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人王維曾經寫過膾炙人口的相思,來形容對紅豆的思念。
“當那些紅色的漿果在春天到來時,在妳的南國枝頭泛起紅暈。願妳多采壹些,作為我們愛情的象征。”
短短的四行詩,既道出了紅豆的生長地和條件,也道出了紅豆對相思的寄托。
可見紅豆早在唐代就被公認為相思對象,是非常具有代表性的相思對象。
其實古代有很多代表相思的物品,比如柳枝、手帕、梳子等。在古代,玉佩和許多其他物品可以寄托他們對相思之情。但是紅豆為什麽出名?直到現在,人們提起相思,第壹反應是紅豆最相思?
說到紅豆,就不得不從紅豆的相思之名說起。
據說古代有壹對相愛的情侶。這個人參軍壹年。他老婆天天想老公,他卻見不到。他每天看著山和樹,祈禱他的丈夫盡快回來。因為妻子的相思病越來越嚴重,整天在樹下哭泣。終於,她哭了。
當她再次哭泣時,眼裏不再是晶瑩的淚珠,而是血和淚。當它們落下時,它們是鮮紅的,變成了紅豆。紅豆帶著女子相思之苦落入土中,生根發芽,長成樹,結滿紅豆,堅硬光亮如血,稱為相思。這就是紅豆“相思豆”名字的由來。
古人總喜歡賦予簡單的物件豐富的精神寄托和文化內涵。在這樣纏綿悱惻的愛情故事背景下,紅豆在眾多相思單品中贏得了壹席之地。
不僅如此,民間還流傳著紅豆的特殊含義,為紅豆增添了不少吉祥之意。
在古代,人們決定戀愛的時候,會給喜歡的人紅豆,用表情和含義來珍惜;結婚時佩戴紅豆制成的手鐲或吊墜,這樣婚後可以白頭偕老,擁有無與倫比的愛情;婚後,人們還會把紅豆放在枕頭下,祈求新婚夫婦生活幸福。
但是,僅僅依靠傳說和民俗,還不足以讓人對紅豆送來的相思如此重視。要達到世界歌唱的巔峰,壹個對象的地位和意義離不開文人和詩人的幫助,而名人的詩詞歌賦就是最好的宣傳方式。
即使是最普通的物件,加入文人的詩詞中,也會顯示出獨特的魅力。
除了王維在《相思》中提到紅豆的相思之苦,唐代才思敏捷、壹直與詩人李商隱齊名的文也寫到了紅豆的相思之苦。
“玲瓏骰子安猴豆,不知道想不想妳。”這是文最經典的紅豆詩之壹。三言兩語,相思之意無窮。紅豆雖然不是真的刻在骨頭上,但只有紅豆的鑲嵌,才能立刻讓人聯想到無盡的相思。
除此之外,還有歐陽炯。屈大均納蘭性德。在等待著名詩人的時候,曹雪芹在詩中描寫了紅豆的相思。每壹首詩都飽含情懷,無法表達每壹天的相思。
《南鄉子》中“煙暖雨早,滿院子花。”摘了壹對紅豆,低頭,含淚說暗流。“雨後院子失落的場景,加上相思紅豆,刻畫了壹對深情的男人雨後在院子裏照看紅豆,傷心地思念老人。
而偏愛紅樓的朋友,壹提到相思,就數寶玉的《紅豆屈》最難忘。
“相思無盡血淚投紅豆,春柳花開不盡。”短短兩句話,真的讓我仿佛看到了詩中美人清瘦秀氣,眉頭深皺,獨自相思的悲傷場景。
但文人騷客寫的詩,卻給紅豆帶來了深刻的相思之意,也包裹了許多富有想象力的浪漫故事,提升了紅豆在人們心中的相思地位。
紅豆在相思中的地位,不僅是文人詩詞的加持,更源於其獨特的本體特質。
只是有了文化名人的加持,如果商品本身不夠好,即使成為人們喜愛的商品,也會隨著時間的流逝,時代的變遷,在歷史長河中逝去。
紅豆的這些特性,讓它牢牢地堅守著自己在寄托相思中的地位。
1.便於攜帶
古代沒有汽車和飛機,出行只能靠自己的腿,花壹點錢就可以騎馬或者騎馬。但無論如何,妳想在古代旅行是不能什麽都帶的。妳平時帶的東西,太重又占地方,壹般都是被遺棄的,只有那些必需品和精致的物品。
紅豆紅豆體積小,攜帶方便。無論是直接放在香包裏,還是戴在手上,都非常方便,不會占用有限的行李空間。
2.它不蟲蛀,不腐爛,易於儲存。
紅豆比較硬,不容易被蟲子吃掉,也不容易腐爛。
對於需要長期佩戴的東西,除了輕便易攜帶,重要的是保證質量。它們不可能有壹天突然壞掉或者被蟲子吃掉或者腐爛,紅豆正好滿足了這些需求。
相思豆的寓意是什麽?它不像玉那樣容易破碎,也不像木頭那樣容易腐爛。紅豆比較硬,不容易腐爛。也讓人願意隨身攜帶這件物品來表達對對方的愛。
此外,中國自古以來“愛比金更強”的思想認為,無論什麽感情,都要像黃金壹樣足夠堅定,不要輕易分散,才能被世人稱頌和傳唱。
所以紅豆堅硬的質地正好符合古人對情感的希冀,加上它的相思之意,最適合相思。
3.人們很開心
古人崇拜太陽。火和其他物體象征著不朽和誓言,憎恨勝利和驅魔。同時,它們與太陽有關。與火有關的紅色物體也被賦予了相關的文化和精神含義。
眾所周知,中國人自古以來就喜愛紅色。早在秦漢時期,人們就對紅色商品有著特殊的執著和追求。
“紅”無處不在,比如紅色的中國結,紅色的門,紅色的禮服。特別是在喜慶的日子裏,人們特別喜歡用紅色來裝點節日的氣氛,紅色意味著吉祥。
而且在穿衣打扮上,中國人的皮膚也是和紅色很相稱的。白皙的皮膚襯托出壹抹紅色,讓人看起來更有彈性,更有光澤,更漂亮。
紅色的金合歡豆色澤鮮艷,無論從傳統的色彩崇拜還是審美情趣,都非常符合古代人的審美喜好。
相思豆的寓意是什麽?綜上所述,紅豆對於相思的寄托,遠非純粹的相思。還包括中國人對傳統文化中紅色的執著追求和不朽,對盟約的希冀和希望,對自然的特殊崇拜和對忠誠的執著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