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長海
程增厚先生的文章《雨果是中國人民的偉大朋友》詳細介紹了雨果與中國人民的友好交往,看了很有啟發。但在描述雨果作品在中國的傳播時,有所疏漏。根據我個人的了解,我想做以下補充。
雨果的名字第壹次引起中國讀者的註意是在1902年。165438+10月這壹年,梁啟超在橫濱創辦了中國第壹份小說雜誌《新小說》。第二期的插頁,印了兩張外國大作家的照片,壹張是英國的拜倫,當時翻譯成拜倫;另壹個是雨果,當時翻譯成俄羅斯。
雨果的生平和作品最初是由在東京的中國留學生馬用文字介紹的。1903年3月27日出版的《新民叢報》第28期,有壹篇他寫的《壹部歐洲研究的電影》,第三節是《19世紀的兩位大作家》,講的是拜倫和雨果的內容。馬寫道:
如果下雨(壹個嘈雜的俄羅斯-原文如此。作者)是法國壹位偉大的作家,也是壹位真正熱愛自由的名人,壹個國家的囚徒,壹個黨。他是英國偉大的作家,也是偉大的軍人,偉大的俠客,哲學家,慷慨的家庭。如果二兒子,讓人傾心,讓人崇拜,讓人仰慕,讓人太累。
接著,馬介紹了雨果的詩集,包括五* * *本,分別是:短歌與民謠、東方本、懲罰本、靜觀本、歷代傳說、壞年景,還介紹了雨果的小說,分別是《巴黎聖母院》、《悲慘世界》和雨果的戲劇。雖然只介紹了書名,而且都是法文原著,但是足夠詳細了。然後,簡單敘述壹下雨果的生平。這段話雖然只有300多字,但卻是當時乃至後來10-20年,至少是五四運動之前,唯壹壹篇介紹雨果的文章。
更重要的是,雨果年輕時的愛情故事和他與情人阿黛爾的情書深深打動了廣西遊子馬的心。他把雨果壹首回顧當年朦朧愛情的詩翻譯成中文,作為上述文章的結尾。難得的是,馬用中國傳統的舊詩形式來翻譯,他選擇了對仗嚴格的七律來完成。這首詩如下:
這是壹本給年輕人看的美德書,現在卻淚流滿面。斜風斜雨增加人的年齡,歷史上的事情總是虛的。百年銘記情,十年去國難。廣闊的天國向何處去?世界就像壹場夢!
這首詩顯然已經失去了法國詩歌原有的味道。兩個民族文化背景不同,產生隔閡,這是可以理解的。尤其是馬運用嚴格的對仗表現手法,體現了原詩的格律,反而增加了這首詩的中國文化特色,如“斜風斜雨”的對聯,壹直為壹些名家所稱道。南社詩人、詩評家高旭特別稱贊這首詩,說馬的翻譯“頗奇新奇”,詩人“有壹種特別的擁抱,溢於言表。”(見高旭《論無盡孤獨的詩》)。
馬翻譯的這首詩是雨果作品首次進入中國的範例。三個月後,魯迅翻譯了《傷逝》,半年後,蘇翻譯了《悲慘世界》。
1912年,就讀於上海震旦學院的青年學生高軍,利用暑假在家完成了壹項作業,翻譯了雨果的另壹首詩:送給彼得。全詩* * *五首。他把這五首譯好的詩拿給他的表哥姚世子看,姚世子喜出望外,壹邊吟誦壹邊贊嘆。立即將其收入自己的《劍笛樓上的詩》並寄給上海太平洋日報副刊發表,公開推薦給廣大讀者。全詩如下:
年輕人最難找,不要羨慕年輕人。風華正茂有多難,悲喜生怨。笑比眼淚更虛偽。
如果妳還年輕,妳不知道如何去擔心。誰在乎妳什麽時候去?像壹股長風,奔向無限。歡呼聲漸漸遠去,海鷗漸行漸遠。
不要太難過去想它。妳在早晨,春風是壹個秘密。花開始盛開,但需要時間去攀爬。
時間長了,雲兒多後悔了。交朋友要有勇氣,用言語護住雙手。喜怒哀樂多,嘆不忠。
生活是艱難的,歡樂是有趣的。好看的外表,明亮的眼睛。眼快亮了,心也準備流了。娛樂快樂,不要愁眉苦臉。
這五首詩的翻譯,雖然也是舊體詩的形式,但因為風格古,在語言運用上有更大的自由度。內容在gracefu也是喜人的,是“感動”(姚世子語)。與魯迅和蘇從英文翻譯雨果的作品不同,這首詩是直接從法文翻譯過來的,因此在很大程度上保留了原文的風格。
這首詩的譯者,高俊平,名叫平子。江蘇松江金山人,出身書香門第。高吹萬叔,高兄,姚世子堂弟,都是現代詩壇名人,南社中堅。每所高雅的學校都有代代相傳的詩集。他翻譯這首詩的時候才24歲。更令人驚訝的是,他就是中國的天文學家高,他將來會聞名於世。月亮上有壹座山峰,就是以他的名字命名的,可以成為中法文學中的佳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