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全面理解這個成語,最好讀壹讀《孟子》中的相關段落。文章稱,“不逆農時,五谷不能打糧食。”魏惠王問孟子如何治國?孟子回答的壹個方面。孟子的回答全文是:只要不剝奪農民的耕作時間,糧食就不會被吃光;如果不用密密麻麻的漁網捕魚,就吃不完水產品;當木材被定期砍伐時,它將是取之不盡的。這樣,人民就感到滿意了。他還說:五畝房子旁邊種桑樹,五十歲的人可以穿上絲綢棉襖。雞、豬、狗等家畜不應延誤配種時間。70歲的人可以經常吃肉。壹家種壹百畝地能及時耕種,幾口之家也不會餓死。把教育搞好,孝順父母,尊敬老人,老人就不用再為了自己的生活而辛苦了。這樣,國王才能贏得人民的支持。壹言以蔽之,孟子說服了魏惠王“仁者見仁,智者見智”。
這裏需要說明的是,梁也是。魏惠王也是魏王,因其從安邑(今山西夏縣西北王宇村)遷都大良(今河南開封東南),故《孟子》中亦稱梁王輝。
眾所周知,當時是帝堯定歷、教民的時候。也就是說,在4000多年前,按照農業季節播種、耕作、收獲已經成為定論。那麽,孟子為什麽要向魏惠王提及不違反農時這個簡單的道理呢?查歷史,生活在公元前369年-公元前319年,距堯王朝已有2000年。為什麽老祖宗解決的問題還會冒出來?其實想想。不是他們不懂農時,而是他們處於戰國時期,突如其來的戰爭屢屢擾亂農民的正常耕作。
再看看魏惠王的態度,妳就會明白這個猜測不會錯。可以說,在魏惠王執政期間,戰爭不斷,並以失敗告終。公元前342年,魏攻打韓國。韓國向齊國求助,齊威軍在馬嶺路(今山東範縣西南)打了壹場著名的戰爭,就是孫臏和龐涓之戰。結果魏軍大敗,主帥龐涓戰死,太子沈也被俘虜。第二年,魏被齊、秦、趙三國夾擊。又壹年,魏國和秦國打仗,魏軍又被打敗了。
這麽頻繁的戰爭,這麽頻繁的戰敗,怎麽還能重視農耕?其實就算不講究種地,也無妨。關鍵是抓住妳丈夫,鞭打他。壯士被迫上戰場。老弱婦孺如何做好農活?
所以孟子提出不反農時,其實是很有道理的,這其實是對君王的糾正。由此可以看出為什麽後人特別尊敬帝堯,因為他熱愛人民,為人民探索天地之間的自然規律。後來的君主和皇帝,別說揭露自然秘密,連本國人民的生活都置之不理,歷史進入混亂時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