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懦弱的十年”:50年代,右翼保守勢力沖擊30年代的激進傳統,很多人從關心社會進步轉向關心個人私利。這10年被稱為“懦弱的十年”或“沈默的十年”。這壹時期出現了壹些作品,把資產階級描繪成正面人物,主張服從權威,如《穿灰色法蘭絨衣服的人》(1955)。這類作品試圖維護既定的價值標準和現存的社會秩序,很快就失去了影響力。另壹方面,阿瑟·米勒(1915 ~ 2005)等作家抵制麥卡錫主義,繼續用作品抨擊社會不公。
“垮掉的壹代”:20世紀50年代沈悶的政治氛圍讓很多年輕人窒息。他們吸毒,群居,用頹廢放縱的生活方式表達抗議。他們中的壹些人把這種生活和情感寫進文學作品,這就是“垮掉的壹代”文學。這類文學經過60年代的發展,在國內民主運動高漲的背景下,又增添了壹些政治色彩。但對他們中的許多人來說,東方宗教和東方哲學更有吸引力。“垮掉的壹代”在詩歌創作上更加活潑,恢復了美國詩歌朗誦的傳統。
“黑色幽默”:進入60年代後,人們對生活中的非理性、異化現象有了更深刻的認識。有些作家在作品中,用誇張、超現實的手法,將歡樂與痛苦、荒誕與恐怖、溫柔與殘忍、荒誕與古怪與莊重混合在壹起,讓讀者哭笑不得,感到不安,從而對人生有更深刻的理解。作者對世界前景的看法常常是悲觀的。這就是“黑色幽默”文學,代表作品有海勒(1961)的《第二十二條軍規》等。
有人把阿爾比的作品(1928 ~)列入“黑色幽默”派。阿爾比是美國荒誕派戲劇的代表人物。他的喜劇沒有什麽搞笑或幽默的地方,但在讓讀者感到不安這壹點上與“黑色幽默”是壹致的。這說明荒誕派戲劇和“黑色幽默”小說之間有著血緣關系。
“非虛構”:20世紀六七十年代,出現了“新新聞報道”或“非虛構”的新文體。有些作家認為現實生活的陌生程度已經超出了作家的想象。與其虛構小說,不如寫小說描述引起社會轟動的事件。這種體裁允許記者在描述事件時混合自己的觀察和想象,也可以采用各種象征手法。這類作品比壹般的報告文學更細致,包含作者的觀察和想象,更具有作者的個人色彩,藝術感染力強,如卡波特的《謀殺》(1966),梅勒的《劊子手之歌》(1979)。
猶太文學:猶太作家在當代美國作家中占有相當大的比重,猶太文學幾乎可以被視為壹種“亞文化”或“文化支流”。猶太文學作品普遍具有歐洲古代文化和美國現代文化的雙重色彩,兩種文化的沖突與融合增加了猶太文學的復雜性。宗教思想和對同胞的屠殺讓猶太作家感到愧疚和內疚,歷史的命運讓他們感到漂泊和仿徨,美國異化的社會也讓他們感到找不到歸宿。因此,尋找“自我本質”成為他們作品中突出的主題。代表作是貝洛(1915 ~ 2005)的《奧吉·馬奇歷險記》。其實這是猶太民族確立民族地位和民族尊嚴的壹種表現。20世紀70年代末,代表相對較新的西方思想體系的貝洛和屬於意第緒文化傳統的辛格(1904 ~ 1991)相繼獲得諾貝爾獎,說明猶太文學在美國文學中的重要性。其他重要的猶太作家還有馬拉默德(1914 ~ 1986)和羅斯(1933 ~)。
黑人文學:戰後黑人文學更加成熟。拉爾夫·埃利森的小說《看不見的人》(1914 ~)和鮑德溫的散文都達到了壹流文學的水平。他們以更微妙、更深刻的方式表達了對種族不平等的抗議。他們想讓人們意識到黑人擁有所有的人性。這壹時期,女詩人關布魯克斯(1917 ~)的詩作受到廣泛贊譽。劇作家羅蘭·亨茨伯裏(1930 ~ 1965)的戲劇《陽光下的葡萄幹》(1959)創造了百老匯上演黑人戲劇的紀錄。勒羅伊·瓊斯(1934 ~)是新壹代黑人詩人。他給自己起了另壹個穆斯林名字,以示對美國文化的蔑視。
南方作家:這壹時期南方文學仍在發展。老作家福克納、波特(1890 ~ 1980)、韋爾蒂(1909 ~ 2001)仍有重要作品。新的作家不斷湧現,比如斯泰倫(1925 ~ 2006)、奧康瑙爾(1925 ~ 1964)、麥卡勒斯(1917 ~ 1967)等等。他們不再從歷史傳說中尋找題材,而是關心南方人在現實生活中的精神苦悶。譚·威廉姆斯(1914 ~)是戰後著名的南方劇作家。他的《玻璃動物園》等作品通過人物的性變態表現了生活的不幸和空虛。
紐約作家:紐約作家沒有南方作家那樣的心理因素。人們把它們放在壹起,是因為它們都為紐約的幾家雜誌(政黨評論、紐約書評和紐約人)撰稿,這些雜誌發表的評論和小說往往對美國文學的時尚產生影響。利·特裏林(1905 ~ 1975)和馬·麥卡錫(1912 ~)是頗有見地的評論家,約翰·契弗(1912 ~)和厄普代克(65438)。
個性化詩歌:在這壹時期,美國出現了許多詩歌流派,如垮掉派、黑山派、紐約派、具象派、自白派和新超級派。
馬克思主義現實主義”。這些派別各有各的見解,但他們的相似之處都是試圖擺脫艾略特“非個人化”的影響。新壹代詩人直接表達思想,突出個人因素,有壹種“現代性”。他們強調美國特色,不再把倫敦作為英語詩歌的中心;他們幹預政治,不再以超脫事物為榮;他們反對權威,蔑視傳統規則。他們的詩描述了吸毒、性(包括同性性行為)、精神分裂癥和對自殺的依戀。這壹切都可以看作是對西方機械化、標準化、非人化社會的反叛。
理論與批評:戰後,“新批評”的力量逐漸衰落。20世紀60年代,隨著各種激進運動的興衰和來自歐洲的“新左派”思潮,學術界重新研究馬克思主義,馬克思主義與弗洛伊德心理學相結合的理論命題再次出現。與此同時,結構主義理論在學術界開始流行。
這壹時期,作家傳記的文體比較繁榮,有許多詳細的評論。《亨利·詹姆斯傳》(1953 ~ 1972)五卷本比較有代表性,作者是李·阿迪勒(19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