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父親——爺爺,三個形象展現的不僅僅是三代人,還有無數代人,是中國壹代又壹代農民生活軌跡的體現,每壹個形象都是高度概括的。觀察之細致,思考之深刻,文筆之巧妙,回味之強烈,是其他詩人難以企及的。僅此壹項,臧克家這位“農民詩人”的成就無需多言。
臧克家總是被鄉村的自然風光所吸引。只要條件滿足,他的靈感就很容易來了,於是壹個個優秀的作品就出來了。1942年,他完成了《大地之歌》,這是臧克家除了品牌和詩人自己的滿足之外最重要的作品。
抗戰開始後,詩人、作家對自己的創作進行了反思——空洞的熱情消失了,高調的吶喊變得嘶啞了,壹些詩人、作家回到了熟悉的題材,用新的審美眼光看待舊的題材,寫出了新時代的新作品。
擴展數據:
臧克家非常強調只寫自己熟悉的東西,這是他現實主義的壹大特色。在“時代的需要”和“熟悉自己”的關系上,他強調了對題材的熟悉。當然,隨著時代的變遷,詩人要熟悉過去新的不熟悉的生活,這才是完全的現實主義。
在他為《大地之歌》1946版所寫的序言《中間的壹場戰爭》中,他說:“我什麽時候才能停止對他們悲慘命運的擔憂、悲痛和憤怒,停止唱這樣難聽的歌?什麽時候,讓我為他們唱壹首快樂而解放的歌——中國農民,從道理上講,就像他們唱壹首悲傷的歌?”
他熟悉舊中國的農民,所以他寫舊中國的農民。但他也渴望新的人和新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