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詩歌朗誦 - 詞的起源、發展、特點和格式

詞的起源、發展、特點和格式

產地:

詞始於南梁,形成於唐代,五代十國之後盛極壹時,至宋代達到頂峰,故俗稱宋詞。詞的形式特征是“聲調有固定框架,句子有破綻。”據《舊唐書》;"自開元(唐玄宗年)以來,歌手們混合了胡夷巷的歌曲."由於音樂的廣泛傳播;那時,城市裏有許多有天賦的音樂家,他們以唱歌為生。根據歌詞與音樂節拍協調的需要,他們創作或改編了壹些長短句歌詞,這就是最早的詞。

發展:

詞在宋代達到頂峰,元明衰落三百余年,清代重新進入發展狀態。在文學史上,詞以其獨特的音樂美、錯綜復雜的節奏、參差不齊的句法和強烈而深刻的情感表達成為壹種流行的文學體裁。

[詳細信息:]

1、唐:唐初流行的民間詞,是詞的萌芽階段。盛唐文人寫的屈字,基本都是工整的五言七語形式,有的是長短句。到了中唐,文人開始認真地依靠聲音來填詞。元末以後,文人詞逐漸增多,詞正式成為壹體。但此時文人使用曲調的範圍還是比較狹窄的。就現有資料而言,他們通常使用有限的十幾種曲調,如齊壹陵、易長安、揶揄、三臺等。但在語言方面,他們開始引入現代詩歌的語言,精致、簡潔、優美。這樣,文人詩詞的語言、思想、感情開始滲透到詞中,使得詞逐漸脫離了原來單純真摯、簡單傳神卻又粗糙粗糙的原始狀態,形成了正式的文人文學體裁。到了唐末,文詞以豐富的色彩、華麗的辭藻、細膩的手法描寫意象和心理,形成了香、柔、密、隱的藝術風格。這是文人詞趨於成熟的標誌。自文以後,越來越多的文人開始寫詞。

2、五代十國:靠聲音作詞是通行的做法。經濟文化最發達的西蜀和南塘,成為詩人聚集的兩大基地。《花間集》收錄了西蜀詩人的大部分詞。在西蜀花詞家中,韋莊成就最高;李靖、李煜和馮延巳是南唐最傑出的詩人。

3.宋代:詞發展到頂峰,成為與詩體相抗衡的完全獨立的文學形式。文學史上稱詞為宋,體現了宋詞作為壹代文學的重要地位。北宋詞的主流仍是沿襲晚唐五代,註重詞的抒情性和音樂性,如二言、張喜安等。他們刻意提煉,使詞的形式更加豐富,詞的語言更加精煉,詞的意境更加深刻,詞的風格更加細膩,特別是使詞的節奏更加細膩和諧。但北宋也有其他詩人,如蘇軾、柳永等,他們從詞風入手,著力於詞風改革。北宋初年,範仲淹的《漁父豪情》、王安石的《桂枝香》,揮灑淋漓,筆墨飽滿,基調寬厚蒼涼,境界寬廣悲壯,感情沈郁,拉開了以蘇軾、辛棄疾為代表的豪放詞作的序幕。之後,蘇軾在語言形式上有意運用詞的某些特點,自由流暢地表達生活中的各種生活情趣和感受。他不僅將原本屬於詩歌的“言誌”內容寫入詞中,還將詩歌中已出現的散文句式、詞語運用到詞中,豐富了詞的內容,改變了詞的形式技巧。另外,在蘇軾之前,音樂是詞的生命,音樂的特性重於文學的特性,所以和聲和音樂是詞的首要條件。蘇軾第壹次把詞從重樂的框架中解放出來,初步把詞從音樂中分離出來,使詞首先成為壹種文學體裁,而不僅僅是音樂的附庸,從而使詞在文學史上有了獨立的地位。杜南之後,詞人在各自的創作道路上以不同的態度和方式進行創作,對宋詞的繼續發展起到了不同的作用。李清照詞是北宋向南宋的過渡。李清照親身經歷了由北到南的社會變遷,她的人生經歷、思想感情都發生了很大的變化。相應的,她文字的內容、意境、色彩、聲音也發生了變化,從明亮清新到憂郁深沈的哀怨,但文字的本來面目始終未變。她的創作為南宋詩人如何用舊的形式表達新的內容樹立了榜樣。繼中期之後,壹代豪傑辛棄疾、姜夔形成了宋代詞的又壹個繁榮期。尤其是辛棄疾,不僅代表了南宋詞的最高成就,而且在整個中國文學史上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凱西北伐的失敗是南宋詞的壹個轉折點。此時詞創作的主題是詠嘆日常生活的感受和流連於自然風光,情調轉向悲涼。但這不僅僅是回歸傳統。經過長期的發展和許多詩人在許多方向的探索,詞在吸收了詩歌和散文的表現手法後,面臨著又壹次總結的機會。南宋後期的詩人在這方面發揮了很大的作用。他們雖然更註重傳統,但也對以往各派詩人的技法進行了篩選和整理,在詞的形式和語言技巧上做了新的概括。雖然他們的作品力度不夠,境界不夠開闊,但對詞的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

4.元:承襲宋,成就斐然,但也出現了不少詩人,其中不乏佳作。元詞的創造可以分為兩個階段。第壹階段包括元朝統壹前蒙古時期出生的詩人的創作。這壹階段的詩人有元好問、陸文貴、張芝涵、劉敏等。因為他們大多有亡國和戰亂的經歷,所以他們的詩最有價值的部分就是表達了對祖國的思念之情,表達了世態變化帶來的荊棘和駱駝的感覺。第二階段包括元統壹後至元亡前出生的詞人的詞作。這壹階段的詩人有於吉、王旭、張羽、薩杜拉、張謇等。他們是忽必烈變法後出生的,沒有經歷過太多的戰爭。他們詩歌的主要內容是探討行裝的起源和贊美半隱半俗的生活。此外,元詞中還有相當數量的道教詞,約占總數的七分之壹。這與金元時期新道家的隱逸社會性質以及道士多與知識分子交往密切相關。這些詞的成就也不高。總的來說,元詞在思想上和藝術上達到完美的數量很少,整個創作形勢在走下坡路。?

5.明:明代詞仍在衰落。但也有壹些詞人在詞界頗有影響,留下了壹些佳作。明初,劉基、楊基、高啟等人遭遇政治挫折,其詞自成壹派,各具特色,宋元遺風猶存。明中葉以後,詞風衰落。楊慎、王士禎、湯顯祖等人創作了很多作品,但都不是作家。到了楊慎創作的時候,出現了許多與運動不協調的地方,實際上把明詞引入了歧途。此時,詞的創作已逐漸式微。明末,由於社會變遷,給詞的創作帶來了壹線生機。陳子龍和夏完淳死於清朝。陳子龍的詞富於風騷意味,寓意深刻。他的早期作品浪漫華麗,婉約婉約,後期作品柔情悲愴,自然神韻,韻味無窮。他把元明時期幾近消亡的詞翻了過來,可以算是明詞的集大成者。?

6.清代:詞經歷元明衰微,清代再度興盛。這種變化與時代的變遷密切相關。傳統上,詞和散曲比詩歌更輕松,貼近日常生活,情感清新。與散曲相比,詞更高雅,散曲語言犀利、新穎、俗麗、活潑,接近口語。元明詞的衰落,實際上是散曲取代詞的結果。散曲的語言風格並不適合清人內斂、雅趣的文人。另壹方面,清詩雖然多種風格並存,但從清初開始,重學、知識化的趨勢明顯。這也造成了詩歌抒情功能上的缺陷,需要從其他文體上彌補。詞的繁榮是對詩的補償。清初主要詩人中,漢族詩人有陳維崧、朱彜尊,滿族詩人中以納蘭性德最為著名。

特點:?

詞是壹首抒情詩,是壹首可以用音樂歌唱的樂府詩。它嚴格的節拍和形式上的各種特點是音樂的要求所規定的。

格式:?

文字大致可以分為三類:(1)小令(58字以下);(2)中音(59-90字);(3)長調(91字以上)。這個方法是明朝強加的,不科學。宋人把詞分為四類:序、引、近、緩。但是,這種方法也有分類不是很清楚的缺點。簡單來說,序就是小序,報價和近似合同等於中調,慢字就是所謂的長調。(梁祝60首,江城子70首,但都屬於宋代的靈詞)敦煌曲子詞已經有壹些中長調了。柳永在宋初寫了壹些長調。蘇軾、秦觀、黃庭堅等人紛紛效仿,長調迅速從萌芽走向高峰。長調的特點,除了字數多,就是韻腳普遍稀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