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漢語詞典 - 成語:事半功倍是什麽意思?有哪些典故和故事?

成語:事半功倍是什麽意思?有哪些典故和故事?

成語:事半功倍的成語簡要解釋來自《國語大詞典》釋義:編號:273

成語:事半功倍。

註:ㄕˋㄅㄢˋㄡㄨㄥㄅㄟˋ

漢語拼音:shü bà n g!ng Bei

參考詞:事半功倍,事半功倍,事半功倍,事半功倍。

反義:事倍功半,事倍功半,事倍功半。

近義:壹石多鳥

解讀:事情只用古人壹半的努力,效果加倍。形容付出的努力少,結果大。語本《孟子》。公孫醜”。後來,人們用“事半功倍”來比喻效率高。△“解決問題”“事半功倍”“餓了要吃飯”“渴了不要選擇喝水”

表情符號符號:是嗎?(這是表情符號·表情符號"?對應這個網站原來收藏的漢字“事半功倍”。,給漢字添加生動的符號?相比PNG圖片和動畫GIF圖片,也方便大家復制粘貼到社交媒體等地方,點擊表情符號符號“?”而且妳也可以在EmojiAll表情詞典裏看到這個符號更詳細的介紹。)成語典故解釋:戰國時期孟子的弟子公孫醜曾問孟子:“主公若手握齊國之權,能否像管仲、晏嬰那樣建功立業?”孟子不想和管仲相提並論,認為幫助齊國統壹天下很容易。與之前的夏商周相比,今天的齊國不僅疆域遼闊,而且人口眾多。再加上以王治天下的賢明君主已經很久沒有出現了,以至於人民長期處於暴政之中。他們對仁政的渴望和“饑者只想吃飽,渴者只想解渴”是壹樣的。所以齊國如果在這個時候實行仁政,就應驗了孔子說的:“德傳比驛馬傳旨快。而人們心中的喜悅程度,就會像擺脫了兩腳倒扣的窘境。這和古代的人相比,只要事半功倍,就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後來“事半功倍”這個成語就是從這裏演變而來的,用來形容效率高。

書的出處:論孟子和公孫(孟子)所說的醜:“壹個文王能做什麽?從湯到武丁,聖王寫了六七部作品,天下已陰久,久則難改。”.....殷周之際,夏後之地從來沒有幾千裏,但它有它的位置。雞鳴犬吠,但它幾乎遍及四周,同壹個地方還有人。地不換,民不換,仁者為王。而王沒有做到,此時也沒有疏忽。人民的憔悴比此時更甚。餓的人容易吃,渴的人容易喝。子曰:“德之普及,快於郵之投遞。”目前萬成的國家是1 & gt;做仁政,民以樂之,解猶懸2 & gt是啊。壹個有半古代故事的人會得到兩倍的工作,但這是唯壹的壹次。【註】(1)萬騎國:擁有萬輛戰車的國家。指壹個大國。取,音ㄕㄥˋ,古代計算車輛的單位,四馬壹車名取。(2)倒掛:把人的腳倒過來綁著,比喻極度困苦。

書證:01。“六座塔。第三卷。龍濤。軍情》:“夫先勝,先見弱於敵而後戰。故事的效果是兩倍。”02.“明朝歷史。第87卷。《河渠錄》:“預估成本二十萬金,河道二百六十裏,依朱恒心河,事半功倍。”03.清。章學誠《與周永清論文》:“因性本善,事半功倍;如果妳做不到妳能做的,妳將很少能做到。”04.“這個官場看來。24回”:“如果我找到這個阿姨,委托她保管,會事半功倍。05.清史草稿。卷120。食糧記1:“伯敦有空圍場二十余萬日,久已荒蕪,事半功倍。」

用法:語義描述描述事半功倍。使用類別用於“明顯效果”的表述。例句< 01 >當妳熟練了,就會事半功倍。& lt02 & gt用滾筒刷畫畫,會感覺事半功倍。& lt03 & gt我用多媒體設備上課,事半功倍。& lt04 & gt城市裏白天真的很吵,所以我喜歡半夜看書,可以事半功倍。& lt05 & gt自從使用了自動化設備,工廠的生產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lt06 & gt感謝壹位老師傅的指導,大家事半功倍。& lt07 >;為了讓用戶事半功倍,我們將電子詞典由原來的詞典改編而來。

成語接龍的成語末尾的“是”字

人員過剩

無事可做

荒謬

年輕又沒有經驗

憑沖動行事

無濟於事

好像什麽都沒有發生過——平靜/漠不關心/漠不關心

粗心地做完壹件事

沒有幫助/用處

經歷不多

什麽都不做。

無效

失敗

把這件事了結。

搖船。

以單詞“thing”開頭的習語

事半功倍

事件已經過去,時代已經改變

人的努力是決定性因素。

逆火

事實與願望相反

從不反對。

壹事無成

隨著時間的推移,對物質的感覺和態度也發生了變化

違背某人的意願

去做事,去工作,去取得偉大的成就

以“times”結尾的成語

事半功倍

省時省力。

事半功倍。

事半功倍

參考普通話字典裏的成語:事半功倍。

參考《普通話大詞典》裏的成語:事半功倍。

《漢語大詞典》“事半功倍”成語詳解:

事情,壹半,工作,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