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提供壹些康熙字典的版本知識。
《康熙字典》由康熙皇帝親自執筆、親自指導,300年來壹直是壹部應用廣泛、歷史影響深遠的大型漢語工具書。還有就是因為《康熙字典》是朝廷授權“官民服從”的,所以使用量大,其次才是印本,其復雜的版本在出版史上並不多見。但隨著時間的推移,很多老版本存世越來越少,文物和文獻價值不斷提升,頗受收藏者青睞。
《康熙字典》最早的版本是康熙五十五年(1716)的五營典本,為官刻,共40卷,最為珍貴。本版開本大,布局合理,線條優雅,印刷紙張幹凈,裝幀精美。其框架尺寸為19.5cm× 14cm,每頁8行,每行12字。字體是明代宋體演變而來的仿制品,美觀漂亮。
乾隆年間,由於仍在使用武英堂的原版刻本,所以出版的辭書雖然是後印的,但質量還是很好的,劣質的很少,有些堪稱佳作。
《康熙字典》的壹個重要版本出現在道光年間,即道光十壹年王修訂版(1831)。鑒於《康熙字典》使用中的壹些錯誤,訓詁學家王奉命對其逐壹考證。* * *修正了2558個錯誤,應該比較完善了。但很多人不願意做大的改動,依然用《康熙內府》的刻本臨摹,或者做個序再敘述,冒充王的修訂版。收藏者更要重視。
到了道光、鹹豐、同治時期,在作坊和私下刻制、翻印蔚然成風。版本雜亂,印刷質量參差不齊。但這畢竟是較早的版本,目前市面上相對較少,還是比較少見的。壹些印刷精良的版本也應該珍惜。
現在比較好看的康熙字典,多是光緒和民國時期的版本。除了近幾年外,最直接的原因是當時出現了國際先進的平版印刷技術,省去了繁瑣的雕刻程序,可以根據需要隨意放大縮小。上海也及時與世界接軌,所以促進了《康熙字典》等善本的出版。如光緒六年(1880)上海申報博物館申昌書畫室發行的《點石齋石版微縮版》。這是壹封四冊的信,封面上有壹個金紅色的名簽,還有壹個紅木夾板。本版開本尺寸為14 cm× 20 cm,宣紙印刷,白紙壹張,細膩均勻,字跡異常清晰,堪稱好石版畫。此外,還有壹種常見的光緒版,即光緒二十二年(1896),上海九景齋收藏的《康熙字典》石版。
民國時期,《康熙字典》的出版與當時的政治背景密切相關。民國初期,政府查禁了清政府的教科書和其他書籍。所以當時壹些大書店在重印《康熙字典》的時候是不能出書名的。民國二年(1913),上海張金書店出版的《康熙字典》書名為《新修訂的加篆字典》(共6卷)。民國16年(1927),上海廣益書局出版的《康熙字典》書名為《加強印漢語詞典》,但第壹卷扉頁上印著“康熙字典修訂於民國16年春”的字樣。似乎微妙地傳遞出“禁令”已經松動的信息。到了民國二十九年(1940),廣益書局可以公開抄錄出版宮廷版《康熙字典》。本版分為軟皮和硬皮兩種封面,共四冊* * *。與以上所有版本不同的是,改成了壹件禮服(現代禮服法),紙張也是機械的,與現代無異。
新中國成立後,為了教育和學術研究的需要,《康熙字典》出版了各種版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