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漢語詞典 - 氰尿酰氯與氨基的反應

氰尿酰氯與氨基的反應

搜索

氰尿酰氯的應用

發布日期:2020/10/24 7:56:57

背景[1][2]

氰尿酰氯有強烈刺激性氯氣味的結晶。對皮膚有腐蝕性,對眼睛有刺激性和淚痕。溶於無水乙醇、乙醚、氯仿、乙酸和丙烯腈,不溶於冷水。與水反應時冷卻緩慢,加熱時迅速水解成氰尿酸和鹽酸。在室溫下與濃硝酸和濃硫酸反應時,部分轉化為氰尿酸,再與醇鈉反應得到正氰尿酸三酯。它也能與氨、胺和酚反應。

三聚氯氰在儲存過程中,由於潮汐水的解釋,常釋放出酸性氣體,有強烈的刺鼻氣味。該產品結構中有三個活性氯原子,可與-OR、-SR、-NRR '等多種活性基團反應,因此廣泛用於合成農藥、熒光增白劑、紫外線吸收劑、光穩定劑、表面活性劑、染料和阻燃劑等。其應用涉及農藥、洗滌、印染、造紙、紡織、塑料等多個行業。,而且是和人的生活分不開的。

中國發展三聚氯氰的首要任務是技術升級。目前工業化合成技術主要有氰化鈉法和氫氰酸法,國內主要采用氰化鈉法,國外主要采用技術更先進、更經濟、更易於規模化生產的氫氰酸法。目前國內科研機構應與廠家聯手,盡快攻克氫氰酸合成三聚氯氰的技術。即使壹時解決不了所有問題,也可以走引進與自主開發相結合的道路,為引進技術鋪路,使氫氰酸合成三聚氯氰的路線早日在國內工業化。目前我國三聚氯氰裝置規模太小,生產廠家多,很多企業生產規模很小,環境汙染嚴重。因此,為了加快產業結構的調整,有實力的企業應該加快規模化生產的步伐,通過市場競爭盡快淘汰小規模生產裝置。

應用程序[3][4]

1.在農藥合成中的應用

在三聚氯氰的市場消費結構中,三嗪類農藥占據重要地位。在我國,對三聚氯氰的需求約70%用於合成三嗪類農藥,而在三嗪類農藥中,三嗪類除草劑是主要消費者。據統計,目前市場上銷售的三嗪類除草劑* * *有9種,分別是莠去津、特丁津、西瑪津、莠滅凈、撲草凈、氰草津、特丁胺醇、噁草酮、殺鈴脲、異戊基。三嗪類除草劑多為成熟產品,市場銷售相對穩定。

2010年,三嗪類除草劑全球市場銷售額為6.03億美元,其中莠去津銷售額達3.7億美元,其次是特丁津和撲草凈,銷售額分別為7000萬美元和6500萬美元。雖然阿特拉津上市已近60年,且受新型除草劑的影響,但由於其毒性低、成本低,在未來除草劑市場上將占據壹定的地位。此外,隨著三嗪類除草劑在非農業領域的應用和發展,壹些老品種也在壹定程度上煥發出新的活力。例如,特布他嗪可以作為藻類生長抑制劑添加到船舶表面塗料中,大大延長了三嗪類除草劑產品的生命周期。由三聚氯氰合成的主要活性單體如下:

2.在熒光增白劑中的應用

除了除草劑,熒光增白劑在三聚氯氰的產業鏈中也起著重要的作用,並且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對熒光增白劑的需求和質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熒光增白劑主要吸收太陽光線中不可見部分的紫外線,然後發出肉眼可見的藍光或藍紫光。通過光學互補的原理,衣服、紙張、顏料、墨水、相紙等。經熒光增白劑處理後更白、更亮、更亮。

目前市場上的熒光增白劑有二苯乙烯、苯並噁唑、香豆素、萘酰亞胺、吡唑啉五種,其中三嗪二苯乙烯類熒光增白劑應用最廣泛。在這類產品中,DSD酸和不同的取代基通過三聚氯氰連接在壹起。目前已發現具有商業價值的雙三嗪氨基二苯乙烯類熒光增白劑有VBU、VBA、CXT、BBU等50多種,約占熒光增白劑總量的50%,其中90%左右是水溶性的,不僅價格低廉,而且加工工藝簡單,得到市場的廣泛認可。

此外,還有含三嗪基團的香豆素類產品,如SFG、增白劑355、改進的三嗪氨基芪類增白劑BR、HL等品種。雖然品種比三嗪二苯乙烯類熒光增白劑少很多,但由於其性能更好,有特定的市場應用。

3.在光穩定劑中的應用

光穩定劑是壹種高分子材料添加劑,是壹種高效的紫外線吸收劑,通過捕獲自由基分解過氧化物,轉移激發態能量,提高聚合物的耐老化性能。它通常是通過氰尿酰氯連接受阻胺得到的。目前,GW-944是最好的受阻胺光穩定劑。基於這種結構,通過取代基的取代,合成和研究了壹些其他結構的光穩定劑,如用受阻胺光穩定劑單體4-羥基-四甲基哌啶或4-氨基-四甲基哌啶修飾三嗪環來改善產品性能,這也是三聚氯氰市場結構中不可缺少的壹部分。

4.在紫外線吸收劑中的應用

紫外線吸收劑是壹種特殊的光穩定劑,主要包括二苯甲酮、苯並三氮唑、三嗪等。紫外吸收劑通過吸收紫外光,使自身從基態進入激發態,然後逐漸跳回基態,以可見光或熱輻射的形式釋放能量。通過這種配方,可以減少高分子材料經紫外線照射後的自由基氧化還原,達到保護高分子材料外觀和使用性能的目的。

三嗪類紫外線吸收劑是近年來發展起來的紫外線吸收劑,吸收效率最高。這些產物通常帶有酚羥基,酚羥基與三環氮原子形成分子內氫鍵,通過氫鍵的形成和斷裂達到吸收紫外光的目的。產品廣泛應用於食品和日化包裝、紡織、纖維、塑料、塗料等行業,尤其是汽車塗料,效果遠勝於其他類型的紫外線吸收劑。這些化合物的合成通常要經過至少壹次格氏偶聯和傅-克烷基化反應,將含有酚羥基的官能團連接到三嗪環上,然後通過不同的醚化修飾得到不同性質的目標產物。

5.其他領域的應用

除上述應用外,三聚氯氰還廣泛應用於許多其他行業,如合成活性染料黃145、167、176和活性染料紅。以三聚氯氰和苯基次膦酸鹽為原料,合成了丙基三嗪三苯基次膦酸鹽和乙酯等多種阻燃劑,以及用於土壤修復的重金屬清除劑TMT-3Na。

準備工作[5]

文獻報道三聚氯氰的方法很多,但工業生產方法主要是氫氰酸法和氰化鈉法。

1.氰化鈉法

世界上大多數先進國家采用氫氰酸工藝路線,即液體氫氰酸與氯氣在反應器中反應,產生的氰氣經洗滌、精餾後,進入裝有氣態催化劑的固定床聚合反應器,生成三聚氯氰氣體,再進入冷凝器得到產品,尾氣經處理後排放。混合三聚氯氰制備三聚氯氰的方法有三種:液相法、加壓法和常壓氣相法。

液相法是最初的工業方法。因為聚合是在液相中進行的,所以反應過程易於控制。但產品中含有四聚體、六聚體等雜質,需要精制,收率低,成本高,國外已淘汰。加壓法,反應溫度高達450qC,壓制力為1.98”9.8m Pa,反應條件苛刻,設備腐蝕強烈,產品後處理復雜,限制了其發展。

常壓氣相法:將充分幹燥的氰化氫和氯氣按比例混合(過量氯氣),預熱,送入聚合釜。以活性炭(或以矽膠和沸石為載體的氯化銅或氯化亞鐵銅)為催化劑,在氣相條件下進行聚合,反應溫度控制在380℃,聚合產物經幹燥、冷卻、冷風結晶後得到產品。氯化氰的合成和氯化氰的聚合在壹個或兩個反應器中完成。後者還可回收部分氯化氰,返回聚合釜進行聚合,使壹步法省去了氯化氰的提純過程,從而簡化了設備,縮短了反應周期,收率在86%以上。

常壓法的產品質量、收率、生產成本等指標均優於其他方法,且易於大規模生產。因此,常壓氣相法在國外發展迅速,已成為國外的主要合成路線。但這種方法也存在壹些缺點,如生產溫度高、有壹定危險性、產品質量有待提高等。

2.氰化鈉法

氰化鈉和氯氣合成氰,然後氣相催化聚合制備三聚氯氰。具體工藝流程:從罐區送來的三氰化鈉溶液配制成15%的水溶液,與氯氣按比例混合,通過專用噴嘴進入氯化氰反應器,生成氯化氰單體,經第壹冷卻器和第壹分離器冷卻脫水,再經第二冷卻器和第二分離器冷卻脫水,然後進入幹燥機進壹步脫水幹燥;然後進入聚合反應器生成氣態三聚氯氰,結晶後在0.5℃的冷空氣下生成粉末狀固體三聚氯氰產品..

氯化反應廢液中含有壹定量的氰,在分析釜中加熱至90~100~C,分析出的氰單體返回反應釜,分析出的廢液送汙水處理;尾氣通過捕集器和尾氣吸收塔被堿吸收後,由尾氣風機送至煙囪排放。該路線生產技術成熟,產品質量好,但三廢汙染嚴重,只適合小批量生產,且路線冗長,收率低,生產成本高。

主要參考資料

[1]化合物字典

[2]呂·。三聚氯氰的合成、應用及市場分析[J].中國氯堿,2002(11):14-16。

楊、、強。三聚氯氰的應用及合成進展[J].精細和特種化學品,2016 (9): 36-38。

傅宏斌。三聚氯氰在精細化工中的應用[J].成都紡織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02,19(2): 19-22。

秦偉成。三聚氯氰的合成、應用及市場分析[J].化學中間體,2002 (20): 1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