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漢語詞典 - 什麽叫“畢竟有幾個人真的得到了鹿,卻不知道自己整天夢見自己是魚”?

什麽叫“畢竟有幾個人真的得到了鹿,卻不知道自己整天夢見自己是魚”?

名篇名句往往比全詩更為人熟知,流傳更廣。對於古人來說,壹些名句的含義是非常清楚的,理解起來沒有任何困難。但對於現代人來說,對典故不熟悉,偏離了全詩的基調,會給理解帶來混亂。比如“畢竟有幾個人真的得到了鹿,卻不知道自己整天夢見自己是魚”。“鹿和魚”是什麽意思?不了解典故很難理解。

這首詩出自宋代王庭堅的《雜詩七首》。原詩是這樣的:

“這個世界是壹個秘密的地方,這個世界殺死了綠廟。

畢竟有幾個人真的得到了鹿,卻不知道他們整天做夢都是魚。"

“糜鹿、青庵、鹿魚”都有相應的典故,體現了黃庭堅的詩風,“字字無憑”。全詩表達了豁達的人生觀,表現了道家淡泊、開放、無為、樂觀的哲學思想。

《莊子集解》由“米盧”出版。“仁義,先王的密祿,只能住壹晚,不能久。”其中,“路祥”是古代驛站中供人休息的房子,也是壹家旅館。

古詩詞中常見“青廟”。綠鬢和朱妍是對立的,不是指顏色,而是指明暗對比。朱、黃表示明亮,綠、黑表示暗淡。

“這個世界是壹個孤獨的地方,這個世界磨損了綠色寺廟”包含了道家思想。人生不過是暫時住個酒店,轉眼間頭發就白了,何必去追。

《鹿》從道家著作中尋源。典出列子周穆王芭蕉鹿夢的故事。

“鄭人在野外受薪,我怕鹿,便攻之,射之。怕別人看見,就藏在鏟子裏,用香蕉蓋住。我喜出望外。我忘了藏在哪裏了,所以我以為是夢……”

鄭國有個樵夫在野外砍柴。他遇到壹只受驚的鹿,並殺死了它。怕被人看見,他急忙把鹿藏在壹個幹涸的池塘裏,並用芭蕉葉蓋住。他非常高興。但我很快就忘記了藏鹿的地方,於是我以為是夢,邊走邊自言自語。

有人在路上聽到了,於是他按照他的話找到了那只鹿,把它帶回家,並把發生的事情告訴了他的妻子。他的妻子說:“附近的樵夫在哪裏?妳夢見樵夫打了鹿。我們得到了鹿,妳的夢想實現了。”

樵夫不願意失去那只鹿。晚上,他夢見了藏鹿的地方,還夢見了帶走他的鹿的人。早上,他醒來,跟隨他的夢找到了那個人和那只鹿。

這兩個人無法為那只鹿爭論,所以他們去找了當地的老師。屠氏說:“妳真的得到了那只鹿,卻以為是夢;我真的夢見了那只鹿。他認為妳在夢裏得到了那只鹿,但他的妻子認為那是她丈夫的夢。我不知道那是什麽。現在只有壹只鹿,可以分了。"

“鹿”是壹種象征,可以是財富和權力,也可以是名望和威望。妳所想的或真或幻,得與失如夢,真的是無常。今天妳可能被團隊變成大神,明天妳可能掉下神壇成為路人,今天妳可能是億萬富翁,明天妳可能成為百萬失敗者。有多少人能得到“鹿”,又有多少人能真正擁有它。

“魚”的形象在莊子的作品中多次出現。和它最接近的是《莊子》巨匠孔子和顏回的對話:“而妳夢為鳥,而妳夢為魚無欲淵”,意思是,如果妳夢為鳥,妳就直沖藍天,如果妳夢為魚,妳就搖著尾巴潛向深淵。在妳的夢裏,妳可以是壹只鳥,壹條魚,但不是壹只鳥。

妳因為有財富就認為自己高人壹等,妳因為有突出的專業成就就認為自己是各個領域的專家,這是壹種錯覺。我們經常看到壹些明星,團隊把他們打造成高個兒。其實他們吸毒嫖娼,最後人都崩潰了。用心制造的假象,並不是真實的自己。

至此,我們可以清楚地理解那句“畢竟少有人真得鹿,豈不知夢裏終日是魚”的真正含義了:

財富、地位、名譽等以外的東西。,就像壹個驛站裏的遊客,來來往往,又有誰能留下來?

我以為我是壹個高大的形象,其實我不是真實的自己,只是壹種錯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