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的壹場暴風雪導致氣溫驟降。北風呼嘯在耳邊,路上的人們“全副武裝”。這種天氣我真的不想出門,除非要去上學。
走在路上,我看到清潔工阿姨用她長滿老繭的手鏟著路上的雪,然後高高地堆在路邊,看起來很認真,好像在雕刻壹件工藝品。啊!再回頭看那個阿姨的時候,突然覺得她好漂亮。
蓋石簡介:
是人教版小學語文五年級上冊第五課的課文。作者(劉章)寫到,他的家鄉有壹條不知名的小溪。每年汛期,他家鄉的人都會根據水的深淺,找壹些扁扁的、方方正正的石頭,每隔兩尺左右,在小溪裏擺成壹排,讓人踩上去。這是蓋石。作者通過掀起蓋石和去蓋石,贊美了家鄉人與無私奉獻的人之間的美好感情。
詞語解釋:
蓋石(dā shí)是在過去沒有橋的時候,用石頭鋪成的簡易通道,如溪流溝渠、淺枯河流、泥濘道路等。所選的石頭壹般都是方形或平頂的,所有的石頭都以兩英尺的等距離擺放。不是很順利。妳必須走得快才能保持平衡。也是為了風景。
壹排排的蓋石,讓人走,讓人踩,它們聯系著家鄉的小路,也聯系著鄉親們的美好情懷(石頭方,好穩)。
中國歷史:
中國古代沒有“中國人”這個詞,直到近代才出現。“中國人”這個詞的第壹個使用者是誰?王本華博士在2012中寫道“葉聖陶是‘語文’壹詞的創始人,江西實語文教師陳金海指出本文存在嚴重錯誤,經不起推敲,在中國語言學和語文課程論中是不恰當的。
2013張毅《語文六十年史》(1887-1950)從語文教育發展史的角度梳理了“語文”壹詞的演變,從理論角度分析了“語文”各種解釋的來源,還原了“語文”的本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