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詩歌朗誦 - 傅必興的例子

傅必興的例子

比如《七月》描寫農民壹年十二個月的生活,就是用賦。《詩經》中廣泛使用對比法,比較好理解。其中,馮偉《說書》和蕭雅《鶴鳴》等全京城的比興詩獨樹壹幟,有的運用了比興手法,更加豐富。

(引自《毛詩正義》)他把“比興”的手法與外界的意象聯系起來,認為“比興”是修辭上的壹種比喻手法,“興”是壹種“從始”的手法,即依靠“草木鳥獸見意”。雖然論述簡單,但總體上抓住了“比興”藝術思維和表現手法的特點。

擴展數據

賦比興是《詩經》中三種主要的表現手法。它是對中國古代詩歌表現方法的總結。是基於《詩經》的創作經驗。最早的記錄可以在李周官純找到:“主人?教六首詩:嶽峰、樂府、樂璧、樂興、樂雅、宋嶽。”後來,《毛詩序》把“六首詩”稱為六義詩:

"因此,詩有六種含義:風、賦、比、興、雅、頌."在唐代,孔的《毛詩正義》是這樣解釋的:“詩風、風雅、贊和詩的變異;賦、比、興是《詩》文本中不同的詞語。賦、比、興是詩的用途,體、雅、贊是詩的形式。用那三樣東西去成就這三樣東西,就是為什麽都叫義。"

百度百科-傅必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