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詩歌朗誦 - 我家鄉的春節習俗。

我家鄉的春節習俗。

在學習、工作或生活中,每個人都接觸過作文。在作文的幫助下,我們可以提高語言組織能力。寫作文的時候毫無頭緒?下面是我為妳收集的關於家鄉春節習俗的六年級作文。歡迎大家借鑒,希望對妳有幫助。

俗話說“百裏不同風,百裏不同俗”。我的家鄉被稱為“道德之鄉”——渦陽縣的壹個村莊,它也有獨特的民俗。就拿春節來說吧!

除夕夜俗稱年夜飯。這壹天,家家戶戶都吃肉包子,這意味著他們在發呆中度過了壹年。吃餃子的時候要比家裏的人口多盛壹碗,也就是妳期望有壹年以上!

除夕夜,家家戶戶都會點上兩支大紅蠟燭,徹夜不滅,壹直亮到初壹的早上。有些人會在這壹夜“守望”。老人為時光的匆匆而惋惜,而孩子為了延長長輩的壽命而守望。俗話說“三十夜熬壹夜,初壹初二走滿大街。”

大年初壹早上五六點鐘,大家不是去拜年,而是去上墳。壹大早,每個人都去上墳了,手裏拿著冥幣、黃紙和鞭炮。人們上墳時,會將黃紙點燃,放在墳前。燒黃的紙灰被冷風吹起,像是逝者對人間親人的問候。

初壹,家家戶戶都像前壹天壹樣吃素水餃而不是肉水餃,也就是說今年不能像去年壹樣昏昏沈沈。早飯後,男人通常帶著壹群孩子挨家挨戶去拜年,女人則在家會客。拜年的時候,最吸引孩子的就是得到紅包,但是這個紅包很難得到,因為是孩子跪著磕頭得到的。

然後在農歷新年的前幾天,在吃飯的時候放鞭炮,放鞭炮的時間是在壹日三餐之前。因此,這幾天鞭炮聲會此起彼伏,呈現出壹派歡慶新年的熱鬧氣氛。

壹個普通的習俗更能體現中國傳統文化的精髓,這是我們祖先智慧的結晶,需要每個人去繼承和保護。

說起我們家鄉的風土人情,三天三夜也說不完。就拿春節來說吧!

春節是每年的第壹天,家鄉人叫它元旦。大年初壹,有放鞭炮的說法。也就是新年到來,家家戶戶開門的第壹件事就是放鞭炮辭舊迎新,伴著爆竹聲。放鞭炮能營造喜慶熱鬧的氣氛,是節日裏的壹種娛樂,能讓人感到幸福吉祥。

春節期間的另壹個習俗是吃餃子。為了驅邪求福,餃子要煮得多,壹定要多吃。飯後饅頭要放在鍋裏,意在年年有余。餃子壹煮,不是破,是賺。吃飯時,除了每人壹碗外,還要多盛壹兩碗,才能期望人口興旺。吃餃子充滿了節日的氣氛。春節期間,餃子裏裝滿了錢、棗和栗子。吃紅棗意味著在新的壹年裏早起努力致富;吃栗子,意味著在新的壹年裏可以付出巨大的努力和汗水;吃花生,可以長壽;吃錢,就能發財。不管誰吃到其中壹個,大家都真心祝賀。如果孩子拿到錢,父母很高興。他們認為這個孩子很有前途。除了鼓勵,他們也應該得到金錢獎勵,以示祝賀。

春節期間,還有拜年的習俗。大家互相拜年。以前是磕頭,現在只是打個招呼。晚輩給長輩拜年,長輩要給他們壓歲錢。還有留言和電話拜年。完美祝福:吉祥、平安、富貴、健康讓人幸福的詞語!。

我覺得家鄉的這些習俗包含了壹個永恒的意義:希望辛苦了壹年的人們能好好休息幾天,調整好情緒,準備明年開始奮鬥。人們都期望過上幸福安全的生活!

家鄉的春節習俗作文3春節是中國最重要的傳統節日。雖然全世界都在慶祝,但各地的習俗略有不同。我是玉林人。讓我告訴妳關於玉林有趣的春節。

玉林人的春節從過年前壹個月開始,到正月十五吃元宵,跳秧歌,打九曲,看燈籠,放鮮花,基本上就結束了。玉林人講究年富力強,很重視年貨的準備。當他們在臘月踏入市場時,會看到壹派熱鬧非凡的景象。

臘月二十三,玉林人會把竈神送上天。農村有的地方會有壹頓豬肉燉粉條換米飯,有的地方會有壹頓雜面,燃放煙花爆竹,送竈王爺和奶奶。

最有特色的就是忙完了做年茶和年飯。年前幾乎家家都做油包子。油饅頭是將軟米在水中浸泡壹夜,然後取出,放在磨粉機上磨成面粉,用水揉成團,發酵壹夜,然後做成圈,放在油鍋裏炸壹炸就可以吃了。

油包子做工精致,色澤金黃,味道鮮美,醇香可口。

玉林人在臘月也要蒸白饅頭。白饃饃上點可食用的紅、綠、綠是吉利的。

玉林人過年準備的特色菜是“品三鮮”,是壹道大菜。它的烹飪很復雜,使用了很多材料,包括紅燒肉,油炸肉丸,油炸佛手,油炸酥肉,水煮羊肉,雞肉,水煮面條,蒸酥肉和水丸子。做出來之後真的是濃淡不壹,色香味俱全,誘人的口感讓人垂涎欲滴。

玉林有豐富的過年食品,還有很多文化娛樂活動。在我們世界聞名的老街上有許多種文化和娛樂活動。萬佛樓、鐘樓、鼓樓的梯田上有陜北民歌、戲曲、評書表演。街道上張燈結彩,彩歌紛呈,各種秧歌表演非常熱鬧,充滿笑聲。

玉林的春節真是多姿多彩。歡迎遠方的朋友來玉林過新年。

我家鄉過年的習俗是春節前壹天是除夕,也就是大年三十。有壹個關於除夕的傳說:古時候有壹個叫“年”的妖怪,會在年底害人。後來人們發現年最怕聲音和紅光。所以在那壹天,每個人都點燃鞭炮,在門上貼春聯,把年嚇跑。這就是中國新年的由來。

我是上海人。在我的記憶裏,每到春節,街上行人就開始了,大人們都在計劃著置辦年貨。我和姐姐負責貼祝福,寫春聯。除夕夜,壹家人圍著圓桌高高興興地吃了頓團圓飯。壹桌子的美食,包括令人垂涎的水煮雞,美味的紅燒肉,還有我愛吃的桂花蓮藕,最開胃的是桌子中間的“全家福”。其實“全家福”就是壹個大砂鍋,裏面有蛋餃,肉片,冬筍。魚丸,熏魚等等讓我流口水。我們把所有的食物都吃光了,尤其是爸爸,他的胃最能裝,他還在吃。我們看了春節聯歡晚會,吃了年夜飯。全家都很開心,我們的孩子也能拿到壓歲錢。這些是我對新年的記憶。

除了吃團圓飯,全國各地還有壹些不同的習俗。北方人要吃餃子,廣東人要說‘恭喜發財’,南方人吃年糕,那我們就吃餃子吧!

奶奶教我們包餃子。她壹手拿著皮,壹手拿著勺子。她小心翼翼地從瓶子裏挖出壹點芝麻,放在皮中央。她慢慢包起來,扭壹扭,壹個可愛小巧的餃子就做好了!於是,我們也開始像奶奶壹樣包起來,但是不忍心直視餃子。奶奶溫和地指示我們:“這裏少放芝麻。這裏的皮革更緊。”吃自己包的餃子,就像被灌了蜂蜜壹樣甜。

我的家鄉是溫州文成,那裏有著與眾不同的風俗。

“啪啪啪!嘣!”鞭炮又燃放了。我心想:幾點了?真的很煩!我把被子蓋在頭上,繼續睡覺,打起精神。

八點鐘,父親在我耳邊輕聲說:“今年祭祖也要帶妳,起來!”聽到這句話,我欣喜若狂。我馬上掀開被子,穿上衣服,穿上褲子,直奔衛生間開始洗漱。洗漱完畢,我和壹群大人開始去祭祖的地方。

過了壹會兒,我到達了目的地。天很黑,我只能借著光看清楚,四周都是磚墻。我迫不及待地開始放鞭炮。就在我拿著壹卷鞭炮和打火機的時候,被壹個人撞了。我轉頭壹看,原來是我媽。她說:“妳不能釋放它,直到妳犧牲了妳的祖先。”我聽後露出無奈的表情,心想:真掃興!

開始祭祖。我和長輩們拿起籃子裏的杯碗筷子,擺到桌子上,倒上酒,擺好蔬果,開始祭拜。學著大人的樣子,我彎下腰,跪在席子上磕了三個響頭,念叨著:“我要有很多錢,好運……”我媽讓我燒紙錢。我先拿了壹個,點燃,放在盆裏,然後迅速攤開下壹個,蓋上。重復了幾次後,火越燒越旺。

燒完紙錢,我就去參加我最喜歡的部分——放鞭炮。我撿起壹大卷鞭炮放在地上,用打火機點燃細長的引線,然後飛快地跑進屋裏。“轟!砰!哎!”白煙如霧仙境。有些膽小的孩子捂著耳朵依偎在媽媽懷裏,有些大人閉著眼睛不敢看。鞭炮放完後,要把菜放在壹個籃子裏,然後把倒過酒的杯子洗幹凈,壹起放進去。

這是我們家鄉特有的習俗——祭祖放鞭炮。

家鄉春節的習俗六年級作文6“春柳深處農家好,白楊旁村新。”這是我最喜歡的壹副春聯。這幅春聯也象征著我家鄉的春節。

我的家鄉是山東省菏澤市。有“中國牡丹之都”的美稱。我出生在那裏的壹個小村莊。

說起那裏的春節,那是非常有趣的。

除夕夜,我們長輩起得很早,開始包餃子。還有我們這些孩子!跟爺爺貼春聯就行了,把毛筆蘸滿漿糊的盆子裏,把毛筆上下刷墻,把春聯貼上去,就好了。除了貼春聯,還要在門上貼壹些四字成語,比如“擡頭見幸福,出門迎幸福”等等。

在元旦的早上。讓我們去每家每戶拜訪我們的長輩。遇到同行,說壹聲“新年快樂”。壹圈下來,我們孩子的包裏裝滿了糖、花生、錢等等。

儀式結束後,我們會帶著鞭炮和紙錢去拜廟。

到了寺廟,我們先把紙錢燒了,然後出去放鞭炮。外面有震耳欲聾的噪音。我和我的兄弟們不敢去廟裏,怕鞭炮把我們炸飛。如果把菏澤市所有的鞭炮加在壹起,絕對能讓地球震動三次。

參觀完寺廟後,我們開始吃餃子。讓我們給每家每戶送壹碗餃子。家家戶戶也會回贈我們壹碗餃子,寓意:互相祝福,被祝福。

新年過後,每天又會被祝福。窗外依舊是鞭炮聲,窗外是壹片溫暖的海洋。大家都在吃團圓飯,慶祝新年。讓我們在那裏過壹個有趣的春節吧!妳家呢?

家鄉春節的習俗六年級作文7“千家萬戶,天天都是新桃換舊桃。”新的壹年來了,草木雕零,窗外的柚樹已經光禿禿的,像壹個孤獨的老人站在那裏,仿佛在沈思著什麽,又仿佛在等待著什麽。

此時,恰逢寒冬臘月。花園裏樹木挺立,光禿禿的電線桿上只有零星幾片樹葉。和旁邊的萬年青香樟比起來,真的像個老人。然而,新年往往伴隨著興奮和喜悅。盡管冰天雪地,大街小巷依然車水馬龍,人來人往。

壹切都在等待它的到來,湖裏的魚,土裏的昆蟲,空中的大雁南飛。每到過年,小屋檐下都是歡聲笑語,周圍都是溫馨和諧的家。

寒冷的冬天千萬不要錯過新年。早上逛菜市場,隨時可以看到早餐店。最多最實惠的是羊肉湯,每個餐廳都有賣。羊肉湯色香味俱全。品嘗時,應先喝湯,再吃肉。味道非常好。手工面包比羊肉湯略貴,而且極其美味。薄薄的壹層餃子皮裹著鮮嫩的丸子,滑嫩鮮香,非常好吃。如果在鮮湯裏加壹勺辣椒油,壹捆細粉絲,壹把白芝麻,入口就傻眼了:這東西太好吃了!

在新年,最令人興奮的時候是在晚上放煙花。黑暗的天空中,五顏六色的煙花在與黑暗中的星星交談。五顏六色的小球重疊在壹起,五彩繽紛,波光粼粼,天空成了壹片光的海洋。過了壹會兒,它已經變成了鑲嵌在黑夜裏的寶石。最後逐漸變成了星星的瀑布,緩緩落下來,非常漂亮。

在我的家鄉還有壹個老北京的新年習俗。院子裏長滿了芝麻稈,大家都在上面吱吱作響。這叫“踩老”,睡前跟大人打個招呼,累死人。這是“辭職”;每個人都要給每個人錢,這就是“壓歲錢”。

我想念家鄉的新年。

我的家鄉春節的習俗六年級作文8“鞭炮聲壹歲,春風送溫暖進屠蘇。千家萬戶天天老是換新桃換舊桃。”這首詩描寫了新的壹年萬象更新的景象。

關於新年的起源有很多觀點,其中最普遍認可的壹種觀點是,它是從古代年初祈求新年演變而來的。作為中國最隆重盛大的傳統節日——新年,有數不清的習俗。比如:買年貨,貼春聯,吃年夜飯,過年,放鞭炮,看春晚,拜年...

家鄉的清晨,街上“劈裏啪啦”的鞭炮聲響徹天空,把熟睡的孩子從夢中拉了出來。

家家戶戶都掛滿了燈籠,門前的春聯和燈籠更增添了節日的味道。

每個人都在早上四五點起床開始忙碌,因為他們要為家庭聚會準備壹頓豐盛的晚餐。無憂無慮的孩子們和他們的夥伴推薦他們新年快樂的來源之壹——各種鞭炮。有仙女棒,天槍,擦槍,拋槍,魔彈等等。

春節最讓大家的孩子開心的就是收到壓歲錢。壓歲錢壹般是長輩給孩子的。我媽從小就告訴我要懂規矩。接受紅包的時候,需要雙手接過,感謝長輩。

在每個人家裏,春節收到的壓歲錢都交給爸爸媽媽保管。我還從書中了解到壹個關於壓歲錢的小故事。我跟妳推薦壹下吧!

以前每年除夕夜都有壹個叫崇的小妖出來傷害小孩子。它會在晚上溜進每個人家裏,摸熟睡的孩子,導致孩子生病發高燒。當時為了防止這種情況發生,大家都會讓自己的孩子玩八個用紅紙包著的銅錢,以此來嚇跑“特殊”

所以大家都把這八個銅錢叫做“壓歲錢”。後來,因為“舊”和“珍貴”的諧音,它也被稱為“壓歲錢”

對所有中國人來說,新年是壹個快樂喜慶的節日。家鄉的風土人情,新年的快樂,就像壹首美妙的樂曲,深深地刻在我的心裏。

我家鄉的春節習俗我家鄉的春節是壹年中最美好的壹天。在這壹天,朋友,親戚和鄰居互相拜訪,孩子們聚在壹起玩耍和玩耍。

中午奶奶會拿出她的拿手好菜:面條。她親手揉面,搓成條,然後放在湯裏煮,香味能飄到很遠。奶奶壹邊和面壹邊給我講了壹個故事:“妳知道為什麽過生日和過節要吃面條嗎?”我搖搖頭。“我不知道。”她笑了:“因為這代表除夕,不管相隔多遠,工作多忙,人們總想回老家吃頓團圓飯。有時候真的回不了家,家裏總會給他留個位子,留壹副碗筷,以示與他團聚。”“哦,只聽我媽說過,不太了解。”我很體貼。

晚上,大家坐在飯桌前,壹起吃年夜飯。爺爺說:“來,雲兒,我敬妳壹杯。”說著,拿出了壹個杯子。我拿起飲料:“祝妳長壽,身體健康,萬事如意。”爺爺笑了:“祝妳學習進步,每次考試都及格。”

晚飯後,大家圍坐在電視機前,準備看春節聯歡晚會。奶奶拿來壹個盤子,上面有五個紅包。“哇!”兄弟姐妹們歡呼著,拿起了最粗的壹個。只剩壹個了。我撿起來了。“啊,都是變化!”他們看著紅包,楞住了。我打開紅包:“哇,都是100因果報應!””我興奮得跳了起來。奶奶語重心長地對我們說:“不管多少,都不能貪錢,不然會惹大麻煩的。”“唉!”弟弟坐在地上,“沒拿到最多的壓歲錢。”我們都笑了。

相反,長輩們在春節期間會更忙,所以春節背後有很重的責任。我們又大了壹歲,應該對生活有更多的思考。這就是過年的意義。

我家鄉的春節習俗我在山西省忻州市過春節時,有許多習俗。今天我就來介紹其中的壹種——小籠包。花墨表達了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除了過年,孩子十二歲生日、結婚也要蒸花饃。花包子可以做成不同的形狀,比如十二生肖,各種花鳥,甚至是技藝高超的龍鳳。這往往是民間女子展示靈巧的大好機會。花髻是壹件藝術品。

在我十二歲生日的時候,我奶奶給了我壹份大禮。我很好奇,就跟著她去了廚房。我該怎麽辦?我問了壹遍又壹遍,奶奶終於說出了這個禮物——華墨。奶奶在案板上撒了點面粉,拿出面團,在案板上使勁揉了揉,很快就揉出了壹個大面團。奶奶還說,面團不能太硬,不然饅頭容易裂,也不能太軟,不然就不成形了。我在旁邊點了點頭。揉了半天,奶奶把面團切成小塊,又開始揉。我問奶奶想做什麽,奶奶想了想說想做十二生肖。奶奶拖著小臉在案板上蹭來蹭去。她越揉越細。最後,她用剪刀在較粗的壹端剪了壹個小口,兩邊粘上黑豆,壹條小蛇就做好了。然後,奶奶抓起壹個稍微大壹點的面團,從上到下擠出壹個大小壹樣的形狀,輕輕的拔掉耳朵,用剪刀在臉中間剪了手腳,然後用紅豆做了眼睛。兔子也準備好了。奶奶在兔子身上纏了壹條蛇,取名“蛇盤兔”,祝我連續上升,我開心地拍手!

後來才知道,“魚”是指五谷豐登,“龍”是指繁榮昌盛,“蓮”是指喜迎人。“華墨”藝術不應該失傳,而應該永遠保存,因為這是我們的祖先留下的東西,值得每壹個中國人學習、研究和發揚!

家鄉春節習俗11俗話說“百裏有不同風,百裏有不同俗”。我的家鄉被稱為“道德之鄉”——渦陽縣的壹個村莊,它也有獨特的民俗。以過年為例!

除夕夜俗稱年夜飯。這壹天,家家戶戶都吃肉包子,這意味著他們在發呆中度過了壹年。吃餃子要比家裏人多盛壹碗,就是希望“多吃壹年”!

除夕夜,家家戶戶都會點上兩支大紅蠟燭,徹夜不熄,壹直亮到大年初壹的早上。有些人會在這壹夜“守望”。老人為時光的匆匆而惋惜,而孩子則守望以延長長輩的壽命。俗話說“三十夜熬壹夜,初壹初二走滿大街。”

大年初壹早上五六點鐘,我們沒有去拜年,而是去上墳了。壹大早,我們就出發去上墳,手裏拿著冥幣、黃紙和鞭炮。人們上墳時,會將黃紙點燃,放在墳前。燒黃的紙灰被冷風吹起,像是逝者對人間親人的問候。

大年初壹,家家戶戶都像前壹天壹樣吃素餃子,而不是肉餃子,這意味著今年不能像去年壹樣昏昏沈沈。早飯後,男人通常帶著壹群孩子挨家挨戶去拜年,女人則在家接待來訪者。拜年的時候,最吸引孩子的就是拿到紅包,但是這個紅包不容易拿到,因為是孩子跪著磕頭得來的。

然後在農歷新年的前幾天,在吃飯的時候放鞭炮,放鞭炮的時間是在壹日三餐之前。所以這幾天鞭炮聲會此起彼伏,可見春節慶典的熱鬧氣氛。

壹個普通的習俗更能體現中國傳統文化的精髓,是我們祖先智慧的結晶,需要我們傳承和保護。

家鄉的春節習俗12“春節”是我們中華民族壹個非常重要的節日。在這個節日裏,大家歡聚壹堂,熱鬧祥和。

“放鞭炮吃年夜飯”可謂是過年的“重頭戲”。妳看,現在才下午五點,奶奶已經很忙了。再看看客廳。大人在開心地聊天,孩子在專註地盯著電腦...隨著壹盤盤美味佳肴陸續上桌,我們意識到我們已經準備好放鞭炮了。看著爸爸從箱子裏拿出壹大卷鞭炮往外面走,我趕緊攔住爸爸說:“爸爸,這次讓哥哥放鞭炮怎麽樣?”爸爸看了看弟弟,卻看到他在搖頭,使勁揮手。爸爸看著他說:“壹個男人,為什麽這麽怕死!””他說著,把手裏的鞭炮遞給他,把他推到門口。看到他無助的樣子,我不禁覺得好笑。看他的動作:沒點著就跑了。當我第二次點燃鞭炮時,幾分鐘過去了。怎麽還沒點著?原來打火機在這個關鍵時刻已經“掉鏈子”了。第三次終於點著了,只見哥哥已經跑到壹棵大樹後面,探出頭來看遠處的鞭炮。我們看著他的時候忍不住笑了。鞭炮聲漸漸消失,大家不禁鼓起掌來。新年快樂平安!回到家,看到滿桌子的菜,數了數,有18個菜。所有人都震驚了。落座後,看到爺爺拿出壹瓶茅臺,和大家壹起品嘗,分享。只見大人們拿出紅包,帶著祝福遞給我們。我們也互相感謝和祝福。然後,我享受了年夜飯。

看,這就是我們家充滿歡笑的春節。

家鄉的春節習俗每個人的家鄉都有自己奇特的習俗。我也是。我們家鄉過年的習俗,給我印象最深的是“舞龍”。

舞龍通常是在春節後的幾天。請柬壹般是村裏舞龍隊長提前幾天發的。告訴我們舞龍隊什麽時候來表演。接到邀請後,爸媽開始準備紅包,壹些水果和香燭,鞭炮,迎接舞龍的到來。

終於,大家期待的壹天到來了。咣當咣當舞龍隊離我們很近了。我既緊張又興奮。我時不時跑到門口看看舞龍隊到了沒有。這時,父親在大門口放了兩串長長的鞭炮。母親在院子裏擺了壹張桌子,把準備好的水果放在桌子上,點上了香和紅蠟燭。舞龍隊越來越近了。那個膽小的孩子跑上樓,從走廊裏探出頭來,等著看舞龍。舞龍隊到我們家門口的時候,爸爸點了壹串鞭炮。爆竹聲中。兩條龍,壹紅壹黃,搖擺著來到我們的院子裏。隊伍後面,壹大群人來看舞龍表演。

他們先圍成壹個圈,然後迅速散開。兩條龍在手中變得栩栩如生,變化多端。幾分鐘後他們停下來休息。領導從水龍頭裏拿出壹些小蠟燭給我們,說了壹些問候的話。這時候爸爸把準備好的紅包拿出來給他們。媽媽從她旁邊的小桌子上拿了壹些水果,給他們壹些茶。休息片刻後,他們開始左右擺動水龍頭和龍身,慢慢走出我們的院子。然後爸爸又點了壹串鞭炮。來送別舞龍隊。我和媽媽把他們送來的小蠟燭拿回房間,直到燃盡。

這是我們家鄉過年“舞龍”的習俗,讓我印象深刻,難以忘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