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漢語詞典 - 大韓帝國的歷史

大韓帝國的歷史

朝鮮王朝在光緒二十年(1894)甲午戰爭前是大清帝國的屬國。甲午戰爭期間,日本控制了朝鮮政權,迫使其廢除與中國的宗藩關系。朝鮮建國544年(1895,清光緒二十壹年,日本明治二十八年)四月,戰敗的清政府被迫放棄對朝鮮的宗主權,在與日本簽訂的《馬關條約》中承認其獨立。

但實際上當時朝鮮是由親日派金弘基內閣統治的,所以日本不斷幹預朝鮮政局。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五十四年(1895),10年10月8日,日本人在“乙魏事件”中殺害了親俄的朝鮮皇後敏(明成皇後),並下令金弘基內閣進行壹系列“改革”,如實行陽歷、頒布斷絕敕令等。這些都嚴重傷害了朝鮮人民的民族感情。人們高呼“頭可斷,毛不可剪”,第壹次義勇軍運動(義兵)迅速在全國傳播開來。俄羅斯帝國深怕日本幹涉朝鮮內政,限制其在遠東的擴張,於是派軍艦停靠朝鮮仁川港,“支援”朝鮮抗日。建陽元年(1896)二月,在當時的親俄大臣、李等人的勸說下,朝鮮皇帝率皇室前往俄國公使館避難,史稱“遷俄閣”。俄羅斯館的搬遷改變了朝鮮的政治力量對比,擴大了親俄派的力量。隨後,親日的金弘基內閣迅速垮臺,日本在朝鮮的擴張得到遏制。俄羅斯館的搬遷平衡了日俄在朝鮮半島的勢力,這種外部形勢為後來大韓帝國的建立創造了條件。另壹方面,近代以來,韓國國王自稱“皇帝”的討論應運而生。韓國國王兩輪稱帝。第壹輪是親日文明派策劃的。早在1884年的“沈嘉政變”中,於今平等文明黨就提出了“國王稱帝”的議案。光緒二十年(1894),甲午戰爭爆發,日本控制朝鮮後,朝鮮實行“加大甲午戰爭”的政策,稱帝的念頭再次浮出水面。據說,當時的日本駐朝鮮大使圭介提議稱高宗國王為天皇,但未被朝鮮采納,只將國王提升為“陛下”的稱號。其他的爵位也有提升,比如“朕”、“聖旨”,但都沒有稱帝。甲午戰爭和《馬關條約》簽訂後,朝鮮親日派開始謀劃稱王稱帝,尤其是閔妃遇害的“乙魏事件”後。閔妃被害七天後,也就是建國五十四年(1895)、10、15年,朝鮮內閣召開會議,討論稱帝問題。據當時的外務部部長金允智記載:“今內閣議決中國在東方兩大帝國之間獨立,但尚來不及尊銜,妨礙時局,奏帝與建元。給我幾下,妳就行了。”此外,外部協辦單位尹誌浩對此事的記錄更為詳細。當時的虞翻山、趙錫元、全營鎮等軍政要員,為稱帝而爭論。他們指出,聲稱天皇是從中國獨立出來的意識的絕對必要,而尹誌浩則反對說,日本和中國不可能因為聲稱天皇而增加壹點對朝鮮的尊重,因此聲稱天皇會引起正當的嘲笑。雖然外大臣金允智和宰相金弘基同意尹誌浩的想法,但他們還是聽從了軍事官員的意見,最終決定當皇帝。與此同時,發布了壹封信來選擇新的女王。計劃於10年10月26日舉行登基儀式,國號為“大大韓帝國”。然而,朝鮮稱帝的計劃因為俄、美、英三國大臣的堅決反對而流產。這場稱帝風波,與其說是朝鮮的獨立,不如說是日本和親日派為掩蓋“B衛事件”而采取的壹個步驟(主張稱帝的余凡山和趙錫元是B衛事件的參與者)。這場風波的關鍵不是被稱帝,而是伴隨著“選皇後令”。日本人想通過支持國王做皇帝來顯示日本的善意,然後借此機會另立新皇後來掩蓋閔妃的死訊。之後“俄館被移”,親日政權崩潰,更無法稱帝。朝鮮第二輪稱帝計劃的第二輪,得到了高宗國王和幾乎所有派系的壹致推動,是壹場史無前例的獨立建國運動。建陽元年(1896)俄國館遷址後,政局基本穩定,但朝鮮皇帝高宗仍留在俄國公使館,從而激發了普通民眾的獨立意識。建陽元年(1896)四月,參加沈嘉政變、留美歸來的著名文明人士徐在弼創辦了朝鮮半島歷史上第壹份民間報紙——《獨立新聞》,強烈呼籲朝鮮獨立,進行現代化改革,大力宣傳獨立精神和西方民權法治思想,在當時朝鮮各級產生了很大影響。例如,其中壹篇社論寫道:“朝鮮人從來不知道什麽是獨立,對外國人蔑視朝鮮人無動於衷。朝鮮的君主曾經每年都派使節到清朝朝拜,使用清朝的歷法,在官方文件中使用清朝的年號。朝鮮人雖然知道自己屬於清朝,但幾百年來從未考慮過為這種恥辱復仇,而是壹直安於自己的國家地位。如果考慮到這種懦弱的心態,豈不是人生壹大悲哀?要提高庶民的地位,首先要提高國家的地位。比如,要提高國家和庶民的地位,國家的君主就必須和其他國家的君主並肩而立。”明確提出了“與其他君主並肩”的要求。同年7月,徐在弼創辦了獨立協會。為了表明與歷史決裂、追求獨立的決心,獨協還拆除了朝鮮迎接中國使節的“恩迎門”,將其改建為獨立門。此外,迎合中國“天使”的“華牧館”更名為“獨立館”,用作獨立協會的辦公室。

建陽二年(1897)二月,高宗皇帝搬出俄國公使館,回到首爾的慶雲宮(今德壽宮)。此後,不僅民間文明派、獨協的獨立新聞呼籲皇帝立國,代表傳統勢力的儒生、大臣也紛紛松綁,引經據典,請求皇帝當皇帝。建陽二年(1897)五月1,前承辦人榮請做皇帝。5月9日,以全大謝為首的地方儒生開始要求稱帝建國。5月16日,中央書院官方任命尚準為官,5月26日,青年學者姜(未成名的儒生)和縣令也駁回了反對稱帝的言論。光武元年(1897)九月二十五日、二十六日,協辦單位農工商部的余濟桓作為高官,力勸高宗稱帝。9月29日,馮朝和(名譽官名)在仙蓮716士紳上請求稱帝。9月30日,議會事務國務大臣沈順澤和特別官員趙代表所有朝廷官員建議他們前進。在這些數不勝數的報告中,陳述了自稱皇帝的各種理由,如自稱皇帝可以鞏固國家局面,保證獨立的現實。“甲午戰爭後,有獨立之名而無獨立之實,國家不確定,民眾疑慮重重...但現在糾正它的壹方在乎的是尊嚴和尊重,這使得人民傾向於”;也有很多人提到朝鮮的正統。如江的《尚書》指出:“我州疆域雖小,西河至黃閣傳世正統文物五千余年。”李秀冰指出“陛下大德大業,應承大明統壹”,外部協辦者余繼桓甚至引用歐洲歷史說清朝和朝鮮是* * *。也有大量引用萬國公法來論證宣布國家為皇帝的可行性。比如在提到均勢時,引用了丁韙良翻譯的《萬國公法》第84-86章的內容及其註釋,敦促皇帝不要理會外人的評論,立即宣布國君;另外,上書寫道:“吾國統壹三朝鮮,陸地疆域四千裏,人口不少於兩千萬”,有稱帝之規模。《獨立新聞》曾就此評論道:“數百年來,朝鮮人只把大清皇帝視為唯壹被尊崇的皇帝。但此時朝鮮的忠臣們開始認為朝鮮偉大的君主陛下真的等於清朝皇帝了,這確實是朝鮮實現獨立的標誌。”此時,雖然壹些腐敗的士人,如劉林西、崔,以朝鮮是明朝的藩屬為由反對稱帝,但歷史的車輪已經無法轉動,高宗稱帝勢在必行。

事實上,尋求稱帝的運動在很大程度上是受李希本人的啟發。朝鮮第二次稱帝的計劃遭到了包括日俄在內的各國的冷眼,日本的福澤諭吉甚至還寫了壹句俏皮話:“根據最近的消息,原本盛傳的尊稱討論已經定下來了,以後朝鮮國王就稱其為皇帝。這真是太神奇了。妳是被封為國王還是皇帝並不重要。但說到他的皇帝所統治的“帝國”的狀態,從外表上看,“帝國”簡直是不雅。國王直到最近還住在其他國家的公使館裏,連國王自己的住所都難以安頓下來,壹下子就成了皇帝。他在國內外能發揮什麽樣的威嚴?”因此,高宗皇帝需要營造壹種“全國壹致推戴”的氛圍,以獲得列強的認可,實現自己稱帝的計劃。據史書記載,高宗皇帝稱帝的計劃是“各國都想阻止,俄國使節卻說:‘貴國必欲篡位,我與俄國當絕交!’“剛開始我很害怕,但是不好看。那是聖旨,我壹個接壹個的要,上了就偏了人家……”日本駐朝鮮大使瑪索·加藤也向日本政府報告:“國王希望形成全國官民壹起仰望,全國輿論壹致支持他的局面,引起各國駐朝使節的關註,並以主張天皇不能停職為由,取得各國使節的同意。先是朝鮮政府在即位前夕,派朝廷官員到各使館暗中打探其意圖,遊說其斡旋,但使節們要麽止步不前,要麽態度冷淡,沒有壹個人認真表態。”因此,朝鮮第二輪稱帝計劃不僅有朝野各派的強烈訴求,高宗本人就是幕後最大的推手。主詞條:光武改革

朝鮮帝國是由高宗·李希皇帝獨立建立的,當時日本和俄羅斯的力量在朝鮮半島處於相互克制的平衡狀態。在這種形勢下,外部對韓國的壓力使其暫時處於危機後的緩和期。以高宗皇帝為首的朝鮮帝國政府也意識到了這種情況,所以在國外采取均勢戰略,通過列強之間的相互牽制來保持國家獨立,以永久中立為目標;對內,延續甲午戰爭以來的現代化改革,開始改造南朝鮮,以達到強兵富國的效果。由於高宗稱帝後的第二年是“光武帝”,所以高宗在大韓帝國建立後的歲月裏實施的政治、軍事、經濟、社會等方面的改革,史稱“光武帝改革”。

光武改革改變了韓國的社會面貌,促進了韓國的現代化和工業化,極大地發展了韓國的民族資本主義,啟蒙了韓國民族,進壹步喚醒了民族意識。但光武改革的基本思路是“以舊制為基礎,兼顧新制”,所以改革措施並不徹底,很多只是流於表面。韓國還是君主專制,外國勢力並沒有真正驅逐它。大韓帝國的政治依然延續著朝鮮王朝的黑暗和腐朽,再加上連年饑荒,普通百姓的生活更加艱難。韓國並沒有因為光武改革而富強。隨著日俄戰爭的爆發,光武改革進程中斷,韓國不可避免地走向了殖民化道路。

由於光武改革的局限性,獨立會與壹直獨立維新的深度主管政府之間的矛盾逐漸激化。李承晚等獨立協會中受美國教育的激進分子甚至倡導民權,並多次在首爾引發官民沖突。於光武二年(1898),獨立會於5438+02年6月被韓國政府取締,李承晚等人被捕判刑,其創始人徐在弼被迫離開韓國前往美國。大韓帝國的建立雖然在壹定程度上緩和了帝國主義對朝鮮半島的侵略,但並沒有從根本上改變韓國被外國統治的局面,大韓帝國自始至終沒有獲得真正的獨立。大韓帝國建立前後,日俄先後簽訂了《高村衛北協定》、《山中羅巴諾夫協定》和《西山麗羅山協定》,以協調各自在韓國的勢力範圍和各種利益。但雙方都明確反對以北緯38度線直接劃分在韓國的勢力,因為日俄都想獨占朝鮮半島。在此期間,日本和俄羅斯對朝鮮半島的侵略從直接幹涉其內政轉變為經濟侵略。俄國通過“移俄亭”獲得朝鮮半島北部豐富的林業資源,日本則將韓國的漁業權全部據為己有,並於光武七年(1903)鋪設京福鐵路。處於劣勢的韓國民族資本主義企業也在與日俄的惡性競爭中苦苦掙紮。

光武七年(1903),日俄矛盾逐漸激化。日本主張“滿朝交換”,日俄分別占領韓國和中國東北。而俄國則主張獨占中國東北,以北緯39度以北的朝鮮半島為勢力範圍,39度以南為日本的勢力範圍,但日本不能用於軍事目的。俄國利用在中國東北和朝鮮半島的先天優勢打壓日本,日本依靠英日同盟而不屈服。特別是今年,俄羅斯拒絕執行《中俄關於解決東三省問題的條約》中第二階段從中國東北三省撤軍,並奪取韓國龍顏鋪,加劇了日俄關系的惡化,兩國爆發戰爭不可避免。在這種形勢下,以高宗皇帝為首的朝鮮帝國政府開始加快中立化的進程。早在光武四年(1900),高宗皇帝就采納了親美思想,試圖依靠美國與列強“保證”韓國的中立,以打破日俄瓜分韓國的圖謀。但日俄都反對韓國保持中立,美國拒絕介入日俄爭端,拒絕保證。因此,高宗的第壹個中立計劃告吹了。光武五年(1901年)後,朝鮮中立的第二個方案開始醞釀,最早是由俄國提出的。高宗皇帝聽說後,派李根澤、樸季春等大臣訪問日本,詢問日本對朝鮮的政策,結果得知日本不願意中立南朝鮮。事實上,此時日本已經引入“小村路線”來“護國”韓國,不可能支持韓國中立。之後韓國國內政界深陷“燕妃升職”(燕妃是純貴妃)的泥潭,無法推行任何積極的外交政策。俄美等國外交官策劃的韓國中立也在日本的阻撓下失敗。光武七年(1903),戰爭陰雲密布,高宗開始探索第三種中和方案。本來大韓帝國追求永久中立國,現在退而求其次,開始尋求戰時中立。光武七年(1903),18年8月,韓國外交部長李道宰下令駐俄、駐日大使。要點是:在日俄戰爭爆發時,我們應盡快獲得各國政府的保護,以維護朝鮮的中立和領土完整。同年8月21日,高宗皇帝派遣精通法語的內廷官員玄尚儉前往法國,尋求法國政府和海牙國際法庭的協助,使南朝鮮中立化。但日本得知韓國的中立情節後,以“不合時宜”為由斷然反對並破壞。隨著戰爭的臨近,高宗皇帝的密使李建春在法國駐朝鮮大使馮道來的協助下,於光武八年(1904) 1在中國芝罘(今山東煙臺)以外交部長李誌榮的名義用法語發表了中立宣言。這是韓國歷史上第壹次宣布中立,史稱“知府”。到目前為止,很難和平解決局勢。我的政府得到了偉大的皇帝陛下的指示,無論兩國之間的協議結果如何,它絕對決心遵守嚴格和中立的問題。偉大的皇帝陛下此時此刻希望得到各國友誼的幫助。“後來,宣言被用電報發給各國駐朝鮮的大使。日本對此感到震驚,以中立過時為由避而不承認。之前熱衷於幫助韓國實現中立的俄羅斯出人意料地置身事外,英國以中立宣言現在不重要為由拒絕承認。其他國家沒有官方支持者。這樣,高宗的中立外交政策徹底破產,南朝鮮在日俄戰爭中成了日本的囊中之物。

光武八年(1904),2月9日,日本偷襲韓國仁川的俄國艦隊,日俄戰爭爆發。日俄戰爭爆發後,日軍完全無視韓國的中立宣言,迅速進入首爾,控制了韓國政府,並迫使韓國於2月23日與日本簽訂了《日韓議定書》,幫助日本作戰。同年8月22日,日本大臣林權助強迫韓國簽署新的日韓協定(第壹個日韓協定),規定韓國要聘請日本的財政和外交顧問,與外國締結條約前要與日本協商,等等。韓國開始進入日本控制的顧問政治時期。日俄戰爭以日本的勝利而告終。光武九年(1905)九月,日俄簽訂樸茨茅斯和約,從此日本獨占朝鮮半島。於是日本政府逼迫韓國與之締結保護條約。在朝鮮朝廷的指揮會議上,大臣們堅決反對簽訂條約,親日派也不敢公開同意簽訂條約。117年6月65438+10月17日,日本派兵數萬進入首爾,包圍了青雲宮。日本特使伊藤博文和駐韓美軍司令長谷川好道親自進入皇宮。由於高宗天皇因病缺席,韓國政府的八名部長負責會見伊藤博文。伊藤博文脅迫八大臣,以學部大臣李完用為首的原本親日的五大臣(李完用已由親俄轉為親日)同意簽約,其余三人反對,其中參政大臣(首相)韓桂蟬因堅決反對簽約,被日軍強行拖出朝廷。日軍還從韓國外部奪取大印,逼迫韓國外長樸基春簽署《日韓保護協定》(第二次日韓協定,又稱《第二次日韓保護條約》)。從此,大韓帝國名存實亡。

根據這壹協議,韓國撤銷外交權限,不設外交部長壹職。這樣韓國就失去了對外交和內政的主權,成為了日本的保護國,實際上成為了日本的殖民地。日韓保護協定簽署的消息傳出後,立即引起了韓國民眾的強烈反對。韓國各界人士壹致要求“廢除保護協定”,“驅逐敵人,消滅五賊”。《帝都新聞》隨即向世人公布了簽約的真相。他將保護協議公布的日期稱為韓國的“國喪日”。主要作者張誌遠撰寫的題為“這也是壹個大聲哭泣的日子”的社論反映了朝鮮人民對保護協定的仇恨。當時韓國社會的情況是,“學生閉校痛哭,基督徒痛哭流涕,商人退市狂哭,儒生投關,高級大臣抗事,日本人要麽用兵搶劫,要麽扣留羞辱。侍中雍桓拔劍自盡,前議事大臣趙飲藥自盡。農民金泰根在水原停下來向伊藤博文扔石頭,沒打中。齊、、金希衡等十壹人密謀刺殺五大盜,被逮捕。李建軒吐血死在獄中。”

此後,韓國各地形成了聲勢浩大的抵抗運動和第二次抗日民兵運動,其中以忠清南道閔宗植、全羅道崔、慶尚南道沈最為活躍,沈重打擊了各地日軍和傀儡政府。這時,主管韓國國家事務的部長李完用、軍務部長李根澤、內務部長李誌榮、農工商部長樸智淳被韓國民眾嚴厲批判為“第五賊”。在簽訂合同的當天,叛徒李完用的房子被放了火。《靖國條約》簽訂後,日本對韓國的控制從顧問統治轉變為日韓統壹監督廳的天皇統治,即統壹監督政治(保護政治)時期。165438+10月23日,日本政府公布了協定全文,並就此通知了與韓國有外交關系的各國政府,要求其撤回駐韓國外交代表處。在各國外交使團撤離之前,日本關閉了駐首爾大使館,成立了新的統治韓國的機關——韓國統壹監察廳,任命樞密院議長伊藤博文為第壹任統壹監察廳,並取消了日本在各地的領事館,從而建立了統壹監察廳的地方機關——議事堂。光武十年(1906)三月二日,伊藤博文來到首爾,出任韓國總督。他先後幫助樸智淳和李完用成立傀儡內閣,並以援助韓國改革為名,拋出“改善治理”的幌子,強迫韓國向日本借款10萬日元,引發了韓國民眾的“國債償還運動”。高宗皇帝不願意做壹個傀儡。《靖國條約》簽訂後不久,高宗皇帝秘密上書美、俄、德、法四國首腦,宣布《靖國條約》無效,但這四國首腦不予理會。

光武十壹年(1907),發生了“海牙使者事件”。海牙舉行了第二次世界和平會議。高宗皇帝帶著高宗給俄國沙皇的親筆信和出席會議的授權書,秘密派李香蟾、李棣、李維忠前往海牙,指責日本侵略韓國,呼籲各國支持韓國,宣布《靖國條約》無效。由於所有參與國都承認日本有權保護南朝鮮,他們向高宗天皇確認了他們的代表地位。此時,韓國的電信權落入日本手中,查詢電報被日本扣留。伊藤博文壹聽大怒,通知書和聘書都是偽造的。日本指責南韓違反了保護條約,企圖廢黜高宗天皇。伊藤威脅高宗天皇說:“如果他用這種陰險的手段踐踏日本的保護權,陛下不妨對日本宣戰。”“陛下要抗日,不壹定要秘密進行,可以公開進行。”伊藤還指示南朝鮮賣國組織"金惠今"開展要求高宗天皇退位的活動。在伊藤的煽動和恐嚇下,李完用內閣於1907年7月6日至18年6月8日召開了三次指揮會議。會上,農工大臣、第壹進步黨總裁宋炳鎮威脅高宗說,“為了陛下,只有兩個選擇:壹是陛下去日本向他(明治天皇)道歉,二是陛下問候長谷川司令並向他道歉,否則很難想象戰敗後會受到怎樣的羞辱。”17年7月,包括李完用在內的七位大臣迫使高宗退位。高宗無法忍受。他怒道:“青等人要把我賣給巡撫!”同壹天,日本外相董琳抵達首爾,與首相李完用壹起,迫使天皇高宗退位,雙方僵持不下。高宗天皇宣布“軍權由皇太子代理”,但日本人謊稱朝鮮天皇已經退位。

光武十壹年(1907),19年7月,日軍在首爾南山五城臺青雲宮前架設六門大炮,並派日軍包圍青雲宮。在日本兵的嚴密看管下,7月20日在青雲宮中和殿舉行了“禪修儀式”。皇太子李明即位,是為了春宗和袁隆熙。

俊宗登基4天後,日本外相董琳和韓國知事伊藤博文在首爾把韓國總理李完用叫到韓國知事辦公室,交給他事先準備好的7份日韓協議草案。李完用立即召開內閣會議,不動聲色地通過了這項協議。當晚,李完用在伊藤的住處簽署了這份被稱為《七條款條約》(第三次日韓協議)的文件。協議內容如下:第壹,韓國政府在改善施政方面必須接受統壹監督的指導;第二,韓國政府制定和通過重要行政措施,必須事先征得主管同意;第三,韓國的司法事務必須區別於普通的行政事務;第四,韓國高官的任免必須得到主管的批準;第五,韓國政府應該任命監察總局推薦的日本人擔任韓國官員。

龍熙元年(1907)7月27日,日本強迫南朝鮮傀儡政府頒布《新聞法》,7月29日又頒布《保安法》,剝奪朝鮮人民壹切言論、出版、集會、結社自由。1年8月,日本強行解散南朝鮮軍隊。這壹行動激起了第二次抗日民兵運動的高潮,日本在兩年後鎮壓民兵運動之前倉促集結軍隊。同時也開始了日本人二官並實際掌握中央和地方行政權的時期。

為了加速吞並韓國,日本加強了憲兵隊在韓國的統治。統壹監察廳成立時,韓國約有800名日本憲兵。到了龍熙元年(1907)末,人數增加到2000多人,到了龍熙二年(1908),達到了8600多人。韓國各地都有憲兵特工。過去日本在韓國只有1師團。韓國總督府建立後,在龍熙二年(1908)五月前,增加了1旅,兩個步兵團,1騎兵團。對朝鮮人民的抵抗采取了殘酷迫害和血腥鎮壓的措施。據統壹獄政官方統計,從龍熙元年(1907)七月到龍熙二年(1908)年底,共殺害抗日朝鮮人近1.5萬人。

隆熙三年(1909)春,日本外相高村壽太郎命令外務省政務次官倉知鐵二起草壹份關於朝鮮問題的文件。倉知鐵二為吞並南朝鮮起草了"對朝鮮的政策方針"和"對朝鮮的政策大綱"。3月30日,高村將這兩份文件提交給了首相桂太郎,桂太郎交給了當時的內閣審議。10年4月,京太郎、高村和韓國駐東京知事伊藤密談吞並韓國。伊藤博文表示完全贊同這兩個文件。7月6日,日本內閣通過文件,獲得天皇批準。“對朝政策”,即關於日韓合並的決議規定:“將在適當的時候堅決實施韓國的合並。使合並後的朝鮮成為(日本)帝國領土的壹部分。”《對韓國政策大綱》主要包括以下內容:在合並韓國的時機到來之前,要“在韓國駐紮必要的軍隊,派遣大量憲兵和警察”;“把朝鮮鐵路交給日本政府鐵道院”;“盡可能向韓國移民以加強日本力量”;“進壹步擴大日本官員在韓國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辦公室的權限”,等等。12年7月,日本逼迫韓國政府簽訂“協議”。韓國政府將司法權和監獄事務移交給總監察署司法部門,隨後取消了韓國政府的軍事部門。龍熙三年(1909),14年6月,伊藤博文辭去監事壹職,副監事壹度助妳升任監事。伊藤博文的辭職標誌著朝鮮統壹監管的政治時期結束,進入合並時期。合並時期主要是為了實施吞並朝鮮半島的計劃,獲得國際帝國主義的支持。龍熙三年(1909),5438+00年6月,伊藤博文到中國東北,打算與俄國財政部長科科夫佐夫密談。壹個圖謀是進壹步掠奪中國東北的權益,壹個是取得俄國吞並韓國的諒解。同年10月26日10,韓國愛國者安重根在哈爾濱站槍殺伊藤博文。65438年2月22日,李在明伏擊漢奸李完用,致使李完用身受重傷,險些喪命。

伊藤博文遇刺極大地震動了日本帝國主義。日本政府借機煽動報復,為吞並韓國制造輿論。軍政領導人山縣有朋、大中信和寺內正毅說服了桂太郎內閣立即吞並南朝鮮,壹些人發表公開聲明和談話,敦促政府采取果斷措施。皇家媒體也助長了這場火災。“朝鮮同誌會”、“凱樂園”等組織紛紛出山,到處發表演講,鼓吹吞並韓國。龍熙4年(1910)年初,第26屆日本國會中,在野黨議員組織“中央俱樂部”向首相提問,要求追究“未能推進合並”的現任知事的責任。龍熙四年春(1910),妳幫忙回東京就醫,日本政府辭退了妳。5月30日,陸軍上將、前陸軍部長寺內正毅被任命為監督員。6月3日,日本內閣通過了對韓政策。根據這壹方針,吞並韓國後,設立了總督府,在朝鮮半島“總督直接隸屬於天皇”,“有權管理壹切政務”,“賦予總督很大的權力,有權發布有關法律事項和命令”。在此基礎上,寺內正毅起草了《日韓合並條約》,包括將“韓國”更名為“朝鮮”等22項條款。隆熙四年(1910),8月22日,首爾的日軍、憲法、警察全部出動,全城戒備,城門、十字路口、大臣官邸、皇宮更是戒備森嚴。下午1,召開指揮部會議。李完用總理解釋了與監督官辦公室的談判,強調“韓日聯盟”是不可避免的,並宣布所有部長都壹致贊成聯盟。下午四時,李完用和農工商大臣趙仲瑛前往統壹監造署,遞交了春宗皇帝授予的委托書,在契約上簽字。李完用和寺內正毅正式簽署日韓合並條約。8月29日,日韓合並條約生效,韓國滅亡。

《日韓合並條約》共八條,其中第壹條規定:“朝鮮天皇陛下將韓國所有主權完全永久割讓給日本天皇陛下”。第二條規定“日本天皇陛下接受前條所述割讓,並允許韓國全境並入日本帝國”,等等。同年9月30日,日公布朝鮮總督府官制,任命寺內正毅為首任總督府,並於6月65438+10月1日成立總督府。總督府在朝鮮半島推行以“帝國化”(奴役)為目的的“日韓壹體化”的同化政策,以毀滅朝鮮民族。在日本軍事長官的統治下,軍方獨斷專行地統治朝鮮半島,以憲兵司令為警察總長,禁止朝鮮半島上的結社和集會,廢除言論和新聞自由。此外,還頒布《朝鮮教育令》,奴役朝鮮半島,強迫朝鮮人使用日語作為“國語”,強迫各級學校用日語教學。日本還全面控制著朝鮮半島的經濟命脈。在吞並朝鮮半島後的10年間,日本殖民者從朝鮮半島農民手中奪取了壹半以上的土地,僅東洋殖民社就占有了65438+萬公頃以上的土地。朝鮮半島75%的農民因為失去土地而成為佃農和半佃農。在吞並朝鮮的前四年,殖民主義者將稅收增加了四到五倍。日本殖民者還增加了朝鮮半島的糧食和原材料出口。從1910-1919,從價值上看,水稻產量增長17倍,大豆增長3倍以上,棉花增長26倍。為了鞏固其殖民統治,日本政府還不斷向朝鮮半島移民。從此,有著幾千年悠久歷史的朝鮮半島成為了日本直接統治的殖民地。李茂被貶為“常德宮李王”,李希被貶為“德壽宮李王”。他被軟禁在這座有500年歷史的宮殿裏,成了自己國家的外國囚犯。大韓帝國歷時13年,分兩個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