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漢語詞典 - 紅衣少女簡介

紅衣少女簡介

紅衣少女簡介|欣賞|反思

1984彩色膠卷10份

中國峨眉電影制片廠出品。

導演:陸曉婭(根據* * *《沒有扣子的紅襯衫》改編)

攝影:謝二香主要演員:鄒壹天(安冉飾演)、羅燕(晶晶飾演)、朱旭(父親飾演)、王品(母親飾演)、李蘭(魏婉飾演)。

本片獲1984中國人民和文化部優秀電影壹等獎;1985中國電影家協會最佳故事片獎金雞獎,大眾電影最佳故事片百花獎。

摘要

在序言中,我的童年落在了母親的肩上。當我疲憊的母親看到路上來了壹輛車(車上貼著“打倒XXX”的標語),她放下車,招手要搭車,車就開過去了。安然擡頭問媽媽:“為什麽車跑得這麽快?”媽媽蹲下來,拿出紅棗給安然:“妳自己跑吧,媽媽會追妳的”,安然的小身影搖搖擺擺地走了。到了城裏,安然又伏在媽媽背上,邊吃邊問:“媽媽,人為什麽要吃飯?”“不吃東西會餓死的。”“妳為什麽會餓死?”“妳長大了就知道了。”“我什麽時候才能長大?”……

80年代的安然已經是高中生了,活潑開朗,童心未泯。壹個星期天,她穿著姐姐給她的沒有扣子的紅襯衫,跟著姐姐走在街上。她無憂無慮,壹會兒纏著姐姐買“蓬松酥餅”,壹會兒指著異國小販給她看80年代的新農民,壹會兒把滿臉皺紋的老奶奶比作“精致木雕”...她走進家具店,馬上問姐姐要不要結婚。然而,安然也有令人擔憂的地方。壹說到即將到來的期末考試,情緒就會低落。姐姐知道安然不怕考試。她聰明,勤奮,成績優秀。我只是怕期末不會被評為三好學生。按照不成文的規定,連續三年進入高中,進入大學,就可以自理了。

安然為什麽對三好學生的選拔沒有信心?因為我得罪了班主任魏老師。那是在壹次語文課上。魏老師把(葉)讀成了謝,發現老師讀錯了。經查新華字典,班長朱也說這是錯的。安然舉手指出老師的錯誤。魏老師生氣了,當場讓學生找出字典。安龍兒讓朱拿出字典,但朱說他沒帶。結果安然給魏先生和他的同學們留下了壹個“自鳴得意”的印象。姐姐得知安然的苦惱,就去拜訪魏先生,想做點工作,因為魏婉是她的小學同學。魏婉不喜歡安然。她向晶晶介紹,自己經常和壹些學習不好的同學壹起玩,和別人不壹樣。她還指出,穿那件紅色襯衫去學校有不良影響。安靜聽後,她有些尷尬。魏婉告訴安靜,她給安靜的編輯部投稿了壹首詩,希望能有安靜的樣子。

不管老師和同學對她的看法如何,安然在作文課上抨擊了班長朱的行為。但這件事在家裏引起了爭議,安然的父親稱贊作文寫得好,說了實話;媽媽覺得這樣不好,怪安然太死腦筋,不吃虧。她怎麽能罵班長呢?老師喜歡班長;姐姐很擔心姐姐,所以再也不讓姐姐穿紅色的襯衫了。安然拒絕接受。她問她姐姐,“真奇怪。妳不是給我買的嗎?大家不是都說我穿這件衣服好看嗎?”

米曉玲家裏窮,就輟學代替媽媽去當店員。安然很同情她,去店裏看望她,還邀請她回家吃飯。米曉玲看到安然爸爸畫的油畫時,不知道叫什麽。安然用她的真情實感介紹道:“妳看,地球養育了這棵大樹,地球是她的母親。夏天,樹像兒子壹樣,給大地母親遮蔭。秋天,大樹開始把自己打扮成金色。他們穿著戲服飄向大地和母親,親吻母親的胸膛。妳看,母親也敞開胸膛,歡迎兒子歸來。這是兒子送給她的最好的禮物,壹個莊嚴而深情的吻。”安龍兒的父親默默地聽著。米曉玲羨慕安然懂得這麽多,又後悔自己沒能堅持上學。安然同情安慰,陪著朋友流淚。

考完試,安然和幾個男生騎車去了白洋澱。劉東虎在路邊買瓜,少給五毛錢。安然聽到後對男生們說:“媽的!”回家的路上,她把錢還給賣瓜的。壹次課間休息,我把劉東虎的五毛錢安然收下,把錢還給他,並附了壹張紙條:“妳的收獲不止五毛錢。”

媽媽因為安然去找男生玩而生氣,指責她“為什麽要找男生玩,就妳……”安然生氣地說:“媽媽,我看不起妳。”安然對母親的質疑和姐姐的關心感到無法理解。她相信了父親的話:“妳不能永遠戴著別人的眼鏡。”她說,“我不像任何人。我像我。”

悄悄看了魏灣發來的詩稿,發現確實很難發表,但經過深思熟慮,還是寫了“建議發送”。編輯部給了她壹張內部電影票,她也給了魏婉。魏萬心領神會,在評選三好學生的班會上,用暗示和利誘的方式動員大家選安然,讓安然勉強多了壹票成為三好學生。

安然很困惑,也很沮喪。在選舉討論中,她仍然受到批評和指責。既然她不理解我,為什麽還要選擇我?當全家人祝賀她對三好的評價時,她並不開心,也很沮喪。偶然看到姐姐書包裏出版的魏先生詩集的校樣,她體會到了其中的味道。她激動地說:“我現在明白為什麽魏老師動員大家選我了,這個禮物就是從這裏來的!”她痛苦地沖出房子,哭了起來。

默默默默的愛上了壹個離過婚有孩子的男人,家裏人都很驚訝。我的父親,通常是開明的,非常憤怒,公開反對。安龍兒有點困惑。他雖然不明白姐姐為什麽會這樣,但還是深愛著她,默默觀察她的壹舉壹動,關心她。安然從學校評三好學生和他姐姐在家裏的沖突中反思發生的事情,表現出壹種從容和淡定。在最後壹次班會上,她主動告訴朱:“我最近壹直在思考壹個問題”,“並不是什麽都要寫在作文裏”。看到黑板上公布的三好學生名單,她上去擦掉自己的名字,加上“爭取明年平安”,並當面向魏老師陳述了放棄三好學生榮譽的理由。魏老師壹開始很突兀,後來勸說道:“妳壹直很單純,但不能想得太復雜。”安然不假思索地回答:“不,魏先生,不是我想的那樣。我是親眼發現的。”魏老師默默地盯著安然真誠坦率的眼睛。

寧靜最終決定找到心愛的人,把妹妹安全送到車站。兩姐妹的背影移向遠方,她們各自帶著新的思考和勇氣走向生活。

辨別和欣賞

本片在1985獲得金雞獎、百花獎獎項和* * *獎。當時輿論認為這是壹個很大的驚喜。夾雜著無數的贊揚,也有尖銳的批評。比如5月4日,1985,上海解放日報有兩篇針鋒相對的評論:安然——壹個成功的典型和虛假的少女形象。爭論的焦點是安然形象所體現的真誠純粹的審美品格在現實生活中是否有依據。但影片打動觀眾的心,獲得大家的壹致好評這壹事實是毋庸置疑的,這說明安然形象的理想美是建立在它的現實基礎上的。

這部電影很新穎,令人耳目壹新。無論是生活場景的展現,人物的刻畫,還是電影語言的運用,都呈現出壹種質樸清新的藝術風格。讓人從平淡中見奇,品味光明,小小的生活世界蘊含著深刻而廣闊的人生話題。壹個16歲的女孩告別童年步入青春,用自己的眼睛看生活,用自己的心感受生活,呼喚人與人之間的真誠。這個人物是壹個散發著思想解放時代光芒的熒屏人的新形象。夏衍老前輩精辟地總結了她的審美價值:“安然不是50年代的少年,而是80年代的典型。她不盲從,也不相信說教。現在的中學生確實有自己的看法。他們應該用自己的眼睛看事情,用自己的大腦思考。她不接受社會上的舊風俗習慣,是壹個開放積極的榜樣。她善良純真,卻有著不迷信,敢於面對困難的精神。她愛姐姐,愛爸爸,但她敢反對她認為不應該做的事。我喜歡這樣的少年。我想,有了這種品格和勇氣,中國的‘國民性’是可以改造的,中國的民族是可以復興的。”

安然形象塑造成功的最重要基礎在於藝術家對生活的親切感受和對藝術的真誠追求,* * *獨創的《沒有扣子的紅襯衫》是現實主義的傑作。導演陸曉婭被這部小說強烈感染,引發了他原有的生活體驗和思考,引發了再創作。和原作者溝通後,她自己改編,五易其稿,投入拍攝。她導演的追求是力求“用自然客觀的手段表達,讓人物真實立起,再通過自己的聯想讓觀眾看到二、三、四級……”這些追求在電影的藝術風格上有著清晰的體現。

影片安全生活的環境,人物的成長,有著真實的真實感。

安然純凈清澈的氣質不是導演主觀思想強加給她的,而是在她具體而平凡的生活境遇中孕育出來的。安然受到父母和姐姐的寵愛,直到16歲才開始洗頭。她姐姐替她做了,她過著無憂無慮的生活。雖然她出生在“文革”時代,成長在“文革”之後,但她奔放的心靈卻得到了80年代思想解放運動的滋養。她穿著那件紅色的襯衫向所有人展示她是壹個女孩,並公開展示她美麗的天性。在學校,她喜歡和男生玩,認為男生知識面廣。她願意幫助功課不好的米曉玲,是因為看著米曉玲有點俗氣但為人正直。安然周圍的人物及其生活環境都處於自然的生活過程中。

尤為令人信服的是,最終評選出的三位優秀學生的風波,引出了真誠與虛偽的直接較量,涉及到應該成為什麽樣的人的現實矛盾,平凡中可圈可點,含蓄中深刻。安然希望成為壹個好學生,但她更渴望大家的理解和信任。面對“三好”這種虛假的榮譽,她很迷茫,很痛苦,也很勇敢的拋棄了它。她那種執著於真誠的力量,激起了與周圍人違背真誠和害怕真誠的沖突。沖突並沒有以強烈的戲劇糾葛出現,而是在人物各自情境中的言行舉止中自然流露出來,可以照亮現實生活的方方面面,以及人們思想觀念和道德境界的差異。

寧靜而復雜的心態有著深刻的現實針對性。她在精神氣質上基本與安然相通,厭惡世俗,喜歡安然真誠的性格。但是,在現實困難面前,他們為了獲得現實利益,違背自己的意誌去迎合世俗。她清楚地知道安然未能評價三好學生的障礙。關鍵時刻,她利用自己有限的商業權利,拉關系,搞交易,掃除障礙。結果她犧牲了自己的誠實,踐踏了自己的真誠,更傷害了安然真誠的心。母親對小女兒無微不至的關心和愛護,卻因為失去理想後的挫敗感,變得嘮叨和小心眼,只要求安心聽老師的話,讓她學不會做罪人。她在處理三好學生評選時粗暴地傷害了女兒心中美好的情操。父女還能溝通,因為他能面對生活的風風雨雨,堅持正直。所以安然可以用心去感受父親畫作的美的內涵;父親很高興他的女兒能坦率地批評班長的虛偽。但就是這樣壹個開明的父親,在聽說大女兒悄悄要嫁給壹個四十多歲的已婚男人時,勃然大怒。這壹筆極其有力地揭示了殘存在人們意識中的根深蒂固的封建傳統意識。班主任魏婉,世俗虛偽,沒有起碼的教師職業道德。這個數字很典型。她不僅不喜歡安然率真的性格,反而認為她自負。在她的教育思想影響下,必然會出現朱那種“聽話”的學生,學習成績滿分,世故老練,不準得罪人。她明明不喜歡安然,卻拿個人利益做交易,利用老師的權威動員學生給安然投票。而安然用自己的眼睛發現了真相,放棄了這個假的“三好學生”的舉動,極大地震撼了她,強烈地感受到了這種真誠的精神力量。

貫穿全片的真實紀實場景和濃縮抒情場景和諧交融,讓畫面充滿了真實的詩意。這是這部電影的重要藝術特色。

在壹些姐妹走在街上的場景開始時,在鏡頭跟隨人群展示五彩繽紛的街景和形形色色的人的同時,隨著安然異想天開的評論,鏡頭選擇性地落在壹些象征性的場景上:櫥窗裏僵硬的模特、賣冰棍的滿臉皺紋的老婦人、扛著西瓜走路的胖女孩,襯托出她活潑、幼稚、富有想象力的個性。壹些生活細節被提煉出獨特的味道,讓安然天真無邪的性格看起來格外動人。當劉東虎知道如何利用老賣瓜人的五毛錢時,她給了他壹句:“妳的收獲不止五毛錢”,可見她是真心為同學的進步感到高興。有壹次,她去商店櫃臺看米曉玲。快到店門口的時候,她突然把書包放在地攤上,然後就進去了,因為她記得米曉玲曾經說過,看到同學背著書包很難過。這個細節透露了安然對友誼的真情。

安然每天上學路上經過的楊樹大道上,壹排排粗壯的楊樹,樹枝留下的傷痕像各種“眼睛”壹樣閃爍著。這種景觀很快被蒙太奇取代,成為獨特的鏡像。安然的眼睛經常和樹上不同的“眼睛”交流。這個場景不僅充滿了生活情趣,也拓展了人物內心的空間。類似借白楊借景抒情在很多電影中都出現過,它在這裏的應用確實做到了水和水的和諧。在選拔三好學生的班會結束後,安然用他真誠的心感應到了異常,感到坐立不安。當她走到白楊樹時,在魏灣尷尬分的聲音倒敘中,11個特寫鏡頭(鏡頭編號430-441)接連出現,展現白楊樹上不同形態的“眼睛”。他們盯著安然迷茫的眼神,觀眾仿佛交替看到了她不同的眼神:思考的眼神,擔憂的眼神,憤怒的眼神,含淚的眼神。特寫12跳到淚眼婆娑。最有表現力的壹筆是:當安然決定放棄做三好學生,用壹句“不是我想的,是我親眼發現的”來回答老師認為她把事情想得太復雜的批評時,屏幕上出現了安然明澈的水晶眼睛的大特寫。這些坦誠勇敢的眼神擊中了人們的內心,仿佛有壹種穿透力。他們揭露了現實中以心照不宣的方式被掩蓋的虛偽圓滑的庸俗世界,感嘆美好的心靈受其影響。

還有壹些意味深長的造型空間,讓安然的內心世界得到了含蓄而有力的對比。在操場上安全玩耍,無意中聽到同學們在談論米曉玲離校的事情。她非常驚訝,焦急地沖到教室。空蕩蕩的教室裏,米壹個人,收拾著書包,鏡頭在壹排排實驗桌和課桌上緩緩移動。平靜的看著艾米,看著艾米從課桌裏拿出文具塞進書包。艾米拿出壹個小塑料袋,遞給安然。安然拿起壹些郵票。艾米走上講臺,從“值日欄”上抹去自己的名字,低聲哭了起來,看著艾米眼裏掛著淚水。空蕩蕩的教室裏,只有他們兩個人。在整個場景中,壹句話也沒說。唯壹的聲音是學生們在遠處練習合唱,歌曲的含義加深了畫面的含義。在這裏,無聲勝有聲。在寧靜和無憂無慮的形象氛圍中,人們感覺到兩顆真誠的心在壹起跳動,純潔的友誼,真誠的祝願...各種美好的感覺在他們心中泛濫。

壹件沒有扣子的紅色襯衫不僅是安然生活中的壹件普通衣服,也是安然性格的象征。安然喜歡穿它,象征著她的熱情和真誠;她在被人詬病的時候毫無顧忌的穿著,象征著她的自尊和自信。安然的演員鄒壹天的表演清澈透明,充滿活力。這位業余演員特有的接近角色的純凈自然的品質,在導演的指導和啟發下,被成功運用到了角色的創作中。

安然形象的生動動人,有賴於周圍人物在整體創作上的成功。扮演父親、母親、姐姐角色的演員與安然的交流方式得當、自然。另外值得壹提的是,李蘭對待魏老師這個角色的塑造,有著藝術上的真誠。這是壹個很討厭的角色,導演邀請的幾個演員都不願意接,但是李蘭很認真的接受了。她琢磨,這種模式不僅在老師中,也是深受思想影響的典型形象。所以她沒有對這個人物進行簡化和漫畫化,而是細致地把握了其性格特征,真實地再現了這個人物內心虛偽、外表友善、觀念教條、行為俗氣的復雜情態,給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