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京本來就是克格勃間諜,對前任有尊重是人之常情。但是,這位布萊克先生絕不是普通人。他是英國最討厭的人之壹,被英國人稱為“最可恥的叛徒”。
如果妳聽過這位喬治·布萊克先生的故事,就不難理解為什麽英國人對他恨之入骨了。因為他的存在,英國軍情六處乃至整個英國情報系統幾乎完全暴露在蘇聯克格勃的眼皮底下,並為其服務了十幾年。
如果世界上真的存在007,那麽他最大的願望應該是殺死布萊克。詹姆斯·邦德在布雷克面前只能說“灰塵”!
喬治·布萊克不是英國人。他於6月1922+065438+10月11日出生於荷蘭鹿特丹。他的父親擁有英國國籍,祖籍是土耳其,國籍是猶太,母親是荷蘭人。所以我們不知道他到底是什麽血統,應該列為什麽國籍。
也許是因為他的血統和家庭環境,布萊克有著高超的語言天賦。他精通英語和荷蘭語,後來又學習了法語、德語、阿拉伯語和俄語。我們猜測他應該也認識壹些土耳其人和猶太人。
不可預見的事情發生了。布萊克十三歲時,他的父親因病去世。他的母親帶他去了埃及開羅,和他的姐姐團聚。
布萊克的母親之所以想從發達的荷蘭去落後的開羅,是因為她的姐姐嫁給了開羅的壹個銀行家,而且她很有錢,所以他們結巴也不壞。
所以布萊克在失去父親後並沒有太大的痛苦。在開羅,他和母親不僅過著優越的生活,還在叔叔的資助下接受了良好的教育。當然,他的成績也很好。
在開羅的時候,布萊克和他的堂弟亨利·庫裏爾關系很好,經常在壹起玩,他從堂弟那裏接觸到了壹個新奇的想法:* *唯物主義。他的表弟是黨員,土生土長的埃及人,在埃及歷史上很有名。
那時候,布萊克還是個中學少年,對政治不了解,也不感興趣。而且他信仰基督教,主張無神論,和他的理解大相徑庭,所以不放心。
16歲的時候,他考上了倫敦大學,他媽媽帶他回了英國。那壹年是1938。當時歐洲大陸已經被戰爭陰雲籠罩,希特勒出兵參戰已成定局。歷史上英國沒有被納粹侵略過,所以去英國是壹個非常明智的選擇。
1939年9月1日,德軍進攻波蘭,英國正式對德宣戰。這壹下子讓布萊克的媽媽慌了,於是她做出了更明智的決定,帶著孩子去了荷蘭。
德國進攻波蘭後,荷蘭政府宣布中立,所以她認為荷蘭是安全的。此外,在荷蘭不需要付租金。布萊克的祖母還在嗎?
這對夫婦回到荷蘭後不久,德國軍隊對荷蘭發動了進攻。此時的布萊克已經17歲,有自己的主見。因為他的猶太血統,他對納粹暴行充滿仇恨。
他和同學們上街散發傳單,號召荷蘭人民團結起來反對納粹,並告訴人們英法的援軍很快就會到來。
結果他們真的等來了納粹德國人,戰爭期間布雷克和母親失散了。母親馬上做出了另壹個明智的選擇,搭上最後壹班船逃到了英國,把兒子和母親留在荷蘭,自己壹個人離開了。
布萊克回到祖母家等了很久,誤以為母親在戰爭中陣亡,內心深感悲痛,對納粹更加痛恨。從此,17歲的布萊克開始獨自走上人生之路。除了語言天賦,他還有壹個無可比擬的優勢:命好,運氣好!
德軍占領鹿特丹後,他們搜捕猶太人和叛軍,布萊克也被關進集中營。進去後,納粹不問青紅皂白就把他打了個半死。布萊克怎麽會遭受這些?他在心裏發誓,他不會* * *和納粹同歸於盡!
都說進了集中營就相當於進了屠宰場,但是他很幸運的遇到了壹個好心的荷蘭警衛。看他年紀小,是荷蘭人,就放松了警惕,幫他逃了出來。
布萊克出櫃後有機會逃到英國,但他沒有像他母親壹樣離開。畢竟家裏還有個上了年紀的奶奶,他就帶她去了叔叔家。
不久後,我的祖母去世了,布萊克沒有任何擔心。德軍的暴行刺激了他的內心,於是他加入了荷蘭地下抵抗組織,發誓要拿起槍與納粹戰鬥到死。
但是他的願望沒有實現。反抗軍沒有給他槍,而是讓他傳遞信息。布萊克不情願但仍然接受了任務。他的第壹份工作是傳遞信息,但我沒想到,他這輩子再也轉不動了。
納粹在荷蘭實行高壓統治,傳遞信息非常危險。很多通訊員被捕犧牲,但布雷克傳遞了很多重要信息,卻始終安然無恙,立下了汗馬功勞。
布雷克於1943年逃到英國,當時英國正計劃反攻,於是他報名參加了海軍。據說從納粹控制區逃出來的人必須經過嚴格的檢查,否則不允許進入軍隊等重要機構。但是布萊克填了壹張表之後,他立刻成為了壹名正式的海軍,然後他被送到了樸茨茅斯基地接受訓練。
經過幾個月的訓練,上級發現布雷克不太擅長遊泳,但在語言方面有優勢,於是將他調到荷蘭海軍情報辦公室,在那裏布雷克開始展示他在語言方面的天賦。
加入海軍大約壹年後,布萊克被陸軍的壹個情報部門所吸引,這個部門就是軍情六處。
六處負責人認為布萊克精通各種語言,在納粹統治區生活過幾年,是猶太人,是壹名優秀的間諜。於是招募了他,準備派他進入納粹核心區從事情報和暗殺工作。
布萊克聽說可以暗殺納粹,激動地跳起來,二話沒說就同意加入軍情六處。六是英國最高級別的情報機構,對特工的要求極高,所以對布萊克進行了全面系統的訓練。
1945年5月,就在布萊克即將結束所有訓練課程的時候,軍情六處告訴了他壹個天大的消息:希特勒死了,德軍投降了!
這個消息讓布萊克既興奮又不知所措。希特勒死了,他的深仇大恨得到了回報。但是這些年來的努力都是沒有用的,難免會失落和迷茫。
但是,軍情六處並不打算白白浪費這個人才,因為他們已經有了壹個新的對手——蘇聯。二戰結束前,英美策劃了針對蘇軍的監視行動,也準確預測到戰後雙方會有壹場持久激烈的“冷戰”。
既然要對抗蘇聯,就需要大量精通俄語的人。像布萊克這樣極具語言天賦的人成為重點培養對象,軍情六處把他送到劍橋大學學習俄語。
就這樣,布萊克不知不覺進入了世界最高學府,有了這個學位,出來後就不愁找不到好工作了。
於是,這個優秀的年輕人無憂無慮地在劍橋學習了兩年俄語。語言對布萊克來說並不難,但這兩年他對蘇聯有了不壹樣的理解。
學俄語自然有助於我們了解俄羅斯人的歷史,十月革命、衛國戰爭、反法西斯的故事自然非常詳細,這讓布萊克對俄羅斯人和蘇聯人深感佩服,至少他們和希特勒的社會主義是不同的。(納粹黨的正式名稱是:國家社會黨。本質上是希特勒以社會主義的名義實行極端民族主義。)
1948 10,布萊克從劍橋大學畢業,軍情六處給他在外交部安排了壹份工作,是英國駐韓國領事館的副領事。六處都是牛,妳就想要個二把手的位置。
布萊克的主要任務不是處理外交,而是收集有關蘇聯、朝鮮和中國的信息。
抵達首爾後,布雷克大開眼界。當時的韓國剛剛擺脫日本的殖民統治,人民還在生死邊緣掙紮。即使在首都首爾,乞丐也隨處可見,但李承晚組建的政府卻過著非常奢侈頹廢的生活,貧富差距驚人。
最讓布雷克惱火的是,李承晚政府此時不僅在想著如何改變國家的局面,還在想著打擊和收復朝鮮,甚至想讓人民在連飯都吃不上的情況下征收軍費。
然而,這種情況並沒有持續多久。1950年,金日成發動了對韓國的進攻,李承晚立即命令部隊以最豪邁的情懷迎擊朝鮮。結果南朝鮮軍隊幾乎崩潰,拼命往南逃。
李承晚甚至沒有時間通知首爾的領事館,他就跑了。布萊克等人第二天起床,發現領事館已經被朝鮮軍隊包圍。
壹開始朝鮮軍隊只是包圍他們,並沒有為難他們。畢竟英國是聯合國五大常任理事國之壹,兩國不存在敵對關系。
得知朝鮮戰爭爆發後,英國政府在第壹時間對朝鮮宣戰。過了壹會兒才想起來,首爾還有100多名自己派來的人在朝鮮軍隊手裏。
於是,布雷克等人成了朝鮮人民軍的俘虜,他們後來被送到龍巖浦集中營關押,在那裏沒有受到虐待,反而受到了相對較好的照顧。
龍巖浦在鴨綠江畔,可以清晰的看到對面的中國村。很快麥克阿瑟率領美軍在仁川登陸,戰局隨即逆轉。美國戰機也開始轟炸朝鮮北部和鴨綠江邊的中國領土。
龍顏鋪地區不是前線,附近朝鮮村莊的大部分男人都已經入伍。布萊克目睹了美國轟炸機向鴨綠江兩岸的村莊投擲重型炸彈。大量平民被殺,財產被毀,村裏大部分是婦孺。
這極大地觸動了布萊克。美軍和納粹有什麽區別?為什麽英國和美國要幹涉朝鮮的內部事務?像李承晚這樣腐敗的政府難道不應該被推翻嗎?中國人做錯了什麽?他們為什麽轟炸他們的平民?
這時蘇聯的領導人也來看望這些英國外交官,知道他們的生活比較枯燥,就順手給他們帶了壹些書。
不過裏面只有幾本英文書,早就被搶走了,剩下的都是留給布萊克的俄文文獻。
此時,布雷克除了吃飯和睡覺,什麽都不能做。靜下心來讀吧。這些書正是布萊克早就聽說過的馬克思主義和《資本論》,但這些書在西方是被嚴格禁止的。
於是他開始仔細研究,越讀越覺得有道理。馬克思這個老頭,真的不簡單。他徹底研究了這個世界性的問題。這不就是拯救世界的道理嗎?
經過壹系列的思想鬥爭,到了半夜,布萊克突然想通了。他想投* * *壹票,做* * *的真正信徒!!!
於是他通過獄警秘密聯系蘇聯人,表示願意在回英國後向蘇聯提供重要情報。
經過多次調查,克格勃接受了布萊克,並將他的身份列為絕密。即使在克格勃總部,也只有極少數人知道他,除了少數高層領導,沒有人知道他的名字,除了這個人的代號“鉆石”!
1953交戰雙方交換戰俘,英國領事館工作人員很快被釋放,經北京返回英國。克格勃沒有給布萊克任何任務,也沒有向他透露任何信息。它只是告訴他回到英國後要做什麽。我們的人會聯系妳,然後靜靜地等待。
對於這些被監禁了幾年的人,英國政府壹定會進行審查。半年後,復習就徹底結束了。在此期間,布萊克的表現壹切正常,因為除了那段對話,他真的對克格勃壹無所知。
布萊克也被調回軍情六處從事文職工作。這時,克格勃特工找到布萊克,給了他壹個微型相機,讓他給第六師的機密文件拍照,並把膠卷放在指定位置。
偷拍很順利,布雷克沒有被懷疑也沒有被監控。壹年後,克格勃制止了他的偷拍。原因很簡單。軍情六處有太多蘇聯間諜,布雷克提供的情報是重復的。
布萊克的信息是通過偷拍獲得的。另壹位傳奇間諜金·菲爾比把機密文件裝進公文包,直接帶回家復印,然後第二天再帶回來。十多年來人們壹直在這樣做,但軍情六處沒有發現。在克格勃眼裏,六個地方是透明的。
後來布雷克申請調職,6個名額也有了,就被派到西柏林審查所有從蘇聯過來的人。裏面壹定有間諜。當然有間諜,他就是其中之壹。再怎麽審查,也審查不了自己。
到柏林後,他接到的第壹個任務就是美國人的“黃金計劃”,秘密挖壹條從西柏林到東柏林的隧道,然後竊聽蘇聯的電話。
布萊克直接參與了這個項目,蘇聯自然知道。隧道開工前,克格勃就在那裏等著,虛擬電話線早就鋪好了。
甚至連路線都是在克格勃的幫助下選的,途中還有壹個化糞池。在維也納真的很糟糕!
隧道完工後,布萊克也獲得了獎勵。中情局和六個耗資巨大的項目安排了數千人竊聽了整整壹年零兩個月的廢話。
後來蘇聯安排了壹次意外,把“黃金計劃”暴露給全世界,狠狠打了英美人的臉。
但是,英美還是有點沾沾自喜。畢竟他們截獲了那麽多電話錄音,所以他們加派人手分析整理這些電話錄音。就這樣,他們把這些廢話翻了個底朝天,聽了六年!
完成黃金計劃後,布萊克開始在柏林篩選間諜。同時,他可以接觸到六名派往蘇聯的間諜。這個信息傳到盧比揚卡那裏,六年的心血幾乎全毀了,但他們還是沒有懷疑布萊克。
1960年,壹個自稱是波蘭“狙擊手”的神秘人物向美國人透露,英國軍情六處的壹名高級間諜正在向克格勃提供壹份潛在間諜名單。
軍情六處得知是內奸損失如此之大,怒不可遏。(這種事還有必要找嗎?用腳趾頭想想就能想出來!)
因此,軍情六處展開了壹項高度機密的行動來調查內奸,六名高層決定派出精銳部隊來執行這項調查任務。經過充分的討論和仔細的比較,他們選出了壹位最得力的軍官:喬治·布萊克!
布萊克接受任務的時候特別難受,因為他真的很想笑,但是晚上回家又不得不忍住...
再加上布雷克查自己,軍情六處的大師們,真的很牛逼!
布萊克假裝調查六個地方的“鉆石”,卻找不到,讓六個地方的領導覺得克格勃派來的特工真的不簡單。廢話,發現了才奇怪!
與此同時,布萊克還通知克格勃,波蘭有壹個名叫“狙擊手”的叛徒。要調查我就把他挖出來直接槍斃,別老給我找麻煩。
1960年,波蘭國防部情報局副局長米哈爾·格列涅夫斯基突然叛逃美國。他是“狙擊手”,克格勃來的有點晚。
米哈爾到達美國後告訴中情局,鉆石從1960開始停止向蘇聯提供情報。於是中情局在這個時間點開始調查6個人的轉移,而布萊克恰好就在這些人當中。
1961年4月,布雷克被審查。其實在六處,他只是覺得布雷克的轉移軌跡有點巧合,本質上沒有什麽證據,他們也不太相信布雷克這種人會叛變。俗話說:人只相信自己願意相信的。
經過長時間的檢查,什麽也沒有發現。考官們基本排除了對布雷克的懷疑,但在最後時刻,不知道布雷克是承受不了壓力還是不小心說漏了嘴,吐出了壹句話:“我自願信奉* * *產品主義”,最終被揭穿。
布萊克隨後被起訴,英國的法律體系真的有點讓人捉摸不透。就像香港的法官,總是想盡辦法為罪犯開脫,似乎樹立了法律公正公平的形象。
最終布萊克被判42年,據說是英國廢除死刑以來的最高刑期紀錄,至今無人能破。至於他為什麽被判42年,誰也說不清楚。有人推測是因為布萊克出賣了42名英國間諜,最後全部被克格勃處決。
後來,布萊克否認了這種說法。按照這個標準,他估計要判七八百年。但是法官不同意,因為妳沒有證據!
好吧!布萊克說他很無助。他拿不出證據來證明自己要額外獲得800年!
本來克格勃想用自己的英國高級間諜交換布萊克,但軍情六處無論如何都拒絕了。如果不是法庭阻止了他,他早就抽筋扒皮了,死在英國監獄裏了。
布萊克後來被囚禁在英國最安全的監獄裏。5年後,在4名獄友的幫助下,布萊克用簡單粗暴的方式成功越獄,自己跑回了蘇聯。
到達蘇聯後,布萊克受到了英雄般的待遇,後來光榮退休,在莫斯科安享晚年。
但是對於軍情六處來說,黑暗的時刻還遠沒有到來。1984年,金·菲爾比的《間諜海的生活》壹書出版,揭露了軍情六處管理的缺陷和內部的混亂,徹底把軍情六處拉下了神壇。
不久之後,布萊克也出版了自己的傳記《我的間諜生活》,再次讓軍情六處成為全世界的笑柄。
從此,軍情六處只能靠電影007來挽回壹些虛擬面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