岑參(718?-769?),荊州江陵(今湖北江陵縣)人或南陽濟陽(今河南南陽)人,唐代詩人,與高適並稱“高岑”。
岑參出生在壹個官僚家庭。他五歲讀書,九歲為秀才,因為聰明,智慧早。天寶三年(744),岑參中進士,三年選後,授曹駿都指揮使,府兵,後兩次從軍,先任高仙芝幕府秘書,我駐安西公使,後任馮長青幕府判官,天寶末年我駐西北朝廷公使。在時,岑參為刺史(今四川樂山市),故有“岑史”之稱。大歷四年(769)秋冬,岑參卒於成都,享年52歲(51)。
在文學創作方面,岑參的詩歌擅長七言絕句,對邊塞風光、軍事生活和異域文化風情有著親切的感受,其中邊塞詩尤為出色。
岑參的作品詩歌勝過七言絕句。【12】詩意境新穎,風格奇幻,氣勢恢宏,想象豐富,文字瑰麗,激情四射,富有浪漫主義特色。他的詩歌題材涉及敘誌、答問、山水、遊歷,其中尤以邊塞詩為最——盛唐時期,岑參創作的邊塞詩最多,成就也最突出。
詩歌類型
山水詩
總結
少年時,岑參的山水詩清麗飄逸,頗似謝朓、何遜,但語言奇譎肅穆,意境新穎,如“山風吹空林,呢喃似有人”(《深秋行》),“長風吹草,野火燒盡桑葚”(《我寄匡梁主人》)晚年,岑參的詩歌迷茫,漸漸消沈。入蜀後,山水詩增添了奇異而強烈的特色,隱逸思想也在詩中發展。
時間分段
從時間上看,的山水詩創作可分為五個時期:嵩陽隱居時期、進京出京時期、兩次出塞時期、郭知州時期、史刺史時期。[13]
第壹,宋洋隱居。
開元二十年(732),十五歲的岑參遷居嵩陽(今河南登封縣),開始了隱居生活(時間不詳)。在這壹階段,岑參經常將大量明亮寧靜的意象吸收到自己的詩歌中,經過自然沖淡,詩風清新純凈。尤其是由於生活閱歷和智慧的缺乏,此時的岑參山水詩缺乏對世事滄桑的體悟和獨到的思考,沒有為了擺脫世俗的束縛而隱去山川的主觀動機。所以岑參當時寫的美景,完全來源於童年的審美直覺,是壹種純粹的審美。[4] [13]
第二,進出北京。
大約在開元二十五年(737),20歲的岑參為了成名而往返於北京和北京之間。在這壹階段,生活軌跡的變化給了岑參不同的審美體驗,豐富了他的詩歌創作風格。比如《拱北秋興致崔明雲》等詩,壹掃單純的描寫清幽環境的方式,選取喧鬧的意象,搭配冷色,在浩瀚無垠的空間中呈現出壹種蒼茫蒼涼的意境。總體而言,岑參的山水詩很好地完成了從山水畫到邊塞山水畫的準備和過渡。[4] [13]
第三,兩次走出堡壘時期
天寶八年(749年),岑參赴安溪任幕府秘書;天寶十年(751)初,岑參從邊塞回京,這是岑參第壹次去邊塞。這壹階段,岑參的山水詩著重描寫境界的遼闊,字裏行間都有濃濃的鄉愁,以憂傷為主調。此後,岑參過了兩三年半隱居的生活,在此期間,他創作了壹些優美典雅的山水詩。這些詩歌與岑參早期松陽山水詩的摹本壹樣,透露出岑參從邊塞歸來後所尋求的審美補償。
天寶十三年(754年),岑參再次前往要塞。進入北院後,岑參報國之誌被極大激發,在馮長青的賞識下,岑參將自己英雄主義的愛國豪情傾註到西域的奇山異水之中,帶著莫名的驚喜,帶來了許多邊疆奇觀,既享受了美景,又實現了山川之愛與民族之愛的高度統壹。
總的來說,岑參兩次下西洋所創作的山水詩(西域山水詩)對中國傳統山水詩具有很強的開拓意義。在題材上,岑參是最早廣泛描寫西域風光的詩人,真正將西域山水引入山水詩的關照範疇,為中國傳統山水詩註入了新的描寫元素;從風格上看,岑參的西域山水詩為傳統山水詩註入了英雄主義精神,突破了中國傳統山水文化的內向性。這兩個方面對後世西域山水詩產生了深遠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