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漢語詞典 - 拿破侖對中國的預測是什麽?

拿破侖對中國的預測是什麽?

拿破侖的“中國睡獅”論

1793年,英國派遣馬戛爾尼使團訪華,渴望打開中國的貿易門戶,但遭到乾隆皇帝的拒絕。1816年2月8日,英國再次派阿米什率團訪華。阿米什壹行到達天津後,因不願向嘉慶帝跪拜,聲稱“正、副使節身體欠佳”,被中國政府驅逐出境,拒絕入宮。

在回家的路上,他經過聖赫勒拿島,艾姆斯·德拜遇到了拿破侖。阿米什認為,只有通過戰爭敲開中國的大門,拿破侖才輕蔑地評論說:“與這個龐大而富庶的帝國作戰,是世界上最大的愚蠢。”“壹開始妳可能會成功,妳會奪取他們的船只,摧毀他們的軍事和商業設施,但妳也會讓他們知道自己的實力。他們會想;他們將建造船只並裝備火炮。他們會從法國、美國甚至倫敦請來槍手,組建壹支艦隊,打敗妳。”

阿米什反駁說:“中國是壹個強大的表面背後有粘土腳的巨人,它非常虛弱。”拿破侖認為中國並不弱小,而是壹頭沈睡的雄獅。“從今天的角度來看,獅子睡著了,連蒼蠅都敢落在它的臉上尖叫幾聲...中國壹旦覺醒,世界將為之震驚。”這句話迅速傳遍歐洲,乃至全世界,產生了強烈的轟動效應,直到今天。

從拿破侖的遠見卓識中,我們可以看到中國巨大的勢能。但是很可惜,中國人往往容易睡著,經常躺在成績上,結果壹次又壹次被侵犯。拿破侖預言後的幾十年,英國對拿破侖的預言仍然諱莫如深,不敢輕舉妄動。然而,在壹次又壹次的嘗試,壹次又壹次的了解中國的真相之後,英國在1840年悍然發動了鴉片戰爭。

清政府的軟弱大大出乎侵略者的意料,中國從沈睡中醒來的時間也大大出乎人們的意料。自英國入侵以來,中國壹次又壹次被外國列強蹂躪,卻始終難以醒悟。洋務運動的領導人對清政府的政治制度仍然抱有很大的幻想,認為中國只需要學習西方的先進技術。康有為領導的改革,幻想著光緒皇帝能有日本明治維新壹樣的改革效果。孫中山領導的辛亥革命,在舊軍閥中對帝國主義還抱有很大幻想。五四以後,中國最先進的人才開始覺醒,提出徹底的反帝反封建思想。此時,拿破侖1816的預言正好是壹百年。

拿破侖為什麽不打中國?

叱咤風雲的壹代拿破侖,1815滑鐵盧戰役失敗後,被流放到英屬南大西洋的小島聖赫勒拿島,葬於此。這壹事件至今仍有反響。遠在1502年,葡萄牙人第壹次到達聖赫勒拿島,這個小島曾經被荷蘭人占領,被英國東印度公司占領。19世紀成為英國殖民地,受英國總督管轄。直到2006年7月,島上人口為7502人,華人和印度人占25%。

這部小說是針對拿破侖和中國的。

1998年春,法國作家勒內·韓的《聖赫勒拿島上的壹個中國》(中譯本改名為《乾隆與拿破侖的遺產》)出版。韓,中文名字叫,於1930年出生於法國。他的生父韓寒和生母張都是在中國的留學生。他們於1934回國,但將兒子韓托付給壹位法國農民高多寄養。韓畢業於法國著名的國立政治學院,後來成為國家電視臺3臺的臺長。在勃艮第出版自傳體小說《壹個中國》,獲得法蘭西學院文學獎和扶輪國際文學獎。

《聖徒》中的主人公俞軍經歷了三個朝代:乾隆、嘉慶和道光。1810年,40歲的俞軍被嘉慶皇帝派遣到東印度公司的壹艘商船上在英國探索真理。然而,所有的錢都被英國水手偷走了,並被趕下了船。他成了聖赫勒拿島上的奴隸,遇到了拿破侖。1821年,拿破侖病逝。俞軍自告奮勇為拿破侖守墓20年,直到拿破侖的遺骨運回法蘭西才離開這座島嶼,回到闊別30年的故鄉中國熱河。

另壹部小說是拿破侖的《中國間諜》,法國博士布魯恩2010寫的。故事時間是1815 10,拿破侖被押送到聖赫勒拿島,直到5月去世。島上600多名廣東人由三位年長的首領管理,所有的規矩都和清朝時壹樣好。嘉慶帝老師的兒子陳進,年輕時陪伴嘉慶帝。

他接受了皇帝的旨意,來到島上秘密收集英國情報。拿破侖和從中國回來的英國使節阿米什談中國的時候,陳進就在。他聽了拿破侖的話,認為拿破侖可以成為大清國的盟友。從此,他成了拿破侖的耳目,在假裝不懂外語的掩護下,為拿破侖收集情報。拿破侖也很信任陳進,把打敗英國人的機會教給了他。拿破侖還愛上了壹位中國領導人的侄女易蓮,這位美麗的姑娘成了拿破侖最後的情人。

歷史上曾有23位光復人士在囚禁拿破侖的房間裏工作。

為什麽法國小說都是針對拿破侖和中國的,因為歷史上也有過類似的真實事件——

1810年,東印度公司從廣州黃埔運送數百名苦力到聖赫勒拿島當建築工人。拿破侖被囚禁在聖赫勒拿島時,曾設宴招待路過的英國海軍軍官巴塞爾·霍爾船長。當時,拿破侖指著窗外花園裏的中國園丁對霍爾說:“妳看,這些人都很善良。他們有天賦、智慧和自尊,他們永遠不會被英國人或任何其他西方人長期奴役。”(陳漢生:《小豬出國——七百萬華工如何在國外被綁架》)

當時該島的總督亞歷山大·比森(Alexander Bitson)說,這些廣東人大多從事農業,如圍籬土地、平整土地、燒荒地、駕駛汽車、種植和收獲土豆,以及其他工作。有些人成了非常好的莊稼人。“公司每天付給他們壹先令來配給他們食物。這樣他們就可以服兵役,比如拖炮車、運彈藥;簡而言之,他們的就業情況類似於印度炮兵。”

當拿破侖到達島上時,他看到許多廣州人在這裏工作和生活。最多時有646人,其中23人在囚禁拿破侖的房子裏工作。在島上,他們被要求不要保留中國的名字,而是用數字來匹配。至今島上還有這些廣東人的後代。在2002年這個島嶼被發現500周年之際,壹位當地的中國後裔也出版了壹本關於這個主題的研究書。

拿破侖當皇帝的時候,出版了第壹本法漢詞典。

拿破侖當皇帝的時候,讀了很多傳教士的記錄,使節的報告,關於中國的遊記。在他的要求下,出版了第壹部法漢詞典,中國奉命在法國公學設立,這是西方歷史上中國學第壹次進入大學科目。

1793年,英國派遣馬戛爾尼使團訪華,渴望打開中國的貿易門戶,但遭到乾隆皇帝的拒絕。1816年2月8日,英國再次派阿米什率團訪華。阿米什壹行到達天津後,因不願向嘉慶帝跪拜,聲稱“正、副使節身體欠佳”,被中國政府驅逐出境,拒絕入宮。在回家的路上,我經過聖赫勒拿島,遇見了拿破侖。

拿破侖批評阿米什人不向皇帝中國下跪,說:“拒絕磕頭的外交官是對皇帝的不尊重。馬戛爾尼和阿米什提出,中國的君主答應如果他向英國派遣使節,就讓他磕頭!中國人拒絕是對的。當中國的特使來到倫敦時,他應該給予國王與英國部長或守護騎士勛章獲得者相同的禮遇。妳的特使的要求完全是荒謬的。

把使節和他們的君主等同起來是完全錯誤的:沒有派遣他們的當局的批準,他們簽署的協議是無效的。沒有壹個君主會平等對待他的使節。被派到土耳其的領主可以不穿規定的皮裏袍就被蘇丹召見嗎?.....所有理性的英國人都應該把拒絕磕頭視為不可原諒。當妳遇到中國皇帝時,遵守英國習俗是沒有意義的。拿破侖冷笑道:“如果英國的習俗不是吻國王的手,而是吻他的屁股,妳想讓中國皇帝脫褲子嗎?”

阿米什人認為只有戰爭才能敲開中國的大門,拿破侖輕蔑地評論道:“與這個龐大而富庶的帝國作戰是世界上最大的愚蠢。”“壹開始妳可能會成功,妳會奪取他們的船只,摧毀他們的軍事和商業設施,但妳也會讓他們知道自己的實力。他們會想;他們將建造船只並裝備火炮。他們會從法國、美國甚至倫敦請來槍手,組建壹支艦隊,打敗妳。”阿米什反駁說:“中國是壹個強大的表面背後有粘土腳的巨人,它非常虛弱。”拿破侖認為中國並不弱小,而是壹頭沈睡的雄獅。“從今天的角度來看,獅子睡著了,連蒼蠅都敢落在它的臉上尖叫幾聲...中國壹旦覺醒,世界將為之震驚。”這句話迅速傳遍歐洲,乃至全世界,產生了強烈的轟動效應,直到今天。

拿破侖在彌留之際嘆息道:“我不幸的中國人民!”

1935年9月27日,《拿破侖與中國人》壹文發表在《紫林溪報》上,指看守拿破侖的英國軍官呂延時的信中提到廣州工人在島上為拿破侖工作的事實。4月4日,1820,信中說:“昨晚,壹段圍墻倒了。所有的仆人、馬廄工人和中國人民從今天早晨六點鐘起就壹直在努力工作,拿破侖將軍和貝特朗伯爵親自監督他們。”另壹封信寫道:“拿破侖將軍昨天在房子裏,監督工作直到下午2點,卒修理了柵欄。在花園裏幹活的四個中國人怨恨拿破侖將軍,因為將軍把壹瓶酒給了在房子裏幹活的中國人——也就是修倒墻的人——而不是給園丁,因為他們憤怒地拒絕服從將軍命令他們做的事。將軍大怒,把他們打發走了。”

在後壹封信的末尾,編輯做了壹個腳註:“中國人只要有錢,什麽事都幹得出來。”拿破侖臨死前在床上嘆息說:“我不幸的中國人民!不適當地忘記它們;給他們十幾二十個金幣,替我向他們告別!”最後,納爾希說,拿破侖的花園裏有壹大群中國工人在為他工作。自從拿破侖死後,1821五月辦理了停業,10廣州人還欠白侯爵經理800多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