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漢語詞典 - 畢業離別(又壹個畢業離別季)

畢業離別(又壹個畢業離別季)

六月可能是說再見最多的壹個月。壹大群年輕人離開校園走向社會,開始了人生歷程。第壹課是——學會說再見。

中國自古以來就是壹個幅員遼闊的國家,現代的生活方式改變了人類的情感方式。我們很難理解為什麽古代人把告別看得那麽重要,那種依依不舍,那種牽著手含淚相視,那種走著走著,那種長亭更短。

“朋友相見,難如朝夕星辰”,在古代交通不便的情況下,這種告別可能是多年不見,也可能是永遠不見。

畢業在即,那些快樂的日子壹去不復返了。無論快樂與否,我們都要加入這場盛大的告別。

當壹艘船沈入海底,當壹個人成為壹個謎。如果沒有未來,那就要學會說再見。

十裏過客亭

“亭”成為中國古典文學中傳統的送別意象,這與古老的送別習俗密不可分。

長亭,字典上解釋是古代路邊設置的亭子,常用作送別之地;這也意味著壹個漫長的旅程。在李白的《菩薩蠻》中,有這樣壹段描寫:“歸程何處,亭子更短。”

最早的字典《說文解字》上傳:“亭,人穩。”《風俗通》:“亭、宿、行、宿。”同時,壹些人也把它作為歡迎客人和送別客人的地方。城市附近的亭子往往是人們送別的地方。

這在古詩詞中可以窺見壹斑。如宋劉墉《玉林令》:“寒蟬悲,亭臺晚,驟雨始歇。所有賬目都沒心情,又想念地方,蘭州催我發。”

林逋在《壹抹絳唇》中寫道:“又是壹首送別的歌,又是壹場長長的夕陽。王孫去了,路無數,東西南北。”

另外,在《西廂記》中,崔鶯鶯在長亭送別張生,可以說是將長亭之情和相思之情表達得淋漓盡致。弘毅大師李叔同以“亭外古道旁,芳草萋萋”而聞名於世,展現了中國文化中亭子送別的獨特魅力。

未央南浦

“未央”最早出現在《詩經》中。秦風未央寫道:“吾將叔送未央。”渭河之南的未央,臨水而立的送別景象。從此,未央成了人們的送別之地。

明代王維《柳枝》雲:“渭水西來萬裏,行人歸水。”杜甫的“冷空魔女缺曉,夕陽戀未央”,杜牧的“冷空金鐵環,欲渡未央天津”,“未央”都是告別的意思。

水邊另壹個常見的告別地是南浦。屈原《九歌河伯》中有壹句詩:“兒鬥東遊,送美人南浦。”南浦和未央有異曲同工之妙。

此後多次離別都是在水邊,詩人墨客借用“南浦”來指代離別。所以“南浦”在送別詩中很常見:唐·白居易在《南浦別》中說:“南浦悲,西風吹秋。”

江淹在《別賦》中寫道:“春草碧,春水蕩漾,送妳南浦傷懷。”顯然,南浦已經成為古人臨水告別的地方。

折柳祈福

古代有折柳枝送給旅行者表示祝福的習俗。柳,“留”也。柳枝柔軟,隨風飄動,有壹種依依不舍的狀態,與離別的心態不謀而合。

關於這個習俗的由來,據說是取自詩經《采薇》:“昔我逝,柳依依;今天想起來,下雨了。”“劉”與“劉”諧音,借以表達依依不舍之情。

漢代流行“折柳送別”。記載漢都長安地理情況的古書《三福黃圖》記載:“灞橋在長安東,渡水為橋,漢人送客至此橋,折柳送別。“因為那時候壹般都是送人家去灞橋分手,感情也經常讓人心碎。

南北朝時期,“折柳”之風盛行全國,南北方都出現了以“折柳”為題材的詩歌。如南朝梁健文帝、蕭綱寫《折柳》:“柳纏成絲,春日攀……”北朝有《折柳歌》(上):“遙望金夢河,柳搖欲墜……”

因為折柳盛行,在那壹年告別最集中的灞橋,附近的柳枝都被隨意折射。因為無法折柳長枝,唐代詩人孟郊只好解釋:“莫言短枝含長相思。”

同時,折柳送別是對旅行者平安的美好祝願。古人視柳樹為“鬼木”,能辟邪卻能驅鬼。行人可以隨身攜帶,可以讓鬼魂望而生畏,遠離,保證旅途安全。

攀花送我

所謂“攀花”,就是采摘花草。爬花送別的習俗起源於何時?很難說出確切的時間,至少在唐朝。

李白《江夏送別張承》曰:“借草流水攀花贈遠方人。”為什麽唐代流行爬花送人?與花卉消費習慣的形成有很大關系。在唐朝,賣花買花是很普遍的。白居易寫下《買花》詩:“帝都春日雕零,喧囂壹時。* * *牡丹,買花……”那時候花的價格不貴,經常是市場。

古代同時流行爬花送別和折柳,並不矛盾。沒有楊柳的時候,有人送花。唐·戴叔倫《送別陸少夫》詩說:“* * *醉獨離家,故去故鄉相親。深山古道無柳,我取桐花送遠方人。”詩中說,當時因為路邊沒有柳樹,戴樹倫順手折了桐花,送給遠方旅行的朋友。

那麽古人送什麽花呢?除了以上的桐花(梧桐花),梅花、牡丹、山茶花、桃花、杏花、櫻花,甚至不知名的野花,只要能隨意采摘,都可以送。

如唐代“折花狂人”元稹,曾以櫻花送別,其詩《折枝花》寫道:“櫻花送君,壹寸春斷”;元稹曾折牡丹花送別。他的《贈十二牡丹花李》詩中說:“牡丹花皆在葉,花壹簇簇。”

祖祖喝酒。

王維的名詩《送元二十安Xi》記載了祖堅邀酒送別的情景。古代稱之為“飲”,是最常見的送別方式,至今仍流行。

這種告別通常在旅行者上路之前舉行,它起源於先秦時期壹種流行的叫“祖”的習俗。

“祭祖”最初是出行時祭祀路神的行為,目的是祈求旅途平安。史書記載,唐代司馬貞說:“祖宗,與神同行,是送別之祭,故稱‘祖宗’。”後來幹脆把壹飲而盡叫做‘祖宗’,東漢學者鄭玄說:“邊走邊喝,叫做‘祖宗’。”

“祖”,又稱“祖行”,是先秦時期“七祭”(或“五禮”)之壹,是壹種“行之禮”,所以人們出行必不可少。

“祖遊”很講究,有壹套成熟的程序。多在驛舍或路邊設帳擺酒宴,稱為“祖帳”,又稱“祖宴”、“祖宴”等。這種送別在唐代文人中特別流行。

飲酒餞行的習俗更為古老,最早形成於西周。《詩經·李·全峰·水》反映了周代的餞行習俗。漢代以後,送別活動越來越多。

告別的時候,酒是必不可少的。南朝劉義慶《世說新語·文獻》中記載,東漢時,鄭玄到袁紹帳下做官前,親友來送行,“城東”,到場三百余人,“皆離席侍奉,死而無憾”,鄭玄喝了三百多杯,方才成行。

由於現代世界科技高度發展,時空觀念與古代大相徑庭,世界末日變得近在咫尺,人們對離別沒有那麽深刻的感受。

即使妳的親人遠在地球的另壹端,妳也可以隨時進行視頻通話。如果真的很想念,可以坐飛機十幾個小時聚聚。

但是在這樣壹個方便快捷的時刻,真的變得更容易相見了嗎?我們都忙著自己的生活,缺少感情的寶藏,缺少相見的理由。有時候我們壹轉身,這輩子再也見不到對方。

人們喜歡用“離別是為了更好的相遇”來安慰自己,在那些裝腔作勢的轉身和普通的告別中有壹種對重逢的渴望——不要那麽難過,反正我們很快會再見的。

但現實往往不那麽友好。真正的離別是猝不及防的。妳不知道妳對他說的哪壹句話會是最後壹句,妳也不知道妳看她的哪壹個眼神會是最後壹句。

其實真正的告別是沒有古長汀路的,也不建議妳再來壹杯酒。昨天和往常壹樣,壹些人是在同壹天早上留下來的。

願我們都學會說再見。

寫作|所有者

地圖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