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詩歌朗誦 - 關於思政課的十點體會。

關於思政課的十點體會。

今天,由於地球資源有限,世界各航天大國紛紛踏入外太空,太空廣闊,擁有豐富的太空資源,如高真空、太陽能、月球、微小行星等等。以下是我個人的思政課復習經驗,希望對妳有幫助!

關於思想政治課的幾點思考1

2022年4月16日是壹個激動人心的日子,壹個值得紀念的日子,壹個讓千千萬萬在千千的中國人激動不已的日子!這壹天,三位偉大的中國航天員回到了祖國的懷抱。

“炸彈”返回艙安全著陸,我的心快要跳出胸膛,漸漸平靜下來。“01,感覺不錯!”“02,感覺不錯!”“03,感覺不錯!”聽到這些話,我心裏的壹塊石頭終於落了地,高度緊張的大腦也放松了下來。“呼——”沒事,沒什麽大不了的。

看啊!返回艙像壹個大椰子,帶著黃色的傷痕,穩穩地矗立在內蒙古東風著陸場。巨大的紅白相間的降落傘已經與返回艙分離,不時有冷風吹來,吹到它的壹角。

十多分鐘後,01—翟誌剛成功出艙,被醫護人員擡上蓋著被子的長沙發,向大家揮手致意,在掌聲中上了醫護車。然後摘星星的媽媽王亞平帶著對女兒的承諾——壹顆星星和壹個微笑走出了機艙。隨後03-葉廣福也走出機艙,分別上了醫療車。新聞報道:“2022年4月16日0時44分,神舟十三號飛船與空間站核心艙成功分離。而他們在太空待了183天。”

我們應該好好招待他們,作為我們回到地球的第壹頓飯。王老師說:“三位航天員返回地球後的第壹頓飯是:饅頭、小米粥、醋溜土豆絲、醋溜大白菜、黃瓜、西瓜等。”哇,多麽豐盛的壹餐啊!

看完視頻,我被深深感動了。宇航員需要不懈的努力才能進入航天員大隊。航天員讓中國的聲音響徹太空。我也想好好學習,聽好每壹堂課,做好作業。讓夢想和努力齊飛,讓奮鬥和榮耀同色,向著遙遠的星辰大海出發吧!

關於思想政治課的思考之我見2

2022年4月16日上午9點,那是壹個激動人心的時刻,那是壹個讓全國人民激動的時刻,那是壹個“神舟十三號”重回母親懷抱的時刻!

看啊!《神十三》正在穿越大氣層!被紅色、白色和藍色的火焰包圍...各種憤怒緊貼著飛船。與返回艙失去聯系的速度更快了...“呼”終於沖出大氣層,直直地奔向地球“母親”。漸漸地,天空中閃過壹道白光,返回艙沖到了我們眼前。

聽著!降落傘“砰”地壹聲落在返回艙頭上,在天空中盤旋。“華……”直升機立即起飛,按照廣播坐標迅速沖過去,仔細搜索。“邦”和“沈13”順利降落在內蒙古東風著陸場,四周塵土飛揚,覆蓋著來自太空的專屬塗裝。話筒裏響起了熱烈的掌聲——“01感覺不錯!”看啊!翟誌剛率先出艙,和大家開心地揮手,蓋著毯子,趴在架子上,對著話筒說話,做“太空總結”。然後,02-摘星星的媽媽王亞平,03-第壹個遨遊太空的人葉廣福,依次出艙——“感覺不錯”。

“太好了!”我從沙發上跳起來,舉起雙手,松了壹口氣。

“是的,我們在中國很強大!我們看到的是三名宇航員。其實小的看到了航天局,大的看到了中國6543.8+04億人的夢想!”母親坐在那裏,熱血沸騰地說。

4月16日上午9點,經過183天的太空旅行,“感覺不錯”成功乘組回國!這是我國首次采用快速著陸方式,比“神舟12”快近20小時,比俄羅斯快8分鐘!”新聞主播大聲而激動地宣布。

我覺得我需要多加點油,上課不能走神。不然長大了怎麽為祖國做貢獻?雖然我們的太空技術已經領先。但是,空間很大,現在的我們,就像宇宙中的小螞蟻,都在努力往高處爬。我相信有壹天,我們的足跡會傳得很遠很遠,成為宇宙中的壹個亮點。

思想政治親身體驗第三課

這是壹個讓我們中國人激動的日子。2022年4月16日零時44分,中國載人飛船與空間站核心分離。三位太空英雄從茫茫宇宙中歸來。

看啊!壹艘載人宇宙飛船像壹顆巨大的子彈壹樣飛入大氣層。

中央電視臺的女主持人正在和葉老師談話。女主人不解地說:“宇航員現在還好嗎?”葉老師說:“應該感覺還好。妳看,鏡頭裏有壹個宇航員閉著眼睛,還有兩個人在看報紙。”此時央視發來“感覺良好”“各方感覺良好”“地面和空中隊伍請迅速準備。”

這時,飛船打開,降落傘緩緩降落。這時,只聽壹聲炸雷,壹片黃沙像煙霧壹樣籠罩著飛船。這時,5架直升機和長長的車隊飛快地跑了過來。當硝煙散盡,我看到《火星人戰爭》這本書裏的火星飛船此刻站在我面前。這艘飛船看起來又像個蜂窩,但比它結實多了。

第壹個出來的,翟誌剛。醫務人員把他擡出了宇宙飛船。他激動地說:“我自我感覺良好。我為我的祖國感到驕傲。”這時響起了掌聲,我激動地跳了起來。第二個是王亞平阿姨。她高興地說:“我們回到了祖國的懷抱,我們向大家報了平安。我們真的很幸福,非常幸福!”她又高興地說:“摘星星的媽媽回來了!”“原來王亞平阿姨說要摘壹顆星星送給女兒和同學。第三個出艙的人是葉廣福。他揮揮手,向人群致意,並豎起大拇指。他是最年輕的宇航員,這真令人欽佩。

壹些野生動物也來看熱鬧,女主人說:“動物們也來看百年壹遇的宇航員歸來。”聽到這些話,我們全家都大笑起來。

視頻結束了,我們還在思考。爸爸說,我們的祖國太強大了,中國把上天的神話變成了現實,飛天夢永遠不會減肥,科學夢的張力是無限的!

而且我知道,只要我們敢於夢想,敢於追求,努力學習,成就夢想和未來的齊飛,用智慧和汗水打造自己的夢想飛船,用學習做燃料,我們就壹定能飛向浩瀚的宇宙!

思想政治課之我見4

天宮課堂第二課由航天員王亞平、翟誌剛、葉廣福授課。他們演示了太空中的“冰雪”、液橋、水油分離、天空中的拋物線實驗等實驗。

我覺得最神奇的是液橋演示實驗。王亞平拿著兩個透明的塑料板,葉廣福分別在塑料板表面擠水。隨著兩個塑料板塊逐漸靠近,水在板塊之間連接了壹座“水橋”。奇跡般地,王亞平隨後將塑料板放在壹起,輕輕壹拉,“水橋”依然沒有斷。

科技興則昌盛;科技強,國家強!“浩瀚宇宙”“宇宙飛船”不再是我們筆下跳動的文字,而是已經逐漸實現的太空夢!我們不僅要贊美中國航天,更要為自己加油,努力學習,實現我們的航天夢!

與深邃浩瀚的宇宙相比,人類的生命短暫而渺小。但正是因為生命和夢想的存在,孤獨的宇宙才充滿了生機和意義。追夢不僅需要仰望星空的科學理想和精神,更需要腳踏實地、勤勤懇懇的實踐。來吧,孩子!今天年輕沒必要害怕,總有壹天會見到妳的!

思想政治課個人體會5

楊洋

3月23日下午,“天宮課堂”第二堂課在中國空間站正式開講並直播,神舟十三號航天員翟誌剛、王亞平、葉廣福授課。這是中國空間站的第二次太空講座,也是中國宇航員的第三次太空講座。這是中國航天事業的壯舉,不僅標誌著中國已經能夠熟練運用載人航天技術,也意味著中國航天科技再次向教育領域伸出橄欖枝。

古往今來,中國人的“飛天夢”從未斷絕。65438年6月+10月65438+2000年6月淩晨,神舟十三號載人飛船從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發射升空,開始了中國最長時間的載人飛行。夢想成真,中國再次踏上了探索太空的征程。壹次次的探索,壹次次的突破創新,壹次次的星海征程,都離不開壹代代航天人的不懈奮鬥和艱辛,離不開祖國背後的大力支持。深深體會到生在新中國,長在國旗下的幸福和自豪。出生在中國,見證百年,見證夢想成真,多麽幸運!

思想政治課個人體會6

趙世瑜

天宮課堂的太空教學無疑是中國航天事業的壯舉,不僅標誌著中國已經能夠熟練運用載人航天技術,也意味著中國航天科技再次向教育領域伸出橄欖枝。

這壹次,中國航天員在遙遠的太空傳遞科學知識,用各種太空實驗向世界展示宇宙的魅力,激發了無數學生對神秘太空的興趣。老師,傳道授業解惑。通過太空教授科學知識是人類歷史的壯舉。

從“兩彈壹星”、“嫦娥奔月”,到“北鬥”指路、“天宮”攬勝、“田文”探火,再到“神舟”系列遨遊天際、“xi和”追逐太陽...壹次次突破,壹步步推進,中華民族對太空的探索從月球、火星延伸到了太陽;就中國人民的眼睛而言,他們仰望的是璀璨的星空,搜尋的是暗物質和引力波,甚至是太空中更深的未知領域。越來越多的中國航天人物在浩瀚的太空中,把中華民族對浩瀚星空的浪漫情懷,譜寫成探索太空的現實主義詩篇。

關於思想政治課的幾點思考

薩倫圖亞

中國作為壹個大國,正在壹步步實現自己的飛天夢想,但航天事業需要接班人。太空教學就是讓孩子熱愛太空。首先,讓他們親近和了解空間。進壹步激發廣大青少年對空間的向往和學習科技知識的熱情。通過天地對話,將神秘的航天科技逐漸滲透到全民科普教育中,讓民眾對航天與生命的關系和作用有更深刻的認識,進而更好地理解和支持航天事業。

“太空教學”開辟了科技與學生面對面教學的新途徑。這是壹次全新的教育改革,必然會啟發學生在社會領域面臨更多的教學方法。辦好教育不僅是學校的責任,也是全社會各領域的責任。我們都知道這壹責任,但這還遠遠不夠。今天,太空教學已經邁出了壹大步。我堅信,這壹偉大的步伐必將導致更多領域的社會教學,這必將成為中國教育改革的全新內容,社會教育的神聖職責必將得到很好的落實。

思想政治課之我見8

王鍇贊

2022年3月23日,“中國空間站天宮課堂”再次舉辦直播課。又壹次,在老師的陪同下,我們看了壹堂精彩的太空科學課。在中國空間站工作的三位航天員再次當起了老師,在遙遠浩瀚的宇宙中為我們講解和演示了壹個又壹個精彩的科學實驗。而這些實驗原理與我們的日常生活和學習是如此的貼近。比如牛頓第壹定律,這是力學中的經典定律,描述了壹個物體在不受力的作用下,總是保持勻速直線運動或者靜止。然而,在我們地球上的日常生活中,重力無處不在,這就導致了物體總是受到力的幹擾,我們很難想象或看到牛頓第壹定律應該呈現的現象。在這次太空授課中,宇航員將手中的“冰墩”向前拋去,這樣我們可以清楚地看到,它以相同的速度向前漂浮,並保持勻速直線運動,直到被宇航員接住。這顯然是因為幾乎沒有重力的影響。在太空艙的理想實驗室裏,牛頓第壹定律被宇航員簡單而成功地驗證了。想必如果牛頓看到自己的智慧結晶在300多年後終於得到驗證,壹定會誇我們的航天老師。

太空“冰雪”實驗、液橋演示實驗、水油分離實驗,都和太空拋物實驗壹樣神奇精彩。航天員與地面師生在課堂上的互動,從天上到人間,從人間到天上,跨越了時空的天宮課堂,讓我們在遠近感受到了科學的無窮魅力!

成功的航天教學,彰顯了中國航天事業的飛速發展,從古老的飛天千家萬戶的嘗試,到新中國第壹顆人造衛星東方紅壹號的成功發射;從“嫦娥登月”到“探天探火”,神舟載人航空的壹次次成功,預示著中華民族千百年飛天夢想的不斷實現。我們在贊嘆中國航天飛速發展的同時,也贊嘆壹代又壹代航天人的不懈努力。這壹切都離不開強大祖國的支持。為了實現更多的夢想,讓祖國更加富強,我們中國少年也會努力,堅持不懈。

思想政治課親身經歷9

孔翔許樂

今天,第二次太空講座來了個驚喜。太空中的三名宇航員——翟誌剛,王亞平和葉廣福——再次出現在班級的大屏幕上。他們久違了,很善良。這次講座的內容也更加高級,讓人心生向往。

正式上課前,聽說過“液橋”的實驗。因為沒有字幕,也不知道風景怎麽樣,所以開始期待這個神秘的實驗。好在這個實驗沒有依賴它,很快就為我揭示了“液橋”實驗。王亞平老師拿著兩個液體橋板,其中壹部分像普通的玻璃板,然後在上面擠壹個水球,讓它們面對面,把兩個水球板連起來,然後稍微拉開。水仍然沒有分離,看起來像壹座橋,這就是液體橋。但是,看起來很生動。據王先生說,這是由於水的表面張力。在地面上,在重力的影響下,水的表面張力可以忽略不計,所以不可能形成液橋。在空氣中,很容易形成液橋。

另外,另壹個油水分離實驗也引起了我的興趣。實驗的初始形式是密度較大的水在密度較大的油下面,兩者還處於分離狀態。搖晃之後,地面上的同學手裏的水油開始逐漸分離,而太空中的水油仍然是混合的,並沒有分離的意思,大概是特殊區域的“任性”吧。但是我們如何在太空中將油和水分開呢?通過實驗可以發現,水和油的密度在空間上並沒有發生變化,仍然是水的密度>:油的密度,所以可以通過旋轉和離心來分離。在葉廣福老師的示範中,確實是油水分離,小原理可以發揮大作用。

天上三位老師再次以天地對話的方式授課,地面和空中同時進行,神奇而有趣。這也激起了學生們的太空夢。希望我們也能“九天航行,五洋捉鱉”。像三位航天員壹樣,“壹日大鵬隨風起,九萬裏”!

關於思想政治課的幾點思考10

金子山

上次錯過了天宮課,這次很幸運的趕上了。我對太空中的實驗非常好奇。當我談到太空時,我不得不考慮宇航員的失重狀態,重力,以及讓我抱怨的物理學。也許天空課能重新喚起我對物理的壹些興趣。

在太空中,水油可以結合在壹起,長時間不會分離,需要靠水油密度的震動才能達到陸地上的狀態。拋向太空的物體可以沿著軌道在兩個人之間穿梭,失去重力的物體永遠不會掉下來。還有通過玻璃板之間的水滴搭建橋梁的實驗...空間站裏的實驗好像都和物理有關,物理只是我“有問題”的科目之壹。

宇航員能告訴我們太空中的物理現象,說明宇航員有足夠的物理知識。提問環節,很多同學都提到了自己的夢想,壹瞬間,我想到了自己的夢想。設計師雖然與空間物理無關,但還是想認真儲備物理知識。關於設計師有很多方面,比如服裝、建築、廣告等。最吸引我的還是服裝。

在各大品牌的走秀中,創意不僅體現在服裝上,也體現在秀場的特色上。我想如果有壹天把物理學中的磁場和引力帶入到節目中,還有比用知識裝飾更獨特新穎的點綴嗎?另外,我覺得如果以後能利用我們的知識去設計或者改進特殊的面料,比如本屆冬奧會運動員穿的運動服就有防切割保暖的功能,安踏中國風的設計外觀想必大家都很熟悉。壹件衣服由內而外在宣傳自己的祖國。我覺得和在體育場裏得獎,做科學實驗,研究天文學壹樣重要。

“未來在我們手中。”壹個物體可能會離開地球,失去地心引力,但心不會離開夢想的吸引。心到山海,就能對得起愛情,我想就算不夠整個宇宙,也要在自己的星際中發光。

這就是這門課帶給我的。

《思政課回顧》個人經歷相關文章十篇;

★ 800字(壹般11)來自上壹次奧數思政課的復習。

★精選10文章來自大學生疫情防控思政課。

★ 5個人點評思政大學課堂

★ 2021別忘了9月18日上壹次思政課的經歷。

★精選5篇思想政治教育“全方位”課堂課程的思考與體會。

★ 2020疫情防控思想政治教育心得:最新5篇學生作文

★思想政治教育最新2020課‘疫情’有5個學習心得。

★思想政治課應對疫情復習5篇心得體會

★觀看疫情防控思想政治課的體會

★ 2021最後壹堂奧數思政課的最新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