腎盂腫瘤和輸尿管腫瘤
2.逆行尿路造影:其重要性在於:①造影更清晰,尤其是排泄性造影顯影不良時;②可見血從患側輸尿管口噴出,輸尿管下段腫瘤突出至輸尿管口;③直接采集患側尿液進行腫瘤細胞學或刷檢活檢;④膀胱鏡檢查排除膀胱內腫瘤。逆行造影時,過多的造影劑註入腎盂可能會掩蓋壹個小的充盈缺損,輸尿管造影必須作出整個輸尿管球才能作出明確的診斷。在輸尿管造影中,球囊導管的導管頭像橄欖或橡子塊,在輸尿管的屏下註射造影劑,顯示腫瘤被向上推,輸尿管下部呈高腳杯狀擴張,否則不擴張。浸沒的腫瘤不僅表面光滑,而且尿石癥合並水腫時容易誤診,有時尿石癥可合並腫瘤。輸尿管息肉常表現為長的充盈缺損,表面光滑,可有分支。當發生輸尿管腫瘤時,可將以下導管彎曲或成環。比如導管穿過腫瘤,可發現其上方尿液清澈,而導管旁流出血尿,拍造影時壹定要防止誤診。3.刷檢:臨床懷疑腫瘤細胞學檢查陽性時,可選擇可疑部位靜脈註射造影劑後進行刷檢。小刷子穿過F5導管,組織可以附著在刷毛上。毛刷取出後,輸尿管導管流出液中可能有小的組織碎片,可用少量鹽水反復沖洗,收集檢查。輸尿管導管應放置過夜並拔出。4.超聲檢查:可將結石與軟組織病變、腫瘤與壞死乳頭、血塊、基質結石等區分開來。很難區分,輸尿管病變的超聲檢查也不靠譜。5.CT:腎盂腎盞移行細胞癌可與腎癌相鑒別。腎盂癌的特點是:①腎盂或球萼內實體瘤,脂肪移位,腎竇受壓;②註射造影劑後強化不明顯;③腫瘤周圍造影劑充盈曲線;④腎實質增強擴張(腫瘤對引流影響較大時);⑤保留腎臟的形態。6.腎動脈造影:可發現腎內動脈變細或閉塞,常提示浸潤,可見直徑3cm以上的腫瘤出血。7.輸尿管鏡和腎盂鏡:可用於診斷和治療。腎盂鏡檢查可能引起腫瘤移植,但其實用價值尚難定論。8.磁共振成像:可用於鑒別腎癌和腎盂癌,也可用於診斷輸尿管疾病,造影劑(對造影劑過敏者)可忌用。如果能夠開發和應用造影劑,可以提高診斷的準確性。9.細胞學檢查:高分化低分期腫瘤80%為假陰性,低分化腫瘤60%為陽性或高度可疑。鑒別診斷1。輸尿管結石輸尿管結石可引起上尿路梗阻。陰性結石時,尿路造影可發現輸尿管有充盈缺損,需與輸尿管腫瘤鑒別。輸尿管結石多見於40歲以下的年輕人,表現為絞痛,肉眼血尿少見,顯微鏡下多為間歇性血尿,常與腎絞痛並存。逆行造影顯示輸尿管腫瘤局部擴張,呈杯狀改變,CT平掃顯示結石極度改變。2.輸尿管息肉多見於40歲以下的青壯年,病史長,血衣不顯眼。輸尿管造影顯示充盈缺損,但表面光滑拉長,範圍大於輸尿管腫瘤,多在2cm以上,多在腎盂輸尿管連接部和輸尿管膀胱連接部附近。反復嘗試在尿液中尋找腫瘤細胞都是陰性。3.輸尿管狹窄表現為腰部脹痛、腎積水,應與泌尿系腫瘤相鑒別。輸尿管狹窄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非腫瘤引起的輸尿管狹窄無血尿史,尿路造影顯示單純性狹窄無充盈缺損,反復尿液尋找腫瘤細胞均為陰性。4.輸尿管內血塊為血尿,輸尿管內充盈缺損與輸尿管瘤相似,但輸尿管內血塊是可變的,不同時間兩次造影檢查可發現其位置、大小、形態有變化。5.膀胱癌位於輸尿管口周圍。要覆蓋輸尿管口,需要與膀胱等輸尿管下段癌相鑒別。輸尿管癌突入人膀胱有兩種情況:壹種是腫瘤有蒂,蒂在輸尿管內;第二,腫瘤無蒂,腫瘤在輸尿管和膀胱各部位。鑒別診斷主要依靠膀胱鏡和尿路造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