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詩:
絕句,古木蔭中短篷,宋:之南
古木蔭系短篷,棍薊助我渡橋東。
衣濕杏花雨,臉不冷。
解釋:
我把船系在壹棵高大老樹的樹蔭下;拄著拐杖過橋,欣賞著美麗的春光。
細雨不會打濕我的衣服;它漂浮在艷麗的杏花上,使花朵更加燦爛。吹在臉上的微風不再讓人感到寒冷;它舞著細長的綠色柳條,特別尷尬。
擴展數據:
南宋詩人高僧,名之南,生平不詳。
這是壹首著名的詩。僧人智南也因這首描寫二月春色的詩而出名。
精致的筆法給人壹種清涼寧靜的美感:斑駁的古樹、潺潺的溪流、輕盈的烏篷船、歪歪扭扭的木棍和藜麥、古樸的小橋流水、無所事事的老和尚,構成了壹幅天然的遊春圖。“拐杖助我過橋東”這句話詩意地展現了禪宗所倡導的物我合壹的好局面。
語言清晰明了,給人清新閑適的味道:橋東畔,杏花如煙,柳樹如線,細雨如酥,風如絲。杏花煙雨,想沾人衣不濕,好愜意;楊柳和風,吹在臉上,涼涼的,很美,卻不覺得冷。他們是多麽體貼啊。這清涼的春天難道不是春天涼禪的標誌嗎?這迷人的春景,正是詩人眼中迷人的禪意。
百度百科-春風臉
百度百科-絕句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