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主張世間萬物和人體都是由土、水、火、風四大調和而成。“四”指土、水、火、風,也指堅、濕、溫、動。之所以稱之為“大”,是因為它在任何物體中都是普遍存在的,也就是說,“四大”是每個物體固有的物理屬性,而不僅僅是自然界中的土地、河流、陽光和風。就人體而言,骨肉之“大”,汗、血、津液之“大”,體溫、發熱之“大”,呼吸運動之“大”。物質(佛教稱色)由“四大物”組成的觀念,反映了古印度人對物質世界構成的基本認識,是對宇宙最初探索的結果。屬於樸素的唯物主義思想,類似於中國古代的“五行”(金、木、水、火、土)學說。佛教產生後,沿襲古印度固有思想並加以深化,提出了“萬物皆空”的思想。
“空”是佛教中壹個根本的哲學概念,深奧難懂。過去和現在很多人對它有誤解,有的把“空”和“有”當作對立的兩個方面,在現實世界面前陷入共通;有些人把“空”當成空,陷入虛無主義。要理解“空”這個詞,首先要知道這個詞的來源。佛經翻譯自梵文,“空”字由此而來。在梵語中,Sungata(音:順若多)的意思是“性空”,玄奘法師簡單翻譯為“空”。以下節選自廉思先生的文章《論空即是色》。他把這個空洞的詞的來源和意義說得非常清楚:
“空在梵語裏叫Sunyata。事實上,空靈這個詞不能縮寫為“空”,而應該叫“空”。Ta在這裏是後綴,孫亞是詞根。當然我們可以叫孫亞空,但是“色空”這句話裏的“空”不是孫亞,而是孫亞塔。這種結尾的ta這個字和梵文裏僅僅是Sunya這個字差別很大。Ta的意思是自然、真實、形式。空和空有不同的含義。……"
這段話很清晰的分析了空與空。事實上,在筆者查到的七個版本的心經中,般若* * *翻譯為“五蘊皆空”,並非五蘊皆空;法約、智慧輪、石虎都翻譯為“五蘊皆空”;法成的翻譯是“見五蘊,知皆空”。梵文藏文翻譯中有壹句“諸法皆空”。可見,這裏的“空”應該按照“性空”的意思來理解,是“性空”的省略。壹千多年來,玄奘的翻譯深入民間,流傳甚廣。他的翻譯是“五義皆空”。當然,他的翻譯肯定是有自己的見解的,在當時也不會引起誤解,而且“空”字的解釋在當時也是相當清楚的。只是後來由於時代的變遷,語言的意義發生了變化,所以有些人根據文字來解讀意義,只理解了詞的表面意思,造成了幾千年來的諸多誤解。
《陳佛家俗言》對“性空”的解釋是:“由多種因素綜合而成的萬物,皆有其性空,並無真我可得。”這裏所指的“性”不是物理學和生物學意義上的物理屬性,而是不依賴於條件(命運)的獨立的“自我”(self)。“自性”的意思是,它是自有、自造、自定的,是它本來的樣子,是真正不變的。只要我們冷靜推斷,反復思考,就會發現世間萬物都是在壹定的時空條件下,多種因素共同作用產生的現象,不存在無條件的絕對單壹、獨立的“自性”。宇宙萬物都是由各種條件(宿命論)產生的,萬事萬物都是“因宿命論”和“因命而生”,即如果滿足產生它的條件,它就產生並存在,如果不滿足條件,它就不產生。因緣而生的東西,沒有因緣是不能存在的,這叫做“無自性”,也就是“性空”印度學者龍舒說:“緣起就是性空,性空就是緣起。世界上沒有什麽不是性的空虛。”他還說,“如果事物是自足的,為什麽要依賴所有的因素呢?如果所有因素都和諧壹致,還有什麽是自成壹體的?”壹般認為“有”是存在,“有”不是“空”,“空”是不存在,“空”不是“有”,所以“空”和“有”是對立的。事實上,“空”與“有”不僅不是對立的,而且是壹體的。“有”中有空,空不會存在於“有”之外,也不壹定要等“有”毀滅了才談空。佛教以“有”來說“空”,“有”與“空”是壹體的,“有”與“空”是獨壹無二的。可見,佛教所說的空,就是“緣起”的空,“因緣”的空,沒有自性的空,沒有壹切空的空,否定事物的作用,否定事物不斷轉化的空。
以下心經中的句子,對正確解釋“四皆空”有很大幫助。“色不異於空,空不異於色,色為空,空為色”是指“色”(指壹切物質)不是另壹種與“空”完全不同的東西,“空”也不是另壹種與“色”完全不同的情況。“色”和“空”是壹個事物的兩面。“色”是指事物本身的現象,“空”是指事物的本質。色彩(物質)本身是壹種存在,但就其根本性質而言,它是在壹定時空條件下由多種因素組合而成的現象,不存在無條件的絕對單壹獨立的“自性”,所以色彩本身沒有自性就是空的。具有空性的物質是顏色。這裏的“空”是指“自性空”,而不是否認色彩存在的空。“自性空性”是所有被引起和結合的事物的永恒本性。所以宗喀巴說,“什麽取決於條件,什麽是空的。”“空即是色”這句話也說明了空的概念是以存在為基礎的,說什麽龜角之類的東西空不空是沒有意義的。“色即是空,色即是空”是因緣而生的法(法指宇宙萬物),是“自性空”;而“空間不異色”和“空間即色”是因緣而生的規律,具有形狀和作用,是“假名”。從自空到化名,就是要求人不要有空的兩面,而要符合中道。
佛教說“四宇宙空”的目的是讓人明白宇宙中的生命道理,從而解脫身心的束縛,獲得解脫和自由。積極主動,淡泊名利,樂於助人,不求回報,不僅對社會有益,也體現了自己的人生價值。因為有些人不了解“妳”的空性,太執著於“妳”,把“妳”當成永恒的存在。這是壹種貪婪的生活。如果壹個人把“妳”看得太重,貪得無厭,那麽他就會很煩惱,很痛苦。佛教用“萬物皆空”(即“萬物皆空”)來擺脫他們對世間虛假“存在”的常識。世界上還有壹些人。他們雖然能看到“存在”的本質,卻不明白本源之物的作用不是空的,連續性不是空的(轉化不是空的)。他們不明白整個宇宙和生命是相互影響、相互聯系、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的更深層次的道理,認為世間萬物都是“空”的,那生存還有什麽意義?於是他們有的無視家庭倫理和社會道德,放縱自己,為所欲為,害人害社會;還有的消極厭世頹廢。這兩種人生態度都是虛無主義。佛教以“空是美妙的”和“連續不是空”打破了他們對“空”的執著看法
佛教用“四空”打破神秘世界的舊執念——盲目的貪婪和極端自私的人生態度,用“不斷空”建立起新的覺悟世界觀——積極奉獻,造福人類。
據此,筆者認為“四空”的正確解釋應該是:佛教術語,“空”的含義是“性空”。佛教認為:1。世間萬物都是“本空”的,它的存在必須依賴於很多條件。因緣而生的東西,沒有因緣就不能存在,這就是所謂的“無自性”,也就是“性空”2、空物本源的作用不空,連續性不空。
以下節選是佛教辭典中對“四物皆空”的解釋:“佛教主張世間萬物和人體都是由土、水、火、風四物構成的,都是假的。如果我們能認識到這四樣東西也是空的、假的,它們最終會是空的,而不是‘不變的’,那麽我們也能認識到壹切都沒有實質性的真理。也被世人普遍形容為看透名利、看破世事,也就是所謂的“四皆空。“需要註意的是,這種解釋使用了大量的佛教術語,普通讀者很難理解這種包含壹切、字字含千義的說法。如果按照課文來解讀,可能會有新的誤解。
最後,節選中國佛教文化研究所所長吳黎敏先生壹篇關於宣道與修行關系的論文,可以讓讀者更容易理解“性空”的含義:
佛教認為,壹切由命而生的事物,必然具備以下三個特征:1。因緣而生的東西,沒有緣就不能存在,也就是沒有脫離其產生條件(緣)的獨立性,這叫無我,佛教稱之為無我。2.壹切源於命運的東西都是隨著命運而運動和變化的,沒有它的生產條件的變化,就不可能壹成不變。這叫非永恒,佛教叫無常。3.壹切來自命運的東西,必然會以其條件的規律回到它應該回到的地方,即按照自己的規律,生活在壹個不好的空間,生活在壹個不同的地方,生老病死。這叫靜,佛家叫寂。總結這三個有緣的特征就是佛教小乘的三個法印:1,萬物無我;2.法律是無常的;3.涅槃無聲。.....佛教發展到大乘,把無我、無常、寂靜歸為空性,即無我、非永恒、寂靜,都是萬物空性的表現。因此,三個法國印章演變成壹個法國印章,即壹個真正的印章。這個現實就是性的空虛。有了空,壹切都成就了。所謂“要自由正,壹切方法皆可得;如果沒有空洞的意義,什麽都做不了。”但是,如果我們不能把握住空性,認為有壹個空性就是另壹個自我空性。所以“有空方法就應該有空方法;沒有空方法,怎麽會有空方法?”“大聖說佛法空,是為了從別人身上看到過去。人若自由,諸佛不變。”所以“空”的普遍實在是萬物的本體,也就是萬物的真實面目。這是普遍的現實。唯般若,空而不空,空而不空,空而不空,空而不空。這就是佛法。.....說它勝義,是虛的;說它畢竟是空的,而且方便。沒有第壹因,是佛法的真理,是佛法的圓滿,是佛法的充足。這就是“空”的般若,般若的“空”。
參考資料:
/撒旦/articles/3897.aspx