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漢語詞典 - “道德文章”到底是什麽意思?

“道德文章”到底是什麽意思?

關於“道德文章”這個術語是從什麽時候開始的,沒有進壹步的研究。但把“道德”和“文章”聯系起來,對我們這壹代人影響最大的,是德高望重的革命聖人李大釗。他的名言“道德靠鐵肩膀扛,文章靠巧手寫”,就是對“道德文章”最好的註腳。

什麽是“道德”?字典對“道德”的定義是“社會意識形態之壹,是人們共同生活和行為的準則和規範。”簡單來說,道德就是壹個人的品格和政治品質。有人稱之為眼、耳、鼻、舌、身之外的“第六感”,即“道德感”。道德感是人類生活經驗和習慣的產物,它依賴於人類生活的道德環境以及在這種環境下逐漸發展起來的壹種道德直覺和道德常識。美國人貝內特在《美德》壹書中把同情、責任、友誼、工作、勇氣、毅力、誠實、忠誠和自律稱為人類最基本的美德。我想,不管是現在還是古代,不管是中國人還是外國人,能擁有所有這些美德,能被稱為“有德之人”嗎?

壹個人所擁有的美德,就像人性本身壹樣,需要壹個合適的社會文化環境來滋養和培養。人要經過道德的洗禮,才能認識真善美,才能讓善良和純真與人心共存。先賢提倡“道德文章”,以“道德”為“文章”的前提。寫作首先要學會做人,做壹個有道德的人。道德有多高,文學就有多深。所謂“文如其人”,可謂壹針見血。

從梁啟超到李大釗,從魯迅到瞿秋白,甚至茅盾、冰心、老舍、沈從文、錢鐘書、巴金...他德高望重;這是壹部代代相傳的作品。“德”與“文”的互補關系是明確的。

然而,在壹個理性與非理性、人性與非人性、正義與邪惡激烈競爭、相互排斥的社會,人與人、人與社會、人與自然的關系日益復雜,各種利益沖突愈演愈烈。社會的進步和科學的發展帶來了經濟的繁榮,也帶來了道德的衰落,物欲橫流。在壹些人心中,“道德文章”已經被不屑壹顧或嗤之以鼻。

最近看了壹些書,賭博,嫖娼,虐待,骯臟,狂野,變態,歇斯底裏。對於小說家來說,題材廣泛並不是壹件壞事。但是,當妳把嫖娼、瘋狂、折騰、糜爛展現給讀者的時候,妳有沒有意識到,妳的作品就像毒蘑菇壹樣,毒害著讀者的靈魂和身體?妳的文章離“道德文章”有多遠?恐怕只屬於無聊,頹廢,頹廢的“不道德文章”壹個作家有壹個作家的尊嚴和使命。作家的使命是凈化人類的靈魂,弘揚人類的道德美。作家不能用垃圾話汙染人的心靈。

對於那些“不道德文章”的發表,我覺得不僅要怪作者,更要譴責那些出版商,包括那些為了賺錢什麽都敢賣的書商、策劃人。最近看到壹本沒有藝術審美價值,沒有文學技巧的色情小說,居然在國內頗有名氣的大型刊物上發表。不知道這本“缺德小說”是在這本刊物上通過了幾次編輯把關,還是在別人的刊物上只是“好看”?!反正我也沒什麽好說的。只能說,雖然這個社會有時會沈浸在“金錢投機”中,但我們還是要堅守自己的道德立場。文藝要永遠告訴人們什麽是良知、道德、高尚、美好、自尊、自律...雖然這些都不是什麽時髦的話題,很久以前就有人談論了,但它們仍然支撐著我們這個社會和民族發展不可或缺的精神支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