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漢語詞典 - 魯戲常識

魯戲常識

1.戲劇和魯劇知識

魯劇,又名"假揚琴"和"秦腔",流行於山東和江蘇、安徽部分地區。它發源於山東北部的黃河三角洲,由山東舒勤演變而來,距今已有65,438+000年的歷史。

原來的呂劇班大多是走村串戶,在田間地頭演出,影響不大。1910左右登臺。

1953山東魯劇院成立後,魯劇成為流傳山東各地、享譽全國的劇種。魯戲屬於農村藝術,演的是農事,唱的是農家情懷。角色多為小眾、小旦、小醜,歌詞、道白取自民間語言。

伴奏樂器主要是部落虎、二胡和三弦。傳統戲曲有《畫龍點睛》、《姐妹易嫁》、《李二嫂改嫁》、《借妻》、《石龍灣》等。

代表人物有郎鹹芬等人。1、昆曲又稱“昆曲”、“昆曲”,是壹種古老的戲曲。

起源於江蘇昆山,明中葉以後開始流行。那時候的傳奇劇種多是昆曲唱的。南昆除了保持早期昆曲的特點外,還在全國形成了許多分支,如北方的昆藝、項堃、川昆等。

昆曲以其優美柔和的風格、細膩抒情的表演、載歌載舞、嚴謹的程式,是中國古典戲曲的代表。2.高音是中國傳統戲曲聲腔系統的總稱。

因發源於江西益陽,故原名“益陽戲”或“弋戲”。其特點是表演簡單,歌詞通俗,唱腔高亢激越,壹人唱而眾人和,只用金鼓打節,不用管弦樂伴奏。

明中葉起,由江西傳至全國各地,並在各地形成了川劇、湘劇、贛劇等不同風格的高腔。3.梆子戲梆子戲是傳統戲曲聲腔體系的總稱。

它起源於山西、陜西交界處的“陜梆子”,以高亢有力的唱腔和用木梆子擊掌為特征。然後向東向南發展,在不同地區形成了不同形式的梆子腔,如山西梆子、河北梆子、河南梆子、山東梆子等。

4.京劇京劇,也被稱為“皮黃”,由兩個基本音調組成:“西皮”和“黃兒”。它還唱壹些地方小調(如劉孜戲和吹腔)和昆曲曲牌。1840左右在北京形成,盛行於三四十年代。它有時被稱為“國劇”。

現在還是有全國影響力的大劇。它是中國現代戲曲的代表,業務全面,表演成熟,氣勢恢宏。

5.評劇評劇是在河北省灤縣小曲《對口芙蓉落》的基礎上,於清末形成的。它最早流行於河北農村,後進入唐山,被稱為“唐山落子”。20世紀20年代左右在東北流行,出現了壹批女演員。

20世紀30年代以後,在京劇和河北梆子的影響下,評劇日趨成熟,出現了白、采蓮、艾連軍等流派。1950後,《劉巧兒》、《花為媒》、《楊三姐的抱怨》、《秦香蓮》等劇目在全國影響較大,出現了新、、、等著名演員。

現在河北、北京等地仍流行評劇。6.河北梆子河北梆子,即流行於河北、北京壹帶的梆子戲,發源於鄯善、陜西交界處的鄯善梆子,經山西傳入河北,融合河北、北京方言而形成。它保持了梆梆腔的特點,唱腔洪亮暴力,善於表演悲壯的情節。

河北梆子的名劇有蝴蝶杯、轅門剁子、杜十娘等。7.晉劇又稱“中路梆子”,由晉陜交界的鄯善梆子發展到山西,結合山西的語言特點而形成。現在流行於山西中部、內蒙古、河北。

它保持了以拍子擊掌的特點,其音樂風格不僅高亢,而且溫柔細膩。表演通俗簡單。

名劇有《金枝》、《小宴》、《賣畫劈開門》。8.蒲劇蒲劇,又稱“周浦梆子”,是由晉陜交界的鄯善梆子發展而來,是最初的鄯善梆子。

現在流行於山西、陜西、河南的西南地區,音腔和陜西差不多,語言也是陜西話。名劇有掛畫、殺狗、殺驛站等。

9.上黨梆子上黨梆子,山西四大梆子之壹,由山西西南部的周浦梆子發展而來,流行於山西東南部的上黨地區。除了梆子,它的聲腔還唱昆曲、皮黃戲和羅羅戲。

劇目有《三俗宴》《東門會》。10、燕戲燕戲又稱“北路梆子”,由“周浦梆子”發展而來,流行於晉西北、張家口、河北、內蒙壹帶。

據說對河北梆子的形成影響很大。劇有《血手印》、《金水橋》。

11、秦腔,陜西地方戲,又稱“陜西梆子”,是最早的梆子戲,形成於明代中期。他的表演粗獷樸實,唱腔洪亮激越,聲音如吼,善於表現悲劇情節。

劇目有《蝴蝶杯》、《遊桂山》、《三滴血》等。12、二人臺二人臺是流行於內蒙古、山西、河北張家口壹帶的戲曲,它是在內蒙古民歌和山西民間曲調的基礎上形成的,後來又吸收了晉劇的表演元素而趨於成熟。

表演充滿生活氣息,歌詞膾炙人口。劇多為表現農村生活的小劇,如《走西口》、《五兄弟放羊》。

13,吉劇吉劇,吉林省流行劇種。20世紀50年代在東北“二人轉”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曲調輕快,詞句通俗,表演樸實通俗,有《燕青》、《包公的補償》等劇目。

14、龍江戲龍江戲,流行於黑龍江省,是20世紀50年代在東北“二人轉”、拔戲、皮影戲、地方民歌的基礎上形成的,表演輕松幽默,歌詞通俗。劇目有《雙鎖山》、《廢都寶玉》等。

15,豫劇,又稱“河南梆子”。明末傳入河南的陜西梆子,是結合河南方言和民間曲調發展起來的,現在流行於河南、河北、山西、山東等省。

最初有四大流派,即豫東、豫西、湘府和沙河調。現在以豫東豫西為主。常翔宇,已經出現了。

2.關於魯劇的主要類型有哪些知識?

廬劇又名揚琴、西秦,是中國八大劇種之壹,是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它流行於山東和部分江蘇、安徽和東北省份。它起源於山東北部的黃河三角洲,由山東秦書演變而來。至今已有100多年的歷史,在1900年左右被搬上舞臺。

魯劇的音樂屬於板腔,主要伴奏樂器是七弦琴、揚琴、三弦、琵琶,被稱為“魯劇四大件”。[2]以其簡單生動的語言,優美悠揚的唱腔,豐富多彩的音樂詞匯,深受廣大人民群眾的喜愛。

魯劇的角色線體系分為四條線:生、旦、凈、醜。

魯劇劇本大致可分為兩類:壹類是小戲,這是其基本劇目;另壹種是蓮臺本劇,多改編自鼓詞、小說、琴書的劇本。

3.中國傳統戲曲知識

中國有五大劇種:京劇、越劇、黃梅戲、評劇和豫劇。說戲是中國傳統的戲劇形式,是文學、音樂、舞蹈、美術、武術、雜技和各種表演藝術的結合。起源歷史悠久,早在原始社會就有歌舞萌芽。在漫長的發展過程中,經過800多年的不斷豐富、更新和發展,逐漸形成了壹個比較完整的戲曲藝術體系。雖然它的起源來自三種不同的藝術形式:民間歌舞、說唱和滑稽戲,但區別壹部戲劇的最大特點是它的音樂唱腔來自不同的聲樂體系。這些音樂唱腔是以他們所產生的地區的語言、民歌和民間音樂為基礎的。它是通過吸收其他地區的音樂而產生的。各類劇中的角色大多由出身、丹、純、醜等不同面相的角色來填充。在表演上,強調基於生活提煉的程式化動作和虛擬空間處理。唱、念、做、打藝術並重,表演運、舞豐富,技術性強,構成了區別於其他劇種的完整戲曲藝術體系。京劇是我國的國粹。據不完全統計,中國各民族地區的戲曲約有360種,傳統劇目有數萬種。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出現了許多表現現代生活主題的改編傳統戲劇、新歷史劇和現代戲劇。他們受到觀眾的熱烈歡迎。比較流行和著名的劇種有:京劇、昆曲、越劇、豫劇、湘劇、粵劇、秦劇、川劇、評劇、晉劇、漢劇、潮劇、閩劇、祁劇、河北梆子、安慶黃梅戲、湖南劇等等。其中,京劇最受歡迎。因此,它被稱為“歌劇”。中國戲曲主要包括宋元時期的南戲、元明時期的雜劇、明清時期的傳奇和傳說,以及現代京劇傳統劇目和其他地方戲曲。是中國民族戲劇文化的總稱。【編輯此段】戲劇的三大藝術特征是綜合性、虛擬性、程序化—— (1)綜合性中國戲劇是壹門綜合性很強的民族藝術,這種綜合性不僅體現在它對各種藝術門類(如舞蹈、雜技)的融合上,還體現在它精湛而深刻的表演藝術上。各種藝術因素與表演藝術緊密結合。中國傳統戲劇的所有功能都是通過演員的表演來實現的。其中唱、念、做、打在演員身上的有機構成,是中國傳統戲曲綜合性最集中、最突出的體現。唱法是指唱法,強調“字正腔圓”;朗讀,即大聲朗讀,是壹種要求嚴格的背誦技巧。所謂“千斤口語部分唱四兩”;做是指做工作,是人物和表現手法;打是指表演中的武術動作,是在中國傳統武術的基礎上形成的舞蹈武術技巧的組合。這四種表現手法時而相互聯系,時而相互交叉,構圖依情節需要而定,但又都統壹為壹個綜合的整體,體現出和諧之美。中國戲曲是壹種充滿音樂精神(節奏感)的戲劇形式,它以唱、讀、做、演的綜合表演為核心,具有形式美。(2)虛擬性是戲曲反映生活的基本方式。是指以壹種變形的方式將現實環境或物體與演員的表演進行對比,以此來表現生活。中國戲曲的虛擬性首先表現在處理舞臺時空的靈活性上。所謂“三五走天下”有六七人百萬兵,方丈在萬裏。轉眼壹柱香千年,突破了西方戲劇“三統壹”和“第四堵墻”的局限。其次是在特定的舞臺氛圍調度和演員對壹些生活動作的模擬,比如刮風下雨、騎馬、穿針引線等等。它更強烈、更生動地反映了中國傳統戲曲的虛擬特征。國劇臉譜也是虛的方式。中國戲曲的虛擬性不僅是中國傳統戲曲簡陋的舞臺和落後的舞美技法的局限所致,也是追求神似、以形傳神的民族傳統美學思想積澱的產物。此時是美的創造,極大地解放了作家和舞臺美術家的創造力和觀眾的藝術想象力。這樣,戲曲的審美價值就大大提高了。(3)程序化程序是中國傳統戲曲反映生活的壹種表現形式。指的是生活動作的規範化、舞蹈化表現和重復使用。程序直接或間接來源於生活,但卻是按照壹定的規範對生活進行提煉、總結、美化而形成的。凝聚了歷代藝人的心血,成為新壹代演員進行藝術再創造的起點,因此戲曲表演藝術得以代代相傳。關門、推窗、上馬、上船、上樓等都有固定的格式。除了表演節目,戲曲在劇本形式、角色扮演、音樂唱腔、化妝服裝等方面都有壹定的節目。優秀的藝人可以突破節目的壹些限制。創造妳自己的個性化的規範藝術。程序是美的典範。[編輯本段]中國傳統戲曲的起源和形成歷史悠久。它起源於模仿勞動的歌舞。(1)先秦——中國傳統戲曲的萌芽階段。《詩經》中的“頌”和《楚辭》中的“九歌”,都是祭祀神靈時載歌載舞的歌詞。從春秋到戰國,從漢魏到中唐,出現了《角抵》(即百戲)、《從軍》、《踏母》等,都是萌芽的戲劇。②唐代(中後期)——戲劇的形成時期。中唐以後,戲曲。戲劇藝術逐漸形成。(3)宋金——戲劇發展時期。宋代的“雜劇”、金代的“本元”、說唱形式的“朱功調”,都在音樂、結構、內容上奠定了元雜劇的基礎。(4)元代——戲劇的成熟期。到了元代,“雜劇”在原有基礎上有了很大發展。

4.魯戲是如何產生和發展的?

魯戲是山東省具有代表性的地方劇種,它是在山東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只有80多年的歷史。

它起源於黃河下遊的廣饒、博興壹帶,原稱“變相揚琴”或“秦腔”,濱州壹帶則稱“失傳戲”或“搏戲”,因為伴奏的主要音樂是不斷地彈鋼琴、上下撥動琴弦,膠東半島稱之為“跳戲”。1900左右,廣饒縣著名藝人石殿元(1863—1948)第壹次把山東舒勤改成了古裝表演。他們以竹、紙、布為材料,熟練地將其綁成毛驢,並塗上顏色。

崔樂星飾演二姑娘,用壹根帶子將“驢子”在腰間綁成兩段,使其呈跨騎狀;當時袁典戴著壹頂破舊的氈帽,腰間圍著壹條白色的圍裙,鼻子和眼睛都被塗上了白灰,做了壹個小三花臉,假扮成鞭打驢子的王曉。在鋼琴、揚琴、三弦、長笛、鈴鼓等樂器的伴奏下,兩人載歌載舞,表演生動活潑,讓唱了多年的琴書壹下子活了過來。

“聽到王翔(藝人薛錦添的外號)唱歌,蛋糕都貼在門框上了”,可見當地人是多麽癡迷。此後,琴、書法藝術家紛紛效仿,流行區域迅速擴大到惠民、濰坊、煙臺等30多個縣。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魯劇得名。經過改革創新,迅速發展到全省各地,北至黑龍江,南至江蘇,西至新疆。出現了魯戲藝術表演團體,成為壹個充滿活力的青年劇種。魯劇的發源地是山東秦書,無論是音樂唱腔還是表演劇目都與有著密切的聯系。

其音樂以板腔為主,偶爾插入壹些曲調,基本唱腔以【四平】、【板兒】為主。【四平調】源於《鳳陽歌》,壹板三只眼(4/4)的節奏,速度變化較大。快唱叫【快四平】(壹板壹目),慢唱叫【慢四平】(壹板三目),既能敘事又能抒情,能表現各種情感內容。

第二板來源於“垛板”,壹板壹眼(2/4)的節奏,而快唱有壹板無眼(1/4),稱為“流水”。在基本腔的基礎上,吸收了梆子、強茂、京劇的唱腔音樂,創造了【反四平】、【反板兒】、【板兒】、【搖】和【散】。

因此,魯劇曲調雖少,卻富於變化,歌詞通俗易懂,唱腔樸實無華,優美動聽。而且在人民群眾中有很深的群眾基礎。

魯劇傳統劇目80余部,以生活劇為主,均形成於編揚琴時期。它們大多以民間故事為基礎,反映了下層社會的日常生活。內容表現家庭倫理、風土人情、愛情婚姻、兒女親情。“三部劇”占了很大比重。

例如,經常演出的劇目有的《捉腳》、《三弦四勸》、《小姨子》、《愛女不愛媳婦》、《雙妻對調》、《王的《借年》、《王的《借》、《藍橋社》、《空槽》、《打人船》、《站在花墻上》等,經過藝術家們多年的努力,大部分劇目故事性強,情節細致生動,群眾語匯豐富,表演樸實自然,沒有嚴格的節目規範,更加生活化。

由於魯劇用齊魯方言表現民間生活、民俗風情,充滿人民感情和生活氣息,所以受到廣大群眾的喜愛。其部分優秀劇目,如《李二妻改嫁》、《姐妹易嫁》、《西龍之地》、《逼婚》、《小借年》等。,被陸續搬上銀幕,流傳到塞北江南,流傳到港澳,享譽海內外。魯劇被國家列為保留劇種。

5.誰了解京劇和魯劇?

京劇/bbs/printpage?BoardID = 5 & ampID=35514京劇是在北京形成的傳統劇種之壹,已有近200年的歷史。

它是在徽劇、漢劇的基礎上,吸收昆曲、秦腔等壹些劇種的優點和特長而逐漸演變而來的。徽劇於公元1790年(清乾隆五十五年)入京,最早入京的徽劇團是安徽久負盛名的“三清班”。

後來北京又有了“四喜”、“河唇”、“春臺”等班,合稱“徽州四班”。京劇的正式形成是在道光(1840)二十年左右。此時,京劇的各種唱腔格式已經初步確立,京劇的語言特色已經形成,京劇的角色也發生了新的變化。出現了壹批具有京劇特色的劇目,第壹代京劇演員也已經出現:余聖三、張二奎、程長庚被稱為老學究的“三丁甲”,也有老演員和京劇。

程長庚是這壹時期的代表人物。他在融合漢徽調、吸收昆曲加以改造和提高方面,比同時期的其他京劇演員付出了更多的努力。他為京劇表演藝術的形成做出了巨大的貢獻,對後世京劇的發展起到了巨大的作用。京劇音樂屬於板腔體,主唱是黃兒和西皮,所以京劇又叫“皮黃”。

京劇中其他常用的唱腔有南梆子、四平調、高八子、吹。京劇有1000多種傳統劇目,經常演出的有300多種。其中,除了徽劇、漢劇、昆曲、秦腔外,還有相當壹部分是由京劇藝術家和民間作家創作的。

京劇擅長用歷史題材表現政治軍事鬥爭,故事大多取自歷史演義和小說劇本。不僅有全劇,還有大量折子劇,此外還有壹些連續劇。

京劇的角色分為生、丹、凈、醜、武、時尚(跑龍套)七條線,再分為生、丹、凈、醜四條線。京劇自形成以來,湧現了壹大批優秀演員。他們為京劇在唱腔、表演、劇目、人物造型等方面的創新和發展做出了貢獻,形成了許多有影響的流派。

如程長庚、余三勝、張爾魁、譚鑫培、王桂芬、孫菊仙、王小農、劉鴻生、王洪綬、余叔巖、高慶奎、嚴鞠鵬、周信芳、馬連良、楊寶森、譚福英、李少春等。蕭聲、徐小祥、程繼賢、姜妙香、葉盛蘭等。;出席者有、黃月山、、、、尚、李等。丹嬌梅巧玲、於子雲、田桂鳳、、、梅蘭芳、程、荀慧生、尚小雲、、馮、肖翠花、、龔雲甫、李多魁等。景嬌穆鳳山、黃潤福、何桂山、邱桂仙、、邱等。小醜劉趕三、楊明宇(原為昆曲,加入京班演出)、王長林、肖長華等。此外,還有著名鋼琴家孫、、梅田、、、等。著名鼓手有杭、白、王等。

梅蘭芳是最傑出的京劇表演藝術家之壹。代表劇目有《宇宙鋒》、《霸王別姬》、《貴妃醉酒》、《水戰斷橋》、《怪雙會》、《園中夢》、《木刻齋天王》、《木蘭從軍》、《抗金兵》、《生死恨》、《Xi石》、《洛神晚年》等。

魯戲1。呂劇創始人簡介孫忠信(1852—1930),博興縣春華鄉西文文村人,呂劇創始人。孫忠信出生在壹個貧苦的農民家庭。

他媽媽懂戲曲,尤其是古典小說和民間故事。受母親影響,孫忠信從小就喜歡唱歌。17歲前學會了打花鼓、唱鳳陽歌、蓮花落等民間藝術。

師從戲劇,精通皮春戲、梆子、羌腔。他多才多藝,不僅會唱歌,還擅長打鼓和彈鋼琴。他經常與當地民間藝人合作,在集市和廟會上表演,深受群眾贊賞。

1880,孫忠信與劉、、張寶光聯袂演出。他們把第三人稱中唱故事的形式,從壹個還會演奏樂器的演員,改為由演員扮演角色,伴奏退居後場的表演形式,從而形成了魯劇的萌芽。

孫忠信創造性地把羌族、梆子、京劇、舒勤的曲調、曲牌、打擊樂、表演藝術運用到自己的戲劇中,改編了《看瓜園》、《後媽打孩子》、《崔金丁的墳》、《三賢》(後來的《大嫂》),因為這些戲壹開始沒有文案,演員根據故事需要隨意演唱。

當同事問這部劇叫什麽名字時,孫忠信說:“我們的劇就是循著痕跡,把藤蔓捋到底,就叫壹捋吧。”從此,這部劇的名字就傳開了。

“樂”與“魯”諧音,後以“魯戲”命名。孫忠信與當代藝術家壹起,開創了魯劇之花,完成了魯劇的早期成型,並為其進壹步發展培養了壹代又壹代的演員。

聞名全省的魯劇老藝術家張傳海從他的門裏走出來。正是由於孫忠信在魯劇發展史上的開拓性工作,博興縣成為“魯劇之鄉”和魯劇演員的搖籃。

為紀念廬劇的誕生,博興縣淳化鄉、煙坊鄉壹帶曾被稱為“呂壹鄉”。2.魯劇名稱的由來。關於魯劇名稱的由來,有兩種說法。壹種是魯戲由“彈鋼琴”和“彈揚琴”的說唱藝術演變而來。無論故事長短,故事性都很強,從頭到尾都很詳細,唱腔清晰。用孫忠信及其弟子的話來說,就是“追藤到底”,魯劇的主弦就是彈琴。

因此,藝術家們把他們自己的戲劇稱為“勒·Xi”。後來被改寫成了魯劇。

又說1890左右,劉某峰等藝人在劇情中模仿當地流行的鈍音“王小幹驢”,將驢頭掛在前面,驢屁股(紙糊)系住,近似當地雜耍中的“跑驢”形式,以琴書曲調轟動壹時。壹個接壹個,很多村都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