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巷》的壹個重要藝術特色是運用象征手法來表達情感。象征主義是19世紀末興起於法國詩壇的壹個藝術流派。他們用世界末日的頹廢來反抗資本主義秩序。在表現方法上,強調運用含蓄隱喻等手段表達內心瞬間的感受。這壹藝術流派是在五四運動退潮時傳入中國的。李金發是大量運用象征手法寫詩的第壹人。戴望舒的早期作品明顯受到法國象征主義的影響。
他創作的壹個重要特點是註重挖掘詩歌中隱含隱喻的能力,用象征意象和意境表達自己的感情。《雨巷》體現了這壹藝術特色。詩中撐著油紙傘的詩人,寂寞而悠長的雨巷,飄著丁香般憂傷如夢的少女,都不是現實生活本身的具體寫照,而是充滿象征意義的抒情意象。
我們可能無法詳細講述這些意象的全部內容,但我們可以欣賞這些意象所表達的模糊詩意。那種社會現實的氛圍,那種孤獨漂泊的心境,那種追求和可望不可及的希望,在《雨巷》描寫的形象中,既清晰又朦朧,既確定又飄忽不定地呈現在讀者面前。想象創造符號,符號拓展想象。作為用象征方法表達情感的結果,詩人的情感心境更加含蓄,也給讀者留下了廣闊的想象世界,感受到了詩的芬芳和回味。
朱自清先生說:“戴望舒家也采用了法的象征主義。他翻譯了這個學校的詩。他也註重音節的整齊,但不是鏗鏘而是輕快清晰;也有點朦朧,但是可以理解。”“他想抓住微妙的地方。”(《中國新文學概論叢書·詩集》)雨巷朦朧而不晦澀,低沈而不頹廢,深情而不輕浮,真正抓住了象征主義詩歌藝術的精妙之處。
戴望舒的詩歌創作也深受古典詩歌藝術營養的熏陶。在《雨巷》中,詩人塑造了壹個象征性的抒情形象,壹個有著丁香般憂傷心靈的女孩。這顯然是受到了古詩詞中壹些作品的啟發。用紫丁香結,紫丁香的花蕾,來象征人們的憂慮。南唐李靖甚至把丁香結和雨中的憂郁聯系在壹起。他的《浣溪沙》:
卷起珍珠做窗簾,掛上勾連,在高樓裏,我看起來像以前壹樣,憂郁依舊深鎖。風中落花如此憔悴,它的主人是誰?想長遠點!
信使沒有給遠方的行人帶來消息,雨中的紫丁香讓我想起了悲傷。我在黃昏中回望三峽,看到河水從天而降。
在這首詩中,雨中的丁香結被用作人們悲傷的象征。顯然,戴望舒從這些詩中吸收了描寫悲傷的意境和方法,並加以運用,形成了《雨巷》的意境和想象。這種吸收和借鑒是很明顯的。但是,難道我們就可以說,雨巷的意境和意象,是現代白話版的唐詩名句“丁香在雨中空悲涼”的拓展和淡化嗎?我以為我不能這麽看。詩人在構思《雨巷》的意境和意象時,既吸取了前人的汁液,又創造了自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