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詩歌朗誦 - 至今項羽拒絕讀江東所有的詩。

至今項羽拒絕讀江東所有的詩。

“至今思念項羽,不肯過江東”出自宋代女詞人李清照的《夏日絕句》。全詩如下:

夏日絕句

李清照[宋]

活著,做男人中的男人;死去,成為靈魂中的靈魂。

今天,人們仍然懷念項羽,因為他拒絕生活,回到了東方。

白話翻譯:

活著做人中英雄,死了做鬼中英雄。

人們仍然懷念項羽,因為他拒絕茍且偷生回江東。

評論單詞和短語:

夏日絕句:此題見《繡水詩註》。《詩人與婦女史》卷11《潼關遺風續編》卷17《名人詩》卷18《歷代名人詩》卷7《乾隆章丘縣誌》卷12題為《烏江》。

傑出的人:人中英雄,智力出眾的人。漢高祖劉邦曾稱贊開國功臣張亮、蕭何、韓信為“傑出人物”。

幽靈英雄:幽靈中的英雄。屈原《國喪九歌》:“身死,神取靈,魂為鬼。”

項羽:秦末農民起義軍領袖,自立為西楚霸主,九戰擊敗秦軍。後來與劉邦爭奪天下,中了圈套,突圍至烏江(今安徽縣東北),因無臉見江東父老而死。

江東:江南。長江在蕪湖和南京之間向東北流動。隋唐以前,這裏是南北往來的主要渡口。習慣上稱長江南岸為江東。項羽在會稽郡吳中隨叔父項梁起兵,秦會稽郡位於吳縣(今江蘇蘇州)。

創作背景:

公元1127年(靖康二年),金兵入侵中原,擄走惠帝、秦帝,趙宋被迫南逃。李清照的丈夫趙明誠當了衛生知府。城內叛亂爆發後,趙明誠不是想著平叛,而是臨陣退縮。李清照以國為恥,以夫為恥。她路過烏江時,感受到了項羽的悲壯,寫下了這首詩。

作品欣賞:

這首詩的前兩句相當令人震驚。“傑出人物”出自《史記》、《高祖列傳》,指的是張亮、蕭何、韓信等優秀的大臣和將領。“鬼英雄”出自屈原《國喪九歌》:“身死,神取靈,魂為鬼英雄。”高度凝練的詩句清晰而響亮地唱出了李清照的人生價值觀:為國捐軀,何懼生死!自先秦以來,這種愛國精神壹直是中國文化的主流,李清照的人生價值觀就是這種文化精神在個人身上的體現。但如果把這兩首詩放在女性文學領域,則有更深刻的意義。對於女人來說,戰爭的殘酷在於她們不能像男人壹樣參軍保家衛國,而只能是鐵蹄下哀歌呻吟的承受者。但在李清照的作品中,她的自我形象並不是壹個等待被拯救的弱者。雖然不能親自上戰場,但她也從未置身事外。她關心時局,為深受鎮壓的抗金民眾感到委屈,也毫不掩飾她對南宋君臣饒命逃亡的鄙視和憤怒。

詩的最後兩句是通過吟誦歷史來諷刺世人。項羽大敗,退守烏江。烏江的亭子待他壹船,勸他去江東避難壹段時間,東山再起。項羽不肯東渡,以為恥於見江東父老,投河自盡。在楚漢之爭中,項羽暴露了作為軍事領袖的諸多缺點,但在生命的最後時刻,他表現出了壹種英雄的無畏。在李清照看來,他無愧於“奇人”、“鬼英雄”的稱號。當時金兵南下,宋朝君臣逃亡,項羽的“拒渡江東”更是危機四伏。以當時的形勢來看,黃河金兵孤軍深入。黃河南北部分郡仍在宋人手中,部分被占領,但黃河金兵人數少,立足不穩。在金兵的夾擊下,反金叛軍在太行山揭竿而起,威脅著金兵的後方。若趙構能存誌抗金,中原大有可為。然而,趙構從壹開始就沒有恢復家園和保衛人民的願望,他帶著他的官員逃往南方。他壹有機會,就在臨安建都。引用項羽拒絕東渡是對南宋君主和大臣膽小如鼠,只顧逃命的辛辣諷刺。壹向光明磊落的李清照,對趙明誠的脫險有著諸多的失望。“出類拔萃者”“鬼英雄”的話,也應該包含對丈夫的規勸和鼓勵。

這是壹首諷刺當下,抒發悲憤的古詩,也是壹首以詩歌形式寫成的時政評論。從字面上看,全詩只是表達了對千年前英雄們的感情,對時事的譴責卻溢於言表。正是在朝廷兵敗逃亡的形勢下,她身敗名裂,顛沛流離,嘗盡了世間的壹切艱辛。面對時局,她不得不提出“妳是賣國賊,我是家破人亡”(呂本中戰後雜詩)的怨恨。這種怨念,也是當時數百萬遇險者共有的怨念。所以這首詩表達的不僅僅是個人的悲憤,更是廣大民眾的心聲。這樣的詩是封建時代的女人寫的,難能可貴。

關於作者:

李清照(1084年3月13 ~ 1155年5月12)山東濟南章丘人。宋(南北宋之交)詩人,婉約詞的代表,被譽為“千古第壹才女”。在歌詞中,他更多地寫的是前期的閑適生活,後期的人生經歷和感傷心境。形式上善用線描,自成壹派,語言優美。在詞論上,強調和諧雅正,提出詞“異於壹家”的理論,反對把詞寫成詩的方法。能寫詩的,所剩不多,部分篇章有時代感,歌頌歷史,用詞大方,與他們的詞風不同。有《易安居士集》、《易安詞》,已失傳。後人有虞書詞集。今天有壹個李清照文集的校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