他用最合適的藝術形式來表達自己的精神自由。
李白是中國古代詩人中浪漫主義的傑出代表。這首詩在構思和表達上都充滿了浪漫主義。這首詩描寫了與月亮共飲的情景。與月獨酌,本來是孤獨的,詩人卻用豐富的想象力,把月亮和自己的身影編成了所謂的“三個人”。從“花”字到“春”字,從“冤”字到“歌”“舞”,把孤獨的環境渲染得十分生動,不僅筆墨生動,更重要的是表達了詩人曠達的性格和善於自暴自棄孤獨的情懷。傅更生《中國文學鑒賞舉例》:“花間有酒,獨飲無家;雖無親人,邀月影如三人;雖似三人,月不能飲,影隨君行;雖然妳不懂喝酒,但聊天可以成為妳的伴侶。雖然妳帶著它,但妳必須帶著它。吃喝玩樂。在月球上遊蕩,如聽歌;影子淩亂,如舞。雖然我醒來時很開心,然後我喝醉了,我們失去了彼此;相聚時看似無情,感情深厚永恒;雲相,相親獨慰。壹步壹步,這首詩變得越來越奇怪,雖然奇怪,也不離開它的教派。維奧萊特是個天才,所以她可以向別人學習。我怕她可能學不會努力。”真的,如此美妙自然的意境,只是自然,絕非壹般人花大力氣就能做到的。
此外,“善意有保障嗎?,我看星河漫漫路。”讓我們結下永恒自然的友誼,我們可以在明天廣闊的天空中相遇。這種“無情”如何變成“永恒自然”?《莊子·德崇賦》:“惠子對莊子說,‘人都這麽無情嗎?’莊子曰:‘自然也。’惠子說:“什麽是無情的人?”莊子曰:‘道如其人,天如其人,邪不可稱乎?’惠子說:‘如果叫妳男人,他是不是沒心沒肺?’莊子說,‘對與錯是我的感覺。我所說的沒心沒肺,說的是人不以好惡傷身體,往往是天性使然。"朱踐註:"無情人,雖月我三人,月影無情。"都是自然永恒的對象,人可以寄托自己的感情,但這種感情其實是“人情”而不是“物質感情”。莊子反對世俗的好惡,崇尚自然的真實,所以這種“無情”是壹種真摯的、永恒的感情。當然,最後這句話也是李白對自己未來處境的擔憂。他擔心自己會永遠孤獨。離開長安後,其實李白身邊經常有朋友。據史料考證,杜甫和高適是夢裏告別天目山登高的人,但他的人格決定了他的精神自由與內心孤獨的矛盾,始終難以協調。
欣賞3
這首詩突出了“獨立”二字。李白雄心勃勃,才華橫溢,想有所作為,卻得不到統治者的賞識和支持,也找不到多少知音和朋友。所以他經常被孤獨包圍,感覺壓抑,迷茫。從他的詩歌中,我們可以聽到壹個孤獨靈魂的吶喊,其中包含著對不合理社會的抗議和對自由解放的渴望。那種不可抗拒的力量,真的足以“驚天風雨”、“泣鬼神”。
前兩句“自花間壹壺酒,我獨飲。沒有人和我在壹起”都突出了“獨立”二字。愛喝酒的人壹般不喜歡壹個人喝酒。他們想找壹兩個知己聊聊天,喝喝酒,把壓抑了很久的東西傾吐出來。尤其是在風景優美,月下花團錦簇的時候,我希望有壹個親密的伴侶,和我壹起分享風景的美麗和酒的醇香。李白寫這首詩時也是這種心情,但他沒有親人,也沒有酒,無處可說,只好“直到,舉起我的杯子,我請求明月,把我的影子帶給我,讓我們三個人”並邀請嶽明和他自己的身影陪伴他。這兩句話出自陶淵明的《雜詩》。石濤說:“無話可說,搖壹杯勸孤影。”但那只是“兩個人”,李白請了明月,所以是“把我的影子帶來,讓我們三個”。
然而明月不會喝酒,影子只會默默的跟著自己。唉,月亮不能喝水,我的影子茫然地跟著我,結果只能是壹個人孤軍奮戰。但有這樣的兩個夥伴真好,“但仍有壹段時間我有這些朋友,讓我歡呼,度過春天的結束”。暫時就和月影壹起吃喝玩樂吧!下面繼續寫唱歌跳舞找樂子:“我唱歌了。月亮鼓勵我,我跳舞。我的影子在後面翻滾。醒來後做愛,然後我喝醉了,我們失去了彼此。”《月流浪》是說月亮被我的歌聲感動,壹直徘徊在我身邊,不肯離去。“影子淩亂”是指影子也在用身體做出各種不規則的舞蹈。這時,詩人和他們已經達到了情感交融的地步。所以接著說,“醒來後做愛,然後我喝醉了,我們失去了彼此。”醒著的時候三人是好朋友,喝醉了就難免分開。但是李白不願意和他們分開。最後兩句說,“善意永遠安全嗎?,我看星河漫漫路。”“無情”就是不沾染世俗,“無情之旅”就是交壹般世俗關系之外的朋友。李白認為這種沒有利益的交流是最純粹最真誠的。他在人間找不到這種友情,只好和月影相遇,希望能和他們永遠無情地走壹趟,在高高的天空相遇。“韓雲”是銀河,泛指遠離塵世的天堂。這兩首詩雖然表達了出世的思想,但李白的思想並不是完全消極的,就他對社會上人與人之間庸俗關系的厭惡和否定而言,應該說是有深刻的積極意義的。
這首詩雖然說的是“把我的影子帶來,讓我們三個人”,但主要是說明月。李白從小就喜歡明月。《古浪·月之旅》說:“我小時候不知道月亮,就叫它白玉盤。我也懷疑姚太靖在青雲山那頭飛。”在青年李白的心目中,明月已經是光明的象征。他常常把理想寄托在明月旁,熱切地追求她。《飲鴆止渴》開篇,我說:“藍天上的月亮什麽時候來?我會停下來喝壹杯,然後問壹下。人不能登月,月與人同行。”《宣州謝眺莊送別書記》詩中也說:“我們兩個都是高瞻遠矚,想上青天抱明月。”他要登上明月,擁抱明月,可見他對美好未來的向往。正是因為他痛恨社會的黑暗和汙穢,追求光明和純潔,所以他對明月寄予了如此深厚的感情,甚至連他的死都是傳奇的,說他是喝了酒,在水裏捉了月亮才死的。明月常常使李白想起他的家鄉。他青年時期在四川時,遊覽過峨眉山,峨眉山月給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寫了壹首歌《峨眉山月歌》,歌中說“峨眉山半月秋落,墜入平羌河”,膾炙人口。晚年在武昌又寫了壹首《峨眉山月歌》,是為送壹位四川僧人到長安而作。詩中說,看到三峽明月,想到峨眉,萬裏陪他到黃鶴樓。現在遇到妳,峨眉來的客人,峨眉山月壹定會送妳去長安。最後,他希望蜀僧“在帝都揚名立萬,歸來做峨眉月”。明月引起了李白的思鄉之情,所以在著名的詩《靜夜思》中,他會說“擡起頭來看,我發現這是月光,再往下沈,我突然想起了家”。當他看到明月時,他想到了峨眉和他的家鄉四川。嶽明是李白的另壹個密友。《夢登天目山》雲:“吾心與夢在吳與嶽,壹夜飛越鏡湖。明月照我影,我照燕河。”在另壹首題為《走下終南山,到胡俟的好枕頭和碗》的詩中,他說:“晚上走下藍山,月光是我回家的護送者。”簡直就像帶著孩子的天真在看月亮。更有意思的是,當他聽到王長齡已向左龍標移動的消息時,他寫了壹首詩送給王長齡。詩中說:“我為明月擔憂,將隨妳到夜郎溪。”在李白的想象中,嶽明可以帶著他的悲傷跟隨王長齡去遙遠的地方。
當我們知道明月對李白來說如此重要的時候,我們就很容易理解為什麽李白在《與月獨酌》這首詩中把如此深厚的友誼寄托在明月身上了。“直到,舉起我的杯子,我問明月,給我我的影子,讓我們三個”和“善意永遠安全嗎?,我看星河長路”,與李白從小為伴,象征光明與純潔,常使李白懷念故鄉的月色,無愧於李白對她的摯愛。李白,壹個孤傲天真的大詩人,也完全配做嶽明的朋友。
欣賞4
這是壹個精心剪裁的場景,卻寫得如此自然。李白與明月獨酌,面對明月與影子,仿佛形成了壹幅三個人在幻覺中飲酒的畫面。在這春暖花開的夜晚,李白壹邊飲酒壹邊載歌載舞,月影隨著他的心情起伏,仿佛在分享他飲酒的喜與悲。
從邏輯上講,事情和人的內心世界關系不大。但從詩歌的角度來看,它們是密切相關的。這也是中國詩歌中“興”的由來。從《詩經》開始,它就壹直賦予大自然擬人化的動作、思想和情感,如“月明,人美”,“愁月”,“恨臺”等等。李白的詩很符合這種“興”的寫作風格,賦予了明月與影子以情感。正如林語堂所說:“是壹種與自然和諧的詩意信仰,使生命隨著人類情緒的波動而波動。”
但在詩的結尾,李白流露出壹種孤獨、不孤獨、不孤獨的復雜情感。他知道月影是無情的東西,但他們只是有情而已。面對這個無情的東西,李白還想善意曾經安全嗎?,也就是說他在和月亮獨處飲酒的時候,依然會邀請這個月陪他唱歌跳舞,哪怕是“我看星河漫漫路”。可見太白的孤獨已經到了壹個地步!
史提芬·歐文曾說:“詩歌是壹種工具,詩人通過詩歌使人們了解和欽佩他的獨特性。”
正是憑借這首《把我的影子帶過來,讓我們三個人》和《獨飲明月》,李白讓我們知道並贊嘆他的與眾不同。
今天,無論男女老少,中國的任何壹個人,只要舉杯輕飲,就會高唱“直到,舉起我的杯子,我要求明月,把我的影子帶給我,讓我們三個人”來表達他對所謂優雅和獨自飲酒的欣賞。而這首詩的獨特之處,早已融進了我們民族的集體無意識。(白樺)
欣賞5
月詞是古今文學中突出的主題之壹。詠月意識是中國文人心理結構的壹個重要方面。詠月意識的核心是對生命現象和月亮自然運動的雙向同構感應而產生的深刻頓悟,體現為人們對自身生命的恐懼、哀嘆、把握和思考。我們在讀李白的《獨飲明月》時就有這種體驗。
詩的前兩句標有“獨”字,指出詩人無親人無酒,無處可說。我們做什麽呢只好舉杯邀明月和自己的身影作伴。李白、嶽明和“對面的影子”自然“成了三個人”。然而明月不會喝酒,影子只會默默的跟著自己。結果只能壹個人喝。這時,詩人的心情還是不錯的。詩人覺得畢竟有這樣兩個夥伴就好了,不如暫時和月影及時吃喝玩樂吧!然後詩人換了筆,寫了唱歌,跳舞,找樂子。《月流浪》是說月亮被我的歌聲感動,壹直徘徊在我身邊,不肯離去。“影子淩亂”是指影子也在用身體做出各種不規則的舞蹈。這時,詩人和他們已經達到了情感交融的地步。所以他們醒了就成了好朋友,醉了就難免分開。但是李白不願意和他們分開。最後只能做出“無情的遊”。“無情的旅行”是壹種超越壹般世俗關系的社交。李白認為這種沒有利益的交流是最純粹最真誠的。他在人間找不到這種友情,只好和月影相遇,希望能和他們永遠無情地走壹趟,在高高的天空相遇。
這首詩的題目是《獨飲明月》。表面上詩人是自得其樂,實際上詩人有無限的蒼涼。這說明古代文人對生命終結的恐懼,導致了他們對生命的哀嘆,對生命的把握和堅持。從這個意義上說,詩人對人生的探索是積極進取的。
有點過了。自己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