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壹效應是美國社會心理學家Friedman和Freese在1966的“無壓力提交-閾值技術”現場實驗中提出的。
1966美國心理學家做了壹個實驗:他們派人隨機訪問壹群家庭主婦,讓她們在窗戶上掛壹個小招牌。這些家庭主婦愉快地同意了。過了壹段時間,我又去拜訪這群家庭主婦,要求在院子裏放壹塊又大又不好看的招牌。結果,超過壹半的家庭主婦同意了。同時,他們又派人隨機走訪了另壹批家庭主婦,直接提出要在院子裏放上不僅大而且不美觀的牌子。結果只有不到20%的家庭主婦同意。
類似實驗:實驗者讓助手去兩個居民區勸說人們在屋前豎起壹個寫著“小心駕駛”的大標語牌。這個要求是直接向第壹個居民區的人提出的,但是被很多居民拒絕,被要求的人只有17%被接受。在第二個居民區,很容易要求居民簽署壹份贊成安全駕駛的請願書,幾乎所有被要求的人都遵守了。幾周後,他們被要求豎起壹張豎牌。結果,接受調查者占調查者的55%。
研究人員認為,人們拒絕難以實現或違背意願的請求是很自然的;但壹旦他找不到拒絕壹個小要求的理由,就會增加同意這個要求的傾向;當他參與到這個活動的壹小部分時,他就會有關註社會公益的感知、自我概念或者態度。這時,如果他拒絕以後的更多要求,就會出現認知上的不和諧,於是恢復協調的內在壓力就會迫使他繼續或者做出更多的幫助,使態度的改變持久。
不言而喻,前壹組的家庭主婦之所以同意過半,是因為在此之前對她們提出了壹個更小的要求;後壹組家庭主婦的同意率之所以低於20%,是因為她們之前沒有提出過更小的要求。換句話說,前壹組家庭主婦的同意率高於後壹組家庭主婦,因為人們潛意識裏總想給自己留下壹致的印象。
在人際交往中,當我們要求某人做更大的事,又擔心他不做時,可以先要求他做類似的、更小的事。
“門檻效應”給我們很多啟發,在教育中也有應用和借鑒。對於學困生,老師不要壹下子對他們提出太高的要求。相反,他們應該首先設定壹個小的需求,只要它比過去更好。當學生達到這種需求時,就會通過鼓勵逐漸對他們提出更高的要求,這往往更容易讓學生接受並努力達到。“門檻效應”蘊含著壹種教育理性和智慧。“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不經意間看到別出心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