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本課程主要分為兩類:壹類是把國家課程和地方課程校本化、個性化,我們學校所有教師的教學活動本質上都是廣義的校本課程實施活動。二是學校設計開發新課程,即學校科學評估學生需求,充分考慮當地實際,以學校和教師為主體,開發多樣化的課程供學生選擇。也就是狹義的校本課程。我說的雙龍溝生態保護校本課程開發屬於第二種情況。
天祝縣哈溪鎮屬於祁連山脈東段,位於祁連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實驗區。有雪山、草原、森林、高山草甸等。該地區地形復雜,氣候多變,很早就有人類在此活動。它還位於蒙古高原、黃土高原和青藏高原的交匯處。文化上屬於草原文明和農耕文明的交匯處,漢、藏、土、蒙、回等民族在這裏繁衍生息。文化的交融與碰撞,讓天祝哈溪鎮的文化呈現多元化。上世紀80年代,雙龍溝淘金熱出現,哈西小鎮壹度人口超過65438+萬,成為當時著名的小香港。
獨特的地理位置和多元的民族文化,給天祝帶來了更大的發展活力。如何整合這些民族文化優勢,發展成為壹種普通學生能夠接受並發揚光大的文化,是我強調的重點。這中間,雙龍溝是最好的突破點,時至今日,依然是哈溪鎮人每天必談的話題之壹。
雙龍溝有很多話題可以聊。我選擇其中的幾個,試著融合。
第壹,黃金。上世紀80年代,天柱縣哈溪鎮的老百姓幾乎家家都有淘金者。這是雙龍溝最重要的話題,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1.如何挖掘、選礦、淘洗和沈澱黃金...流程如何操作,可以看做是社會實踐活動和對金窩子的實地觀察。(地理)
2.黃金開采史、南美殖民史、加州淘金熱和社會變遷。(政治)
3.黃金作為貨幣標準的歷史和演變。(政治)
4.雙龍溝采金的歷史從元代壹直演變到現在,地域從青海到甘肅。(歷史)
二、老金溝、金窩子《80年代的小香港》,哈溪鎮的社會文化變遷,包括莫旗山、七輛草車、天梯山大佛、奇聞軼事等民間故事,都包含了許多精彩的故事,可以發動學生,采訪當地農牧民,收集成雙龍溝故事集。壹方面為學生提供學習機會,另壹方面收集整理,為文化傳承做出貢獻。(中文)
第三,雙龍溝的生態保護。
1.祁連山核心區生態保護、國家相關政策、制度歷史沿革、石羊河流域治理、下山入川工程、水土保持工程、國家綠水青山戰略...(政治)
2.蟲草。(生物、地理)
第四,宗教文化。雙龍溝以東50公裏,有著名的天臺山石窟。天臺山石窟的出現是佛教文化發展的壹個縮影,反映了佛教從西域向中原過渡的階段,並由此探討了佛教與藏傳佛教的關系。天祝,作為壹個藏族自治縣,藏傳佛教是如何形成和發展的,在社會發展中起到了什麽作用。(歷史和政治)
整體思路感覺不錯,但作為外行,感覺還是有很多問題,比如和國家課程的整合。另外,如何動員全校老師參與,如何從外部尋找支持,是我面臨的最大問題和考驗。如果有想參與的老師,請給予指導和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