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之所以有龍,是因為它是中華民族千百年來形成的圖騰崇拜。沒有人真正見過真正的龍,龍更多的存在於中國人的心目中。
龍的造型也在不斷變化,從紅山文化的豬女龍到三國時期的花紋隨意的龍,其造型也沒有現在的簡潔豐富。
龍的形象是許多動物的組合。壹般認為是蛇、鳥腳、獸頭,綜合了當時主要動物的主要特征。人們對這些東西的神奇充滿了敬佩,於是把它們組合成壹種動物,崇拜它,夢想著有壹天能擁有這樣上天入地的本領。
龍代表了中華民族自強不息、征服自然、提升自我、改造自然的寶貴精神。
世界上真的有龍嗎?已故的杜爾伯特人任殿元,自稱見過龍;上海馬小星研究了大量資料,做了大量調查,越來越相信龍的存在。他說:“我們為什麽不重新理解已經解釋了幾千遍的龍的奧秘呢?”
小時候聽老人講過“降龍”“救龍”的故事。記者從未壹笑置之,認為這些故事只是民間的流言蜚語。直到165438+10月25日那天,杜爾伯特縣委宣傳部副部長任青嚴肅地告訴記者:“我爸爸見過真龍。”
任老回憶:我見過真龍。
1944年8月(具體日子記不清了),父親任柏金領著我(任殿元,當時27歲)和漁民叢來順(43歲)、謝巴(38歲)去河裏捕魚。我們出去了三五天,不過十多天,同行的有四條船。
今天早上,我們的船行至牡丹江南岸(原名松花江壹段)(當時屬肇源縣管轄,位於肇源縣城西北15km處),突然發現陳家圍子村後面圍了很多人,估計比陳家圍子全村多4倍。我們把船靠岸,問了岸上的壹個人,他低聲告訴我們:“在黑龍江。聽到這個消息,我們既興奮又緊張。父親說:“在魚上上網還不錯。我們去看看吧!“五條船10多人全部上岸,我們幾乎是跑著到達的。
看到那壹幕,父親這樣的老“魚鷹”驚呆了。但是我看到壹只巨大的黑色動物躺在沙灘上。它太大了!陳家圍子的人用柳條在上面搭了個棚子,有20多米長。長10余米,頭頸細,有小牛頭那麽大,略呈方形,上寬下窄。頭上無叉,平鏟狀角,似牛角,短而直,根約654。它還在發抖,它的嘴看起來像鯰魚的嘴。它又扁又寬,嘴巴長30多厘米。當它被關閉時,它看不到它的牙齒和舌頭。它閉上眼睛,眼睛周圍有壹群蒼蠅。當它的眼瞼移動時,蒼蠅嗡嗡地飛走了。它有四個爪子,但不清楚爪子裏有幾個腳趾,因為它的爪子深深地插入了沙灘。估計直徑超過1米。後腿的後部是尾巴,比前面細,但很長,足有八九米。整個形象就像壹條巨大的四條腿的蛇(東北話叫馬蛇,也就是蜥蜴)。它渾身長滿鱗片,背上的鱗片是鐵青色的,大如冰盤,形狀與鯉魚鱗片相似。它肚子和爪子上的鱗片是粉色和白色的。而且比背上的鱗片略小。背上的鱗片是幹的,像魚幹(幹魚)。大量的蒼蠅圍著它飛。它不時地搖動天平,發出幹澀的“哢嚓”聲。每響壹次,蒼蠅就“哼”壹聲飛起來。聲音壹停,蒼蠅又掉了下來。它太難聞了,幾百米外都能聞到。下面躺著壹條很長的溝,周圍嫩嫩的雜草都被它踩倒了。不幸的是,妳看不到腳印是什麽樣的。
陳家圍子裏只有20多戶人家,總人口60多人,卻有300多人在場。原來附近幾個村的人,比如任家梁子,瓦房子,上窩子,都在這裏。他們有水桶和罐子,他們都拿著打水的工具,全都聽從陳家圍子的偽村長陳慶的指揮。陳慶教禁止所有人叫它“龍”。今早有人看到這只“水蟲”,說明它昨晚躺在這裏,今早被發現。組織陳家搭起壹個棚子,然後讓人提水澆在“水蟲”身上。水壹澆上去,“水蟲”身上的鱗片就抖了壹下,人們就用水桶把水澆在“水蟲”身上。謝霸道:“妳看,是!這家夥很胖。要是他能殺了他吃肉就好了。”
看了壹個多小時,父親說:“我們明天去看吧。”就這樣,我們勉強上了船。在船上,每個人都在說個不停。叢來順說:“如果這個‘水蟲’沒有尾巴,那就是黑龍江禿尾巴的老李。”謝霸道:“這壹定是黑龍江的黑龍。妳沒看見它全身都是黑的嗎?”大家連魚都沒抓到。
那天下午雨下得很大,晚上變成了暴雨。雨下了整整壹夜,時緩時急。第二天早上變成了毛毛雨。五艘船直奔陳家圍子村後,我們到了那裏,看到我們心都涼了!只有“黑龍”曾經躺過的壹條深溝,沙子裏還散發著濃烈的氣味。據當地人說,“水沖”號是半夜離開的。沒有人知道它是怎麽去的,去了哪裏,因為不可能有人在大雨的夜晚等它。但我們清楚地看到,它所在的沙溝東北方向有壹條深溝,明顯是立起來的時候弄的。這只能是猜測。
後來我們去那裏釣魚,聽到當地人小聲說日本人封鎖消息,不允許人們到處談論。從此,很少有人再提起。現在已經過去40多年了,我們仍然不知道那是什麽動物,但是40多年前的場景依然歷歷在目,仿佛就發生在昨天...
本故事發表於1989年2月《中外筆記》第3卷第4期“人間奇觀”專欄,由上海人民出版社編輯出版。題目是《我看到的黑龍》,杜爾伯特口述給山達雷農場退休幹部任殿元,任殿元由杜爾伯特博物館整理於1994年3月。
10年前我就想寫這篇文章了,因為父親親眼看到了龍,讓我大為震驚。我壹直覺得應該把它記錄下來,整理出來,那會是壹份非常珍貴的資料。已經過去40多年了,當年的很多見證人都去世了,比如手稿中的叢來順、謝八,甚至我父親都73歲了。但他精神很好。
不知道肇源縣誌有沒有記載這件事,但我相信陳家圍子附近有我父親這樣的目擊者。這是我第壹次向報紙透露這件事。雖然我很久以前就從我父親那裏聽說了這件事,但我當時也懷疑這件事的真實性。65438到0986,去肇源縣出差,住在縣招待所對面的壹家私人招待所。我舍友裏的壹個老人晚上跟我聊起這件事。這個故事和我父親告訴我的完全壹樣。我問他是哪裏人,他回答說是陳家圍子的,已經77歲了(可惜忘了問名字)。他也是見證人之壹,親自提水給黑龍潑水。通過這件事,我相信父親說的是實話。
任慶春1989 5月17日
四項調查:這是事實嗎?
這些都是真的嗎?為了證明這段經歷的可靠性,任青提出了四點論據:第壹,他第壹次聽父親講這件事的時候才六七歲,母親臉上不耐煩的表情說明這早已是老生常談,如果不是真實的事情強烈刺激了老人,他也不會再講這個故事了;第二,父親是老黨員。他誠實善良,絕不是壹個信口開河的人。他不信鬼神,思想開放。40年代第壹個帶領群眾拆廟砸偶像。如果不是親眼所見,他父親絕不會反復陳述。第三,他在肇源縣壹家小旅館住宿時,壹位老人說起了同樣的事件。四、任殿元在松花江南岸看到的黑龍,長10多米,“形似壹條大馬蛇”,俗稱蜥蜴。令人驚訝的是,甲骨文中“龍”的壹些字符看起來像蜥蜴,新石器時代的壹些彩陶圖案也是如此。如果不是親眼所見的“龍”,怎麽可能只有大三的任殿元?古代“降龍”事件在古籍中不止壹次被記載,其描述與他父親相似。他父親怎麽會知道那些散見於古籍,連專家學者都不曾提及的“降龍”的具體描述?
很多人都在用科學的態度看待這件事。為了驗證任殿元所說的真實性,以《上海灘》雜誌主編馬曉星為代表的壹些人也進行了實地調查。
1992中,馬曉星列出了科學考察提綱,並委托任慶春對任殿元的說法進行了詳細考證。由此,他證實了“降龍”事件的壹些細節。任慶春給任殿元看了許多種恐龍和鱷魚的圖片,結果老人對異特龍(壹種恐龍)的圖片表現出了壹些興趣。他想,如果把動物背上的帆拿掉,看到它躺在那裏,有點像我看到的“黑龍”,只不過“黑龍”的嘴是閉著的,看起來像壹條鯰魚。它的嘴上有胡須,它的頭是擡起的。它的脖子略長,很像馬的脖子,全身布滿魚鱗。+099210,戴哈爾濱出版社。
1994年春天,馬小星親自到肇源縣調查,收獲頗豐:她找到了目擊“降龍”事件的大媽,但她所說的時間地點與任殿元不同;在采訪的幾十個人中,有不少老人證實“落龍”事件確實發生在松花江南岸,也確實發生在偽滿洲國時期。還有壹個假村長陳慶琪,壹個和陳慶住在同壹個村子的老婦人甚至作證說,陳慶親口說過他帶領人們去救龍。類似任殿元的“降龍”事件,在招遠和扶余不止發生過壹次兩次。
1994年春,肇源縣古恰鄉文化站站長崔萬祿受馬小興委托,到扶余區風華鄉調查,發現壹位自稱目擊“降龍”事件的老人,多人證實是陳慶組織大家救龍。
馬的觀點:龍是稀有動物。
《現代漢語詞典》(1983版)根據歷史傳說給“龍”下了定義:龍,中國古代傳說中的神異動物,身長鱗角足,能走、能飛、能遊、能揚雲、能雨。
就在這個定義之前,人們深感不解。有人找遍了國內外所有的生物資料,也找不到壹種符合上述定義的動物。於是,壹個龍只不過是神化了的東西的結論就自然而然的產生了。有人甚至稱之為“生物假說的傑作”。
49歲的古籍學家、古生物學家馬曉茜為了研究龍,十多年來查閱了大量資料,做了大量調查。他認為龍是曾經存在的稀有動物,被人們神化了。來自空洞想象的龍的“假說”能覆蓋中國幾千年的文化,而且還能越來越差,這多少有點不可思議。在政治論文中,龍的形象隨處可見。既然人們主觀上認為《龍族傳說》是神話,就不會把這些話當真。然而,值得信賴的史書《左傳》曾提到,給自己養龍的人名叫董,意思是養龍的人。對離奇古怪的古代傳說壹向持謹慎態度的歷史學家司馬遷在《史記》中也記載,夏朝有壹個專門養龍的人,名叫玉龍士。歷代史書中關於“降龍”的記載數不勝數。
馬小星堅信龍的存在。他說:“從不同朝代的歷史記載和1944年任殿元在松花江上的親身經歷回憶中,我們隱約意識到有這麽壹種會走路、會飛、會遊泳的奇怪動物,我們的思維不能不轉向。當我們認為熟悉的東西以某種方式揭示了它的真相,為什麽我們沒有呢?
希望能解決妳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