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傍晚,我赤腳走在紅色的塑膠跑道上,每壹只腳都是與大地的交流。這種親近的感覺往往會給我帶來很多快樂,而當我想到每天有多少人從這裏經過,那些訓練有素的運動員和他們的教練,甚至那些此刻還在行進的人,都可以成為他們的賽道,可以是競技場地,也可以是工作場所,也可以是鍛煉身體的地方。所以他們總是走得很匆忙,所以他們感受不到快樂。這個時候,我會覺得生活是多麽的眷顧我。(當然,生活也給我們苦難,但我總覺得,生活之所以給我們苦難,是因為我們在苦難之後,能夠保持壹顆清醒的心,然後用這樣的心去感受生活的美好,微笑面對生活。)這讓我覺得很幸福。從快樂到幸福,他們的起點其實來源於壹次觸摸。雖然這個摸字在手旁邊,但是我們可以用腳、眼睛、鼻子、嘴巴、耳朵、心臟去摸。
詩歌是壹種表達人類精神世界的非實用、非功利的創造性文學樣式。我們今天要學詩歌。我們的目的不僅僅是為了考試(國家教育部門也不是這個意思)。更重要的是借助詩歌豐富我們的內心世界,磨礪我們的感情,培養我們的興趣。所以要實現這個目標,就要讓詩歌走進我們的內心。去年我們說要讓詩歌馴服我們,和詩歌建立關系。其實馴服的真正含義是請征服我,請讓我愛上妳。然後我覺得從前面的三節課,我可以看到我們同學專註而著迷的表情。我覺得我們愛上詩歌的旅程已經有可能了。今天,我們主動說:讓我們觸摸詩歌,只有這樣,我們才能真正感到快樂和幸福。
狐貍對小王子說:“如果妳馴服了我,我的生活就會有陽光。”我會在雜亂的腳步聲中辨認出某種聲音...妳的腳步聲在我聽來會像美妙的音樂,它會把我從藏身的洞穴中召喚出來。看,看到那片麥田了嗎?可惜我不吃面食。麥田對我來說毫無用處,所以毫無意義。妳的頭發是金色的。妳想,壹旦妳馴服了我,那該有多美好。面對金色的麥田,我會想起妳。而我,也會愛上聽麥浪翻滾的聲音..."
那麽我們從哪裏開始呢?我們要用嘴和心去觸摸詩歌,所以在這裏我要求大家樹立第二個觀念,那就是:詩歌是用來閱讀的。
人們常把詩歌和音樂、建築相提並論,說詩歌是落在紙上的建築,音樂凝結成文字。這是非常合理的。他們只是形象地講述了詩歌的兩個特點,壹是“音韻美”,二是“節奏美”。
第壹,準確劃分詩歌節奏。
壹首詩可以分解成幾個節拍,所以我們稱之為幾個“音階”,每個音階又包含幾個詞,所以我們稱之為“幾個音階”。
第二,我們準確劃分節奏,註意平仄,那麽詩歌的音韻之美就出來了。
下面以P44頁的三首詩為例來讀詩。
(二)詩歌欣賞
註意三點:1,知人論世。
2.把握形象和符號,註重表現形式和表現手法。
3.想象和聯想的應用。
第壹課想象、聯想和理解世界
梁啟超先生在談到自己對詩歌的熱愛時說,他讀唐詩時,有時聽不懂詩裏在說什麽,但讀起來就是覺得很美,喜歡讀。我們說這是因為梁先生通過他的語感把握住了詩歌的美。這是壹種詩歌的閱讀享受。
作為學習者,我們僅僅停留在閱讀層面是不夠的。也要學會解讀詩歌,也就是欣賞詩歌。欣賞意味著認同和欣賞,所以每壹次欣賞活動既是腦力勞動,也是精神享受。上節課,我們說過詩歌是壹種表達人類精神世界的創造性文學樣式。詩歌鑒賞雖然有壹些技巧可循,但更多的還是取決於我們讀者心靈的豐富程度。只有在欣賞的過程中保持活潑潑的心態,才能防止過度依賴技巧而產生的僵化狀態。那麽如何才能保持壹個活潑的心態呢?其實很簡單,只要我們能保持內心的感動。
在熟練掌握壹定技能的基礎上,這種精神上的觸動,說明要充分調動自己的聯想力、想象力和創造力。也就是說,當我們讀到“丁香”這個詞的時候,我們只能想到紫丁香。如果能想到壹個穿著白色連衣裙長發飄飄撐著油紙傘走在雨巷的女孩就更好了。當我們看到“紅豆”的時候,我們的思想中可以想到渴望穿的女性;看到《柳條》,我們可以想到柳永的《楊柳岸,風在雕零》透過柳條柔軟的長度,風像手壹樣的形狀,我能想到渡口的人舍不得說再見的情形。看到“桃花”,想到與之相媲美的壹張臉,如此循環往復,不斷調動想象力、聯想力和創造力,我們的心靈得到了充實。
看看同學們看完這些詩句能想到什麽:
1,千裏鶯唱青映紅
2.窗外是西陵的秋雪,門口停泊著吳棟萬裏船。
3,落花獨立,雨淚飛揚。
4、化妝,小聲問老公:畫眉深不深,過時了?
五花馬,錢,把它們交給男孩來交換好酒
詩歌解讀屬於技術層面,要註意兩個方面:壹是要學會識人論世的方法,註意時代背景和詩人的經歷。二是把握意象的意境。先說認識人,討論世界:
比如有兩首歌要呈現(壹)。大家猜猜是李白還是李商隱的作品。
樓上欲歇黃昏,玉梯橫月如鉤。
香蕉不露(心特別怕春寒),丁香結與春風同向。
李白寫道,愁是“白發三千尺,愁似長須。”“但既然水還在流,雖然我們用劍砍了它,卻更不好意思借酒澆愁。”再比如“難道妳沒看到黃河的水是怎樣移出天堂,進入海洋,壹去不復返;妳看不到在高房間明亮的鏡子裏可愛的頭發,雖然早上是絲綢般的黑色,到了晚上已經變成了雪。”這樣的句子裏有悲傷嗎?人生苦短,光陰易逝。這是不可避免的悲哀。就像李白自己說的,他的悲哀是“永遠的悲哀”,是壹種極大的悲哀。但李商隱詩中的哀愁是長期郁積在心裏的,所以很感人,很悲涼。總覺得李商隱的詩讓人肝腸寸斷,覺得詩人的神經特別細膩。
如果我們理解了與李商隱性格完全不同的李白是不會寫這種詩的,進壹步聯系盛唐與晚唐的區別,我們也會認為盛唐詩人或初唐詩人是不太可能寫這種詩的,因為到了晚唐,初唐的朝氣和神韻都已經喪失了。
例如,陳子昂寫了《悲傷》:
“在幽州城樓上”“在我之前,過去的時代在哪裏?在我身後,未來的世代在哪裏?,思念天地之黯,我獨自壹人淚落。”
就是把個人的失望和整個時代聯系起來,讓壹首小詩有了無限開放的意境。
比如孟浩然的《春曉》“我在這個春光明媚的早晨醒來,四周到處都是鳥兒的歌唱。但現在我記得那壹夜,那場暴風雨,我想知道有多少朵花被打破了。”有煩惱,但更多的是樂趣。
在這裏,邊塞詩人王昌齡《參軍七首(上)》“烽火城西百尺,黃昏獨坐海風秋。連吹笛子和關山月,都不用擔心萬歷這位金夫人。”
天地昏,牢中無夫婦。隨著青海湖吹來的秋風,鄉愁的感覺在隨意翻滾,羌笛聲導致鄉愁大爆發。這首詩意境廣闊。
另壹個例子是杜甫的詩“樹葉像瀑布的浪花壹樣落下,而我看著長河總是滾滾向前。”如果悲傷太重,它會是“在欄桿邊,我怎麽能不哭呢?”。總之會發泄出來。也就是說,這也是壹種寫作的悲哀。初唐和盛唐的悲哀是“大悲哀”,晚唐是“小悲哀”
所以我們說,要解讀詩歌,要認識人,要討論世界。知道壹首詩的背景很簡單,但我們需要積累對作者經歷的理解,以及這種經歷對他性格的影響。
把握二課的形象和意境
提出形象的問題:如果把辛棄疾的“醉燈看劍”改成“醉燈看花”,會有什麽效果?
辛棄疾的形象為什麽從“劍”變成了“花”?壹個獨自飲酒借酒澆愁的抑郁英雄,在深夜回憶曾經的軍旅生涯,但壹首《花》卻把英雄變成了倚紅倚綠的浪子,這壹幕多少有些曖昧。這種變化的原因無非是兩個詞的象征意義不同。劍是壹種武器,但花只不過是壹種植物。但當我們明白劍不僅僅是壹種武器,它使人想起勇士和俠客的戰場,救國,建功,想到壹切英雄業績,而花則是女性的象征。當自然界的事物有了某種象征意義,就變成了“意象”。
詩歌意象的分析是解讀作品的突破口。意象是融入了詩人主觀感受的客觀意象,或借助客觀意象表達的主觀感受。物是客觀的,不因人的存在而存在,不因人的好惡而改變。這就是古人說的“世間有癡情,此恨與風月無關。”但意象壹旦進入詩人的意境,就帶上了詩人的主觀色彩,也是風和月。壹旦詩人們開始歌頌風月,風月就不再是最初的自然風月了。
不僅文學作品如此,普通人也是如此。如果壹個物體或事物讓我們產生情感,那麽它也會變成壹個意象。《紅樓夢》裏,賈寶玉和林黛玉曾經因為誤會吵過架。回到袁和瀟湘館,壹個迎風而立,壹個對月而嘆。這個時候正是他們深情翻騰的時候,所以風和月不是冰冷的意象,而是他們這個晚上傾訴的對象,是他們情感寄托的對象。比如《風中的靜女》中的“從放牧到育肥,是美好的,是不同的;妓女的美,是美的尷尬。”不起眼的肥肉,因為承載了愛,變得無比珍貴。
換句話說,“意”就是感性的東西,也就是有意識的東西,詩人的審美體驗和人格趣味就是意象中的“意”的東西。它們通過語言表達,以文字的形式存在。那麽我們讀者在欣賞詩歌的時候,就要運用自己的藝術聯想和想象力,把這些文字還原成生動的形象,進而進壹步了解詩人的思想感情。
在詩歌欣賞的過程中,我們看到的是文字,而我們要做的是挖掘文字背後的情感。比如《無衣秦風》中的“童炮”、“童澤”、“尚同”背後是怎樣的情感?——同仇敵愾。要敲定這種“同仇敵愾”的感覺,首先要尋找詩歌中的意象:“同袍”、“同衫”、“同服”,所以這就回到了我們壹開始說的意象是詩歌解讀的壹個突破口的意義。
壹般來說,古典詩歌中的意象和情感是很容易把握的,有時壹讀就能感受到,而新詩的解讀更多的是靠對意象的分析,這也涉及到第壹單元的單元要求:“初步理解意象的含義和象征功能,掌握詩歌的思想、情感和表現手法。”
知道了什麽是意象之後,我們還應該明白,詩歌欣賞的最終目的是欣賞和享受詩歌的整體藝術美,於是我們提出了壹個“意境”,通常指的是整首詩、幾首詩或壹首詩所造成的境界,即把所有的意象放在壹起考慮:
沈默是睡蓮。
劉湛秋
沈默是睡蓮。
面對夏日的陽光
是深山裏的壹片落葉。
跌入無底深淵
它永遠在喧鬧的海底。
遊在藍色深處的魚
那是壹張憂郁女孩的臉。
在關閉的窗戶前閃現
這是壹張黃色的照片。
是星星倔強而慈愛的眼睛。
那是在樂隊溫暖的進行曲中。
突然的停頓
劉湛秋用七幅生動的圖畫生動地展示了無聲詩的意境。
宋代詩人何芳答:“壹川煙,滿城風,梅子雨黃。”三組重疊的鏡頭,形象的隱喻了悲傷。
張喜安的“雲破月影”有什麽好?“破”和“巷”這兩個字正好寫出了隱藏的“風”,所以月白風清,花香宜人,自然是壹種很美的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