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漢語詞典 - 佛教的五義是什麽?釋義:壹切法界皆空,不生不滅,不汙不凈,不增不減。

佛教的五義是什麽?釋義:壹切法界皆空,不生不滅,不汙不凈,不增不減。

五蘊皆空:佛教語言中,指色、受、念、行、識。眾生皆由五行所成,故稱五蘊。沒有五蘊。指佛教修行的最高境界。壹切法皆空,不生不滅,不汙不凈,不增不減。“法”指世間壹切法,即天地萬物。這裏指的是五蘊之法,即以五蘊所生之萬物相待者。“空相”即“真空現實”。人的真心永遠是不變的。只有五蘊聚在心裏,生出私欲來掩蓋真相,才會有各種執著,才會執著於外界,才會視所見所聞所感為真,才會以五蘊為真。只有般若波羅蜜多,才能像利劍壹樣斬斷許多謎題,只有站在空性本源的立場上,才能把握“空性”。

“不活,就活不下去”。沒活過,就死不了。壹旦妳明白了般若心法,沒有了妄想,就沒有了生死,也就沒有了要求脫離苦的必要,也就沒有了解脫苦的必要。“不臟不潔”,臟和潔本來就是對立存在的。凡夫未斷煩惱,未除貪嗔,生出自執與普法的偏見,是汙穢;雙向修行者斷了煩惱,無貪無嗔,能見證空無,謂之清凈;普通人染上了漏的惡運,這叫鱗;聖人修善業而不漏,謂之凈。但是,他們的汙穢只是名義上的,本質上根本沒有汙穢和清潔,只有空性。空既不幹凈也不臟。壹個普通人不去想,生出虛心就是尺度;聖人到了空實,是清凈的,不受五行的限制,不受諸法色相的影響。從各種法的自然相來看,既無規模,又無清凈,稱為“不潔不凈”。

“不增不減”,世界的本心,像海壹樣寬廣,包容萬物,孕育壹切機遇。但只有聖人才能表現出自己的初心,而不被事物遮蔽。從極端的角度來說,原始心智不是培養出來的,而是培養出來的。所以,心不會因為意識而多得壹分,也不會因為妄想而少得壹分。壹般人看似小心眼,但那只是因為五蘊遮障,六塵縛縛,所以無法修持觀察,所以才會有誠意消失,不顯。不管普通人,不管聖人,佛性是固有的,是真誠的,不可能人為增減壹分。生滅尺度的凈增減,是從生命的感受中假分離出來的,也是苦。所以佛陀在這裏教導,只有心是空的,壹切善惡的規律都是因緣結合而生,其身本來是無聲的,不需要分別去想。《慧》的文字[註12]就是如此,空氣是無色的,沒有思考和理解。真空現實中的五律,都是因緣和謬誤結合造成的,不能以清凈的心去追求。壹個透徹理解真空實相的聖人,連因緣本身都被視為空,在其中自然沒有阻礙它的色法,也沒有被思想和理解的心法。只有探索般若的深法,才能無隱無洞無黑暗。佛陀告誡修行般若的人,要時時觀察,不要色心兩迷。從根本上來說,壹切存在的根本相是空性、相對性、依附性。並非堅如磐石不可動搖,故有“天無色,無以為知”之說——色心法因空而失去壹切實在。希望對妳有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